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80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解决了现有的一套中间模板加固体系不能适用于所有形态的墙体中间构造柱施工需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可弯折加固模板、预埋管和对拉绳;可弯折加固模板包括两块竖向设置且左右拼接的加固模板,两块加固模板的拼接处设有合页,两个加固模板的拼缝处设有供对拉绳穿出的中部通孔;两个加固模板上均开设有供预埋管斜向穿出的斜孔;两个加固模板上设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用以调节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角度调节器对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调节范围为90度~180度;对拉绳穿设在预埋管内,且对拉绳的长度大于预埋管的长度,对拉绳的一端固定设有挡板,对拉绳远离挡板的一端可拆固定角度调节器上。调节器上。调节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指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施工时,根据设计方案以及实际施工时根据现场施工进行调整后,位于墙体中间的构造柱的形体具有多种形态:常见的有方形构造柱、T型构造柱、十字型构造柱(直角构造柱位于墙体拐角处,不属于墙体中间构造柱所包括的范围之内),而目前构造柱模板加固体系中,针对这些位于墙体中间呈不同形态的构造柱进行模板加固时,需要采用多套形态不同的模板加固体系进行加固,中间模板加固体系(位于墙体中间的构造柱的模板加固体系)的形态不统一,不仅导致其配件较多,在储存时需要对它们进行特别分类,储放和运输时都比较麻烦,而且不利于降低构造柱模板加固体系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现有的一套中间模板加固体系不能适用于所有形态的墙体中间构造柱施工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包括可弯折加固模板、预埋管和预埋管;可弯折加固模板包括两块竖向设置且左右拼接的加固模板,两块加固模板的拼接处设有合页,两个加固模板的拼缝处设有供预埋管穿出的中部通孔;两个加固模板上均开设有供预埋管斜向穿出的斜孔;两个加固模板上设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横跨两个加固模板设置,角度调节器为沿其弯曲方向能够伸缩的弧形伸缩杆结构,角度调节器用以调节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角度调节器对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调节范围为90度~180度;角度调节器上设有止退构件,止退构件用以防止角度调节器在调节后发生回退;当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为180度时,中部通孔的内径等于预埋管的外径;当两个加固模板的夹角为90度时,中部通孔的最小直径小于预埋管的外径;预埋管穿设在预埋管内,且预埋管的长度大于预埋管的长度,预埋管的一端固定设有挡板,挡板的直径大于预埋管的外径;预埋管靠近挡板的一端套设有顶压件,顶压件在挡板的对拉压力下抵靠在加固模板上以稳定加固模板的形态;预埋管远离挡板的一端可拆固定角度调节器上。
[0005]优选的,角度调节器包括两个前后交叉呈X型结构设置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第一弧形调节杆的最小内径或等于第二弧形调节杆的最大外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沿其弯曲方向能够伸缩的弧形杆结构;
当两个加固模板呈180度时,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180度的半圆形弧形杆结构;当两个加固模板呈90度时,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90度的弧形杆结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与加固模板均为球铰接连接;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上均设有止退构件。
[0006]优选的,第一弧形调节杆包括第一套管和两个第一插管,第一套管和第一插管均为弧形管结构,第一插管的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一套管内,第一插管的另一端与加固模板球铰接连接;第二弧形调节杆包括第二套管和第二插管,第二套管和第二插管均为弧形管结构,第二插管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套管内,第二插管的另一端与加固模板球铰接连接;当两个加固模板呈180度时,第一插管远离加固模板的一端处于插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状态,第二插管远离加固模板的一端处于插设在第一套管内的状态;当两个加固模板呈90度时,加固模板抵靠在第一套管的端部。
[0007]优选的,第二套管远离加固模板的一侧中部与第一套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侧均沿其弯曲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内螺纹孔,第一套管与加固模板相互垂直的侧面、第二套管与加固模板相互垂直的侧面上均沿其弯曲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内螺纹孔;止退构件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穿设在第一内螺纹孔内且与第一内螺纹孔螺纹适配,第二螺杆穿设在第二内螺纹孔内且与第二内螺纹孔螺纹适配;第一套管上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相互配合用以将第一插管固定在第一套管内;第二套管上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相互配合用以将第二插管固定在第二套管内。
[0009]优选的,加固模板朝向角度调节器的一侧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两块加固模板上的第一凹槽上下错位设置,两块加固模板上的第二凹槽上下错位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固定设有球铰接连接件;第一插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端与第一凹槽内的球铰接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插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端与第二凹槽内的球铰接连接件固定连接;插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端与加固模板平齐;当两个加固模板呈90度时,第一套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端抵靠在第一凹槽的槽底,第二套管朝向加固模板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凹槽的槽底。
[0010]优选的,第一套管、第一插管、第二套管、第二插管均为弧形方管结构,且第一套管的内部通道的长宽均大于第一插管的外部长宽,第二套管的内部通道的长宽均大于第二插管的外部长宽;第一弧形调节杆上的止退构件还包括固定设在第一套管的内部朝向加固模板的一侧的第一齿条,第一插管朝向第一齿条的一侧固定设有弧形的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为弧形齿条结构,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的齿牙延伸方向与第一插管在第一套管内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当第一插管在第一套管运动时,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处于脱离状态;第二齿条能
够在第一套管上的第一螺杆的顶紧作用下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弧形调节杆上的止退构件还包括固定设在第二套管的内部朝向加固模板的一侧的第三齿条,第二插管朝向第二套管的一侧固定设有第四齿条,第三齿条和第四齿条的齿牙延伸方向与第二插管在第二套管内的运动轨迹相互垂直;当第二插管在第二套管运动时,第三齿条与第四齿条处于脱离状态;第四齿条能够在第二套管上的第一螺杆的顶紧作用下与第三齿条啮合。
[0011]优选的,顶压件包括压板和压筒;压板包括顶板和间隔垂直固定设在顶板上的两个侧板,其中一个侧板的长度为另一块侧板的长度的一半,顶板上设有能够与斜孔对应的第一绳孔,压板用以设在加固模板上的斜孔处以在挡板的作用下将T型构造柱模板加固时呈180度的两块加固模板顶压在砌体墙上;压筒为通透的筒状结构,压筒的直径大于预埋管的外径并小于挡板的直径,压筒用以设在中部通孔处以在挡板的作用下将方形构造柱加固时呈180度的两块加固模板顶压在砌体墙上。
[0012]优选的,角度调节器上固定设有第二锚具套筒,第二锚具套筒的内径大于预埋管的直径,预埋管远离挡板的一端穿过第二锚具套筒;第二锚具套筒的端口处插设有两片第二锚具片,第二锚具片为半锥形弧片,第二锚具套筒和第二锚具片相互配合用以锁紧预埋管;预埋管上套设有第一锚具套筒和两片第一锚具片,第一锚具套筒和第二锚具套筒的结构相同,第一锚具片与第二锚具片结构相同;第一锚具套筒用以套设在从呈90度夹角的两块加固模板之间的中部通孔处穿出的预埋管上,第一锚具套筒和与第二锚具片相互配合用以锁紧预埋管,且第一锚具套筒的其中一端抵靠在两块加固模板的对接处以稳定两块加固模板的状态。
[0013]优选的,还包括直柱塞和斜柱塞;直柱塞用以插设在中部通孔内以对中部通孔进行封堵;斜柱塞用以插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弯折加固模板、预埋管(3)和对拉绳(12);可弯折加固模板包括两块竖向设置且左右拼接的加固模板(4),两块加固模板(4)的拼接处设有合页(5),两个加固模板(4)的拼缝处设有供对拉绳(12)穿出的中部通孔(401);两个加固模板(4)上均开设有供预埋管(3)斜向穿出的斜孔(402);两个加固模板(4)上设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横跨两个加固模板(4)设置,角度调节器为沿其弯曲方向能够伸缩的弧形伸缩杆结构,角度调节器用以调节两个加固模板(4)的夹角,角度调节器对两个加固模板(4)的夹角调节范围为90度~180度;角度调节器上设有止退构件,止退构件用以防止角度调节器在调节后发生回退;当两个加固模板(4)的夹角为180度时,中部通孔(401)的内径等于预埋管(3)的外径;当两个加固模板(4)的夹角为90度时,中部通孔(401)的最小直径小于预埋管(3)的外径;对拉绳(12)穿设在预埋管(3)内,且对拉绳(12)的长度大于预埋管(3)的长度,对拉绳(12)的一端固定设有挡板(13),挡板(13)的直径大于预埋管(3)的外径;对拉绳(12)靠近挡板(13)的一端套设有顶压件,顶压件在挡板(13)的对拉压力下抵靠在加固模板(4)上以稳定加固模板(4)的形态;对拉绳(12)远离挡板(13)的一端可拆固定角度调节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器包括两个前后交叉呈X型结构设置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第一弧形调节杆的最小内径或等于第二弧形调节杆的最大外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沿其弯曲方向能够伸缩的弧形杆结构;当两个加固模板(4)呈180度时,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180度的半圆形弧形杆结构;当两个加固模板(4)呈90度时,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均为90度的弧形杆结构;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与加固模板(4)均为球铰接连接;第一弧形调节杆和第二弧形调节杆上均设有止退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调节杆包括第一套管(6)和两个第一插管(7),第一套管(6)和第一插管(7)均为弧形管结构,第一插管(7)的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一套管(6)内,第一插管(7)的另一端与加固模板(4)球铰接连接;第二弧形调节杆包括第二套管(8)和第二插管(9),第二套管(8)和第二插管(9)均为弧形管结构,第二插管(9)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套管(8)内,第二插管(9)的另一端与加固模板(4)球铰接连接;当两个加固模板(4)呈180度时,第一插管(7)远离加固模板(4)的一端处于插设在第一套管(6)内的状态,第二插管(9)远离加固模板(4)的一端处于插设在第一套管(6)内的状态;当两个加固模板(4)呈90度时,加固模板(4)抵靠在第一套管(6)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管(8)远离加固模板(4)的一侧中部与第一套管(6)朝向加固模板(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6)和第二套管(8)朝向加固模板(4)的一侧均沿其弯曲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内螺纹孔,第一套管(6)与加固模板(4)相互垂直的侧面、第二套管(8)与加固模板(4)相互垂直的侧面上均沿其弯曲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内螺纹孔;止退构件包括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1),第一螺杆(10)穿设在第一内螺纹孔内且与第一内螺纹孔螺纹适配,第二螺杆(11)穿设在第二内螺纹孔内且与第二内螺纹孔螺纹适配;第一套管(6)上的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1)相互配合用以将第一插管(7)固定在第一套管(6)内;第二套管(8)上的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1)相互配合用以将第二插管(9)固定在第二套管(8)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构造柱定型化模板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加固模板(4)朝向角度调节器的一侧上下间隔开设有第一凹槽(404)和第二凹槽(403),两块加固模板(4)上的第一凹槽(404)上下错位设置,两块加固模板(4)上的第二凹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黄康王锦锋江鹏飞时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