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支撑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52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支撑文胸,包括一对罩杯、连接于罩杯下边缘捆碗位的下扒、连接于下扒两端的侧比及连接于两端侧比的后比,所述捆碗位与下扒、侧比及后比无车缝一体成型,所述后比、侧比、下扒及捆碗位的一体面料呈渐变网格结构,自一边后比起至另一边后比,所述网格呈由大渐变为小后又渐变为大的趋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文胸采用360度高弹面料制成,结合液态氨纶技术使其穿着无束缚无压迫,文胸无车缝,贴肤穿着更加无感舒适,面料的特殊结构取代传统的车缝、胶骨,整件文胸无车缝线减少文胸对胸部的压力和束缚,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轻松舒适的效果,减少对乳腺产生的压迫,达到舒适健康的穿着体验。康的穿着体验。康的穿着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支撑文胸


[0001]本技术涉及内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支撑文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女性消费者自我意识觉醒,女性对内衣产品的需求也在变化,表现在对不同样式、不同功能的内衣需求逐渐增大,对内衣舒适度的需求愈发强烈。市场上的舒适健康文胸大多都是具有极强的舒适性,但缺乏了穿着的稳定性。大多数舒适健康文胸只适合在家休闲穿着或睡眠穿着,因其功能的局限性,稳性差,穿着无形,容易跑位下垂,不适合、也没办法上班通勤穿着。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款既能满足消费者健康舒适穿着需求,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穿着稳定性、具有承托、侧推功能,不易跑位的舒适、聚拢文胸,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支撑文胸,用以解决现有舒适文胸稳定性差、承托、侧推功能不足、不适合外出穿着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包括一对罩杯、连接于罩杯下边缘捆碗位的下扒、连接于下扒两端的侧比及连接于两端侧比的后比,所述罩杯与下扒连接的捆碗位不设置钢圈,所述捆碗位与下扒、侧比及后比无车缝一体成型,所述后比、侧比、下扒及捆碗位的一体面料呈渐变网格结构,自一边后比起至另一边后比,所述网格呈由大渐变为小后又渐变为大的趋势。
[0006]优选地,所述后比、侧比、下扒及捆碗位的一体面料由液态氨纶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桁架结构网格,液态氨纶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若干定向压力交叉点。
[0007]优选地,所述液态氨纶为聚氨酯树脂材料。
[0008]优选地,所述下扒呈斜纹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捆碗位呈点状花纹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侧比采用加密花纹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文胸采用360度高弹面料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后比上的若干网格采用斜纹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后比上由侧比向外呈三角减缩型、隔行的网格设置斜纹结构。
[0014]本技术提供的舒适文胸,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所述文胸采用360度高弹面料制成,通过智能裁剪与先进的点胶工艺一体成型,结合液态氨纶技术,使其穿着无束缚无压迫,文胸无车缝,贴肤穿着更加无感舒适,面料采取桁架网格结构取代传统的车缝、胶骨,整件文胸无车缝线,使得产品穿着无束缚无压迫,减少文胸对胸部的压力和束缚,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轻松舒适的效果,减少对乳腺产生的压迫,达到舒适健康的穿着体验。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文胸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支撑文胸,如图1所示,包括一对罩杯1、连接于罩杯1下边缘捆碗位2的下扒3、连接于下扒3两端的侧比4、及连接于两端侧比4的后比5,所述罩杯1与下扒3连接的捆碗位2不设置钢圈,减少钢圈对人体的压迫。
[0021]所述捆碗位2与下扒3、侧比4及后比5无车缝一体成型,所述后比5、侧比4、下扒3及捆碗位2的一体面料呈渐变网格结构,自一边后比5起至另一边后比5,所述网格呈由大渐变为小后又渐变为大的趋势(下扒及捆碗位的网格结构在附图中未示出)。
[0022]所述后比5、侧比4、下扒3及捆碗位2的一体面料由液态氨纶6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桁架结构网格,网格大小自一边后比5起至另一边后比5呈由大渐变为小后又渐变为大的趋势,所述液态氨纶6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若干定向压力交叉点,从而有效实现文胸分区的提拉、稳定。
[0023]具体的,所述后比5、侧比4、下扒3及捆碗位2由本体面料一体裁剪成型,在本体面料的基础上,增加液态氨纶6,结合建筑学原理,参照广州塔“小蛮腰”的桁架结构,所述液态氨纶6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桁架结构网格。在建筑结构上,广州塔塔身设计成椭圆形的渐变网格结构,其造型、空间和结构由两个向上旋转的椭圆形钢外壳变化生成,一个在基础面,一个在假想的450米高的平面上,两个椭圆形彼此扭转135度,两个椭圆形扭转在腰部收缩变细,格子式结构底部疏松,向上到腰部则比较密集,腰部收紧固定,像编织的绳索,呈现“纤纤细腰”,再向上格子式结构放开。
[0024]所述渐变网格结构应用于后比5、侧比4、下扒3及捆碗位2上,使得后比5、侧比4、下扒3及捆碗位2形成渐变网格结构,使得文胸下扒3位置连接捆碗位2、侧比4乃至整个后比5,形成新的外观和更强的承载力,充分发挥了桁架结构的功能性,液态氨纶6与本体面料交织处形成定向压力交叉点,起到定向压力的作用,从而起到更强的支撑和侧推力,有效解决侧推包覆、稳定不跑位的问题,有效解决穿着内衣时后背多余脂肪鼓包,后背不平服等问题,所述网格结构为文胸提供良好的整体性软支撑,抵抗地心引力,聚拢有型拒绝外扩,可令文胸贴而不勒、塑而不累,可完全取代丈根、钢圈和胶骨,从而减少丈根、钢圈和胶骨对人体的压迫,提升穿着的舒适体验。
[0025]所述液态氨纶6为聚氨酯树脂材料。
[0026]液态氨纶,又称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用于高级车辆、家具、木和金属防护,水池水坝和建筑防渗漏材料,以及织物涂层等。各项性能优异,优异的物理性能,例如耐磨性优异、耐臭氧性极好、硬度大、强度高、弹性好、耐低温,有良好的耐油、耐化学药品和耐环境性能,在潮湿环境中聚醚型酯水解稳定性远超过聚酯型。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液体氨纶技术,结合人体工程学,通过丝网打印技术将液体氨纶和本体面料进行融合,通过压力调整以及高温烘干定型,从而使液体氨纶与本体面料纱线组织形成交织,从而产生定点压力,形成的定点压力具有弹性,可代替丈根、钢圈、胶骨起到提托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传统的丈根、钢圈、胶骨工艺繁琐且过于厚重硬挺的问题,有效提升文胸的穿着舒适性。
[0027]所述下扒3呈斜纹设置,文胸下扒3位置斜纹设计,与面料之间形成新的力值,具有很强的稳定作用,可抵御地心引力的下垂,穿着时抬手不跑杯。
[0028]所述罩杯1与下扒3连接的捆碗位2呈点状花纹设置,点状花纹代替钢圈,起到防护承载的作用,有保护乳房稳定不跑位的作用。
[0029]所述侧比4采用加密花纹设置,取代侧比胶骨,整片侧比加密,形成更强的侧推力,侧推更集中。
[0030]所述后比5上的若干网格采用斜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支撑文胸,包括一对罩杯、连接于罩杯下边缘捆碗位的下扒、连接于下扒两端的侧比及连接于两端侧比的后比,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与下扒连接的捆碗位不设置钢圈,所述捆碗位与下扒、侧比及后比无车缝一体成型,所述后比、侧比、下扒及捆碗位的一体面料呈渐变网格结构,自一边后比起至另一边后比,所述网格呈由大渐变为小后又渐变为大的趋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支撑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比、侧比、下扒及捆碗位的一体面料由液态氨纶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桁架结构网格,液态氨纶与本体面料纱线交织形成若干定向压力交叉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支撑文胸,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惠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