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495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包括固定杆、导向杆、导向套管、活动杆、固定导向套筒、活动导向套筒和用于驱动活动杆向固定杆位移的加压组件,导向杆和固定导向套筒分别固接在固定杆的两端,导向套管和活动导向套筒分别固接在活动杆的两端,导向套管与导向杆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滑接,活动导向套筒和固定导向套筒对齐设置,活动导向套筒和导向针形成用于空心拉力螺钉拧入导向的导向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向套管和活动杆的限位导向,导向套管与导向杆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滑接,从而防止偏转,进而利用加压组件的机械驱动力,可以实现固定导向套筒和活动导向套筒间的加压和精确导向,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提高手术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跟骨骨折闭合微创手术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跟骨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中约75%为主要累及后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须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对于该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牢靠内固定是主要目的。
[0003]载距突是一个骨质坚硬的恒定凸起,在跟骨骨折中极少发生移位。因此,可作为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加压的支点,加压以消除后距下关节面的骨折缝隙实现解剖复位;又可作为载距突螺钉的固定点,以获得最佳的螺钉把持力和对后距下关节面良好的支撑。载距突螺钉也被视为跟骨骨折手术的“关键螺钉”。
[0004]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作为纯闭合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撬拨复位后如何实现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的加压,如何精准经皮置入载距突螺钉为手术的难点。
[0005]常规方法是将塌陷的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经皮撬拨复位后,单凭经皮置入螺钉的拉力作用进行加压。其加压力度有限,难以实现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的绝对加压,不能消除骨折缝隙,达不到解剖复位。传统仅凭医生临床经验进行徒手置钉,其准确性受医生水平及主观判断影响,容易出现穿刺不准确、术中反复穿刺等问题,严重者甚至损伤载距突周围的重要组织或将螺钉穿出关节面进入后距下关节等严重医源性并发症。同时,反复置钉需反复透视加以明确螺钉位置,大量射线暴露亦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器械辅助,要实现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载距突螺钉的精准置入是非常困难的。
[0006]经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尚无公开具有加压功能的载距突螺钉置入导向器的专利,亦无公开针对跟骨骨折纯闭合微创手术的载距突螺钉置入导向器专利。但存在部分相关的专利,其中,
[0007]中国专利CN209285700U公开了一种跟骨载距突导向器,虽然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进而部分降低了载距突螺钉置入的难度,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0008]第一、该导向器零部件较多,安装繁琐、费时,有失简便。
[0009]第二、在安装过程中,将1mm直径的定位针插入距下中关节内,将内侧臂通过定位孔固定到定位针上,再安装导向器外侧臂。距下中关节是一个关节缝隙,无法牢固定稳定1mm直径的定位针,且距下中关节是一个区域,不能作为一个确切的锚定点。因此,该设计不能保证导向器的准确放置及稳定性。
[0010]第三,内支撑柄和外支撑柄呈U形支架固接,仅通过转动螺母驱动螺杆前进,使螺杆固定在跟骨外侧壁上,而螺母对螺杆的驱动力有限,不能对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形成加压作用,单凭螺钉的加压,加压力度有限,难以消除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的缝隙,无法实现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
[0011]第四,该导向器为U形支架设计,除内外侧支撑柄末端以外,其主体与跟骨再无衔
接固定结构,因此,导向器难以稳固定地依附于跟骨之上,容易受到术中体位及患足位置变化的影响,甚至脱离。
[0012]第五、在使用时,调整手柄,使导向器与跟骨长轴呈约30
°
夹角,将导向针经导向套筒穿入跟骨载距突,直至其从跟骨外侧壁穿出。该方法对导针的走行不能实现精准导向,尤其没有对导向针的外侧出点进行限制。因此,不能保证载距突螺钉平行于后距下关节面紧贴软骨下骨置入,从面不能实现对后距下关节面的良好支撑。
[0013]而中国专利CN203861335U公开了一种新型简便跟骨载距突瞄准导向器,亦存在以下问题:
[0014]第一、主导针通道及副导针通道均为圆锥形设计,其尖端朝向骨质且光滑,用于将导向器固定在人体跟骨内外两侧,同时作为导针通道。内侧载距突骨质坚硬,内侧锚定时尖端与载距突为光滑的点接触,易滑脱;而跟骨外侧多有骨折且骨质较疏松,外侧锚定时,副导针通道易刺入骨质内,致导向器滑移且不稳。
[0015]第二、载距突螺钉导针多为直径1.0

1.2mm,当导针进入骨质后,难免发生细微形变,而该导向器两侧的导针通道设计为尖尖相对,难以保证导针从一侧通道穿过,穿经骨质后,能准确进入另一侧导针通道。
[0016]第三、主导针通道及副导针通道与主支架本体及副支架本体均为垂直固接,即导向方向与跟骨长轴完全垂直。而载距突位于跟骨外侧进针区域的前上方,即载距突螺钉的行径并非与跟骨长轴垂直,因此,该导向方式不能引导载距突螺钉入位至最佳置,从而不能实现最大的螺钉把持力和良好的后距下关节面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包括固定杆、导向杆、导向套管、活动杆、固定导向套筒、活动导向套筒和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向所述固定杆位移的加压组件,所述导向杆和固定导向套筒分别固接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导向套管和活动导向套筒分别固接在所述活动杆的两端,所述导向套管与所述导向杆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滑接,所述活动导向套筒和固定导向套筒对齐设置,所述活动导向套筒的套筒内孔和套筒内孔内插接的导向针形成用于空心拉力螺钉拧入导向的导向通道。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为立方柱形结构,所述导向套管是与所述导向杆完全匹配套接的中空立方形套管。
[002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固定杆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导向套筒和活动导向套筒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导向杆的角度为95
°‑
99
°
;所述固定导向套筒与所述固定杆呈81
°‑
85
°
斜向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向套筒朝向所述活动导向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锯齿端。
[002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导向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导向套筒的喇叭状开口。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为方形杆,所述导向套管的内孔设置为与所述方形杆匹配的方形孔。
[002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入克氏针以将加压导向系统临时固定于患足上的预留孔。
[0025]进一步的,所述加压组件包括连接杆、螺纹杆和T形手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固接,另一端间隙穿过所述活动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T形手柄内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杆匹配的螺纹孔。
[002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T形手柄的驱动端匹配的限位沉孔。
[002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通道设有可拆式插接的芯套,所述固定导向套筒和芯套内设置有相对齐的导向针孔。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9]1、本专利技术用加压组件驱动活动杆向固定杆位移,即通过机械力驱动固定导向套筒和活动导向套筒相对运动,可实现后距下关节面骨折块间的直接绝对加压作用,进而消除骨折缝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导向杆(2)、导向套管(3)、活动杆(4)、固定导向套筒(5)、活动导向套筒(6)和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4)向所述固定杆(1)位移的加压组件(7),所述导向杆(2)和固定导向套筒(5)分别固接在所述固定杆(1)的两端,所述导向套管(3)和活动导向套筒(6)分别固接在所述活动杆(4)的两端,所述导向套管(3)与所述导向杆(2)以不可相对转动的方式滑接,所述活动导向套筒(6)和固定导向套筒(5)对齐设置,所述活动导向套筒(6)的套筒内孔(62)和套筒内孔(62)内插接的导向针(10)形成用于空心拉力螺钉(11)拧入导向的导向通道(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为立方柱形结构,所述导向套管(3)是与所述导向杆(2)完全匹配套接的中空立方形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与所述固定杆(1)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导向套筒(5)和活动导向套筒(6)同轴设置,所述固定杆(1)与所述导向杆(2)的角度为95
°‑
99
°
;所述固定导向套筒(5)与所述固定杆(1)呈81
°‑
85
°
斜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骨载距突螺钉微创置入加压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向套筒(5)朝向所述活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雄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