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602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箍筋、纵向钢筋、定位筋下料;步骤二:孔内四角安装纵向定位筋;步骤三:从下至上逐层安装箍筋;步骤四:安装纵向钢筋并依次循环直至钢筋笼安装完成;步骤五:安装声测管。本施工工法解决了因施工场地狭小而无法整体吊装钢筋笼入孔的难题,并且钢筋笼整体性强,钢筋之间连接牢固,定位筋、钢筋横梁及吊筋三者的使用保证了钢筋笼不会掉落,箍筋上下间距安装误差极小,钢筋笼总长好控制,效果远大于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的施工质量。远大于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的施工质量。远大于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路、市政工程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公路工程,桩基施工场地总是因为周边地形和环境的影响而受限制,无法保证钢筋笼整体吊装入孔,而且对桩基的整体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筋笼吊装易导致整体变形是整个桩基施工领域的一个重要且需要克服的问题,而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可广发应用于地形复杂、场地狭小、钢筋笼无法直接整体吊装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因其有良好的整体性,安装还牢固、不变形,不需要混凝土垫块就可以满足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因施工场地问题无法整体吊装钢筋笼,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该方法优化了施工过程,保证了钢筋笼的整体性,提高了施工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纵向钢筋、箍筋、定位筋下料: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钢筋笼长度、宽度和箍筋纵向间距进行分类下料;
[0006]S2、孔内四角安装纵向定位筋:孔内四角纵向定位筋与混凝土护壁上预埋外露的钢筋头进行焊接固定;
[0007]S3、从下至上逐层安装箍筋,并与四角定位筋焊接牢固;
[0008]S4、箍筋累加高度达到纵向钢筋长度后,逐排安装第一截纵向钢筋,与箍筋绑扎牢固;然后依次进行安装箍筋、第二截、第三截纵向钢筋;
[0009]S5、安装声测管;
[0010]S6、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应对钢筋笼纵向钢筋连接质量、保护层厚度、钢筋笼总长度、箍筋纵向间距、焊接质量、声测管严密性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整改处理;
[0011]S7、确认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方可安装导管并浇筑桩身混凝土。
[0012]所述步骤S1中,纵向钢筋根据桩长分为6m+6m+9m三根钢筋利用套筒进行机械连接,定位筋与定位筋和吊筋采用双面焊连接。
[0013]所述步骤S2中,混凝土护壁施工过程中,沿桩孔四角纵向每间隔1

1.5m预埋横向钢筋,外露长度100mm

150mm,与后期定位筋进行焊接固定;锁口上两侧钢筋横梁从定位筋上的吊筋环穿过并牢固的搭设在混凝土锁口上;设置定位筋用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并使得箍筋准确固定,同时避免了钢筋笼整体掉落。
[0014]所述步骤S3中,箍筋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已加工好的箍筋圈利用吊车运送至桩孔旁;
[0016]2)两名工人利用绳索将箍筋圈缓慢下放至孔底,与四角定位筋进行焊接,在有护壁预埋筋的位置除焊接后,还应与其绑扎牢固;
[0017]3)确定安装牢固后,继续下放第二层箍筋圈进行安装;
[0018]所述步骤S4中,纵向钢筋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0019]1)箍筋圈安装层数累加长度达到6m或9m时,停止安装箍筋,将第一截纵向钢筋下放至孔内,逐排进行安放并与箍筋绑扎牢固;
[0020]2)第一截纵向钢筋全部安装完成后,继续往上安装箍筋圈,达到长度后,第二截纵向钢筋下放与已安装好的第一截纵向钢筋进行套筒机械连接;
[0021]3)按照以上工序循环进行,直至钢筋笼全部安装完成;
[0022]所述步骤S5中,当所有箍筋、纵向钢筋安装完成,并自检无误后,进行安装钢管声测管,声测管沿桩身四角安装,竖向每隔2m进行绑扎一次;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把钢筋笼分解,逐根钢筋进行安装解决了因施工场地狭小受限制而无法整体吊装钢筋笼;安装完成后钢筋焊接、绑扎牢固,整体性强;箍筋圈、纵向钢筋、定位筋提前下料,不耽误工期;钢筋笼位置、长度准确;与整体吊装钢筋笼相比,声测管不宜损坏,能保证桩基完成后桩检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结构平面图;
[0026]图中:1

锁口;2

纵向钢筋;3

箍筋圈;4

声测管;5

吊筋环;6

钢筋横梁;7

定位筋;8

护壁预埋外露钢筋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钢筋笼长度、宽度和箍筋纵向间距进行纵向钢筋2、箍筋3、定位筋7分类下料;纵向钢筋2根据桩长分为6m+6m+9m三根钢筋利用套筒进行机械连接;定位筋与定位筋和吊筋环5采用双面焊连接,必须保证不会断裂;
[0030]S2、孔内四个角的位置安装纵向的定位筋7,孔内四角纵向定位筋7与混凝土护壁上预埋外露的钢筋头8进行焊接;混凝土护壁施工过程中,沿桩孔四角纵向每间隔1

1.5m预埋横向钢筋,钢筋头外露长度100mm

150mm,与四个角位置的定位筋7进行焊接固定,保证其牢固不开裂断裂;锁口1上两侧钢筋横梁6从定位筋7上的吊筋环5穿过并牢固的搭设在混凝土锁口1两侧,用来防止后期钢筋笼整体掉落;
[0031]S3、从下至上逐层安装箍筋圈3,并与四角定位筋7焊接牢固;将已加工好的箍筋圈
3利用吊车运送至桩孔旁;两名工人利用绳索将箍筋圈3缓慢下放至孔底,与四角定位筋7进行焊接,在有护壁预埋筋的位置除焊接后,还应与其绑扎牢固;确定安装牢固后,继续下放第二层箍筋圈进行安装;
[0032]S4、箍筋圈3安装层数累加长度达到6m或9m时,停止安装箍筋,将第一截纵向钢筋下放至孔内逐排安装,并与箍筋圈3绑扎牢固;第一截纵向钢筋全部安装完成后,继续往上安装箍筋圈3,达到长度后,第二截纵向钢筋下放与已安装好的第一截纵向钢筋进行套筒机械连接;按照以上工序循环进行,直至钢筋笼全部安装完成;
[0033]S5、当所有箍筋圈3、纵向钢筋2安装完成,并自检无误后,进行安装钢管声测管4,声测管4沿桩身四角安装,竖向每隔2m进行绑扎一次;
[0034]S6、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应对钢筋笼纵向钢筋连接质量、保护层厚度、钢筋笼总长度、箍筋纵向间距、焊接质量、声测管严密性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整改处理;
[0035]S7、确认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方可安装导管并浇筑桩身混凝土。
[0036]上面仅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纵向钢筋、箍筋、定位筋下料:根据施工图纸设计钢筋笼长度、宽度和箍筋纵向间距进行分类下料;S2、孔内四角安装纵向定位筋:孔内四角纵向定位筋与混凝土护壁上预埋外露的钢筋头进行焊接固定;S3、从下至上逐层安装箍筋,并与四角定位筋焊接牢固;S4、箍筋累加高度达到纵向根据长度后,逐排安装下半截纵向钢筋,与箍筋绑扎牢固;然后依次进行安装箍筋、第二截、第三截纵向钢筋;S5、安装声测管;S6、钢筋笼安装完毕后,应对钢筋笼纵向钢筋连接质量、保护层厚度、钢筋笼总长度、箍筋纵向间距、焊接质量、声测管严密性等项目进行检查,发现质量缺陷,及时整改处理;S7、确认合格并通过验收后方可安装导管并浇筑桩身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纵向钢筋根据桩长分为6m+6m+9m三根钢筋利用套筒进行机械连接,定位筋与定位筋和吊筋采用双面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挖孔桩孔内安装钢筋笼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混凝土护壁施工过程中,沿桩孔四角纵向每间隔1

1.5m预埋横向钢筋,外露长度100mm

150mm,与后期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金黄慧平郭关良刘洪赵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