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87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包括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仿生耳道组件,第一安装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型腔;仿生耳道组件包括耳道部件和传声部件,耳道部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型腔内,传声部件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安装型腔内且位于耳道部件的一侧;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第二安装组件能够旋转盖合在第一安装型腔上以形成完整的仿形人耳结构,采用旋转结构实现剖视结构和真实手术环境的来回切换,结构简单,在保证能够给学者直观、清晰的解剖模型时,也能够提供真实手术环境,甚至在模拟手术实施过程中能够进行旋转解剖,随时分析手术状况,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


[0001]本技术属于教学仪器
,尤其涉及一种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

技术介绍

[0002]耳内镜过去主要作为一种检查手段,是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进行检查评估的一种腔镜仪器。近20年随着国内耳内镜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耳内镜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更为普及,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相较于传统开放式显微镜手术,耳内镜手术清晰度更高,观察视野更广,清除隐匿病灶更精准,手术创伤更小。
[0003]传统的耳科教学过程中,导师大多都是采用仿生的解剖模型进行耳内结构讲解,然而,采用的教学模型仅具备仿生的优点,只能给予学者剖切视角,而实际耳内镜手术过程中,施术者所面临的耳内环境并非剖切开放结构,而需在耳道内,一手持内镜,另一手完成吸引、持物、处理病变,甚至包括放置人工听骨等精细操作。因此,教学效果有限,亟需一种能够提供给耳内镜手术学者完全模拟手术时环境的仿生教学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内镜手术教学过程中亟需一种能够提供给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组件,设置有第一安装型腔;仿生耳道组件,包括耳道部件和传声部件,所述耳道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型腔内,所述传声部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型腔内且位于所述耳道部件的一侧;第二安装组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的端部,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设置有用于避空所述传声部件的第二安装型腔,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能够旋转盖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型腔上以形成完整的仿形人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框架和第一仿形半人耳,所述第一安装型腔成型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内,所述第一仿形人耳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框架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仿形半人耳设置的外耳道口与所述耳道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框架、第二仿形半人耳和枢接单元,所述枢接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框架的竖直边沿上,所述第二安装框架设置在所述枢接单元上,所述第二安装型腔成型于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二仿形半人耳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框架的外侧壁上,当所述第二安装框架通过枢接单元旋转盖合在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仿形半人耳和所述第二仿形半人耳的侧壁抵接构成完整仿形人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耳内镜手术仿生教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道部件包括第一耳道边沿和第二耳道边沿,所述第一耳道边沿和所述第二耳道边沿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型腔和所述第二安装型腔内,当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旋转盖合时,所述第一耳道边沿和所述第二耳道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曾祥丽李永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