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975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步骤为:首先将线材进行清洗、烘干;再输送至连续炉进行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入炉快速升温至785~820℃,保温40~60min后进行轧制;轧制后进入保温一段,以20~3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50~700℃,保温10~15min;再以5~1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10~620℃,保温10~20min;保温二段结束后再次加热至为720~750℃,保温2~3h;随炉冷却至500℃以下,出炉空冷至室温,完成退火处理;通过分段式保温球化,实现球化组织分布均匀,显著提升42CrMoA钢的综合性能和经济效益。合性能和经济效益。合性能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2CrMoA属于超高强度钢,具有高强度和韧性,淬透性也较好,无明显的回火脆性,调质处理后有较高的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低温冲击韧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高压管道和紧固件、齿轮、轴等机械零件,适宜制造要求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大、中型塑料模具。
[0003]为了降低轴承钢在机械加工处理前的硬度,降低内应力,一般在机械加工处理前都要进行球化退火处理,使组织转变为具有比较好的加工性能的球状珠光体组织。42CrMoA使用前须经球化退火处理,球化退火是钢材加工过程中一道很重要的热处理工序。目前,常用的球化退火的工艺主要有连续球化退火、等温球化退火和周期球化退火。传统的球化退火工艺,如连续球化退火和等温球化退火耗时较长,能耗较大。周期球化退火虽然解决了球化退火过程中耗时较长的问题,但是工艺过程比较复杂,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开发一种针对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针对42CrMoA钢进行探索、创造性的研究,构建出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通过分段式保温球化,实现球化组织分布均匀,显著提升42CrMoA钢的综合性能。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6](1)预处理:首先将42CrMoA钢线材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
[0007](2)预处理后的线材输送至连续炉进行等温球化退火处理,连续热处理炉采用温度分段控制,分别有入炉加热段、保温一段、保温二段和加热二段;入炉加热段阶段性快速升温,升温速率为90~100℃/min,温度为785~820℃,保温40~60min后,进行轧制,轧制的总压下量为15%~20%;轧制后进入保温一段,保温一段以20~3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50~700℃,保温10~15min;保温二段,以5~1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10~620℃,保温10~20min;保温二段结束后再次加热,升温速率为10~20℃/min,温度为720~750℃,再次保温2~3h;随炉冷却至500℃以下,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完成退火处理;
[0008](3)基于步骤(2)的冷却出炉,对出炉后的圆钢进行精整和检验;
[0009]所述42CrMoA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0010]C:0.42~0.43%、Mn:0.60~0.62%、Si:0.20~0.25%、Mo:0.16~0.17%、Cr:0.95~0.99%、Ni:≤0.10%、P:≤0.020%、S:≤0.020%、Cu:≤0.20%,Alt:0.010~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001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清洗具体为依次使用清洁剂清洗和清水清洗。
[001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烘干具体为热风干燥,去除表面水分。
[00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连续炉为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源为天然气,上下两排辐射管进行辐射加热,炉内温度精度控制在
±
5℃之内,氮气全程保护。
[0014]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退火炉内气氛,炉内残氧含量在线实时检测,并控制在15ppm以下。
[0015]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入炉加热段升温至785~820℃在5

8min内完成。
[0016]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轧制的总压下量为20%。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在传统的离异共析等温温度区域内进行轧制变形,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变形,并控制轧制的总压下量为15%~20%,既可以降低原组织中碳化物的颗粒尺寸,又可以诱导更多的碳化物在此温度范围内析出。析出的碳化物颗粒会在后面加热段的720~750℃的等温过程中成为新的球状碳化物析出的形核点,促使珠光体转变以离异共析的形式进行,从而形成球状珠光体组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总下压量过大会过多的聚集在晶界形成新的网状碳化物;同时,温度以及速率控制不精确,碳化物的溶解变得十分困难,合金元素和碳元素的迁移和扩散也变得比较缓慢。碳化物还是保留原始组织粗大不均匀的特点,导致退火组织分布不均且粗大。
[0019](2)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段式保温球化效果明显有所改善。在奥氏体化等温阶段,有更多的碳和合金原子被溶解,棱角清晰的碳化物大多已经溶解并球化,碳化物分布更均匀。同时在奥氏体化等温结束后,还存在很多未溶碳化物,这部分未溶碳化物将成为冷却过程中碳化物析出长大的成核质点。当再次加热到720~750℃时,渗碳体并没有达到完全球化,微观组织由大直径球状渗碳体颗粒和新形成的片状珠光体组成。这是由于温度较高,大多数碳化物溶入基体,剩余的碳化物较少,碳化物的间距增加,在随后的冷却阶段,试样中的碳原子难以很好地聚集,在后续形成新的片层状碳化物。球化退火处理时,需要选择适宜的奥氏体化温度,保证适量的未溶碳化物,才能达到较好的球化效果。
[0020](3)利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加热使碳化物和珠光体转变为不均匀奥氏体和部分未溶解碳化物的混合组织;控制一段保温和二段保温的温度及降温速度,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形核质点,提供更多利于碳化物形核和球化的位置,获得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珠光体组织,速率过高或过低都将降低形核质点的形成,所以并非本领域的常规设置。基于此,其缩短了球化退火周期,经二次保温处理,促进了显微组织的球化转变,获得均匀的球化组织,提高了组织的均匀性;同时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降低贵金属的使用(如Mo),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所得圆钢产品截面的局部图片;
[0022]图2为实施例1所得圆钢产品的球化组织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1)预处理:首先将42CrMoA钢线材依次使用清洁剂清洗和清水清洗,清洗后热风干燥,去除表面水分;
[0026](2)预处理后的线材输送至连续炉进行等温球化退火处理,连续热处理炉采用温度分段控制,分别有入炉加热段、保温一段、保温二段和加热二段;入炉加热段阶段性快速升温,升温速率为90℃/min,温度为785℃,保温40min后,进行轧制,轧制的总压下量为15%;轧制后进入保温一段,保温一段以2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80℃,保温15min;保温二段,以1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20℃,保温10min;保温二段结束后再次加热,升温速率为20℃/min,温度为720℃,再次保温2h;随炉冷却至500℃以下,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完成退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2CrMoA钢的快速等温球化退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首先将42CrMoA钢线材进行清洗,清洗后烘干;(2)预处理后的线材输送至连续炉进行等温球化退火处理,连续热处理炉采用温度分段控制,分别有入炉加热段、保温一段、保温二段和加热二段;入炉加热段阶段性快速升温,升温速率为90~100℃/min,温度为785~820℃,保温40~60min后,进行轧制,轧制的总压下量为15%~20%;轧制后进入保温一段,保温一段以20~3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50~700℃,保温10~15min;保温二段,以5~10℃/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到610~620℃,保温10~20min;保温二段结束后再次加热,升温速率为10~20℃/min,温度为720~750℃,再次保温2~3h;随炉冷却至500℃以下,然后出炉空冷至室温,完成退火处理;(3)基于步骤(2)的冷却出炉,对出炉后的圆钢进行精整和检验;42CrMoA钢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0.42~0.43%、Mn:0.60~0.62%、Si:0.20~0.25%、Mo:0.16~0.17%、Cr:0.95~0.99%、Ni:≤0.10%、P:≤0.020%、S:≤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芳寿先涛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