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和GNSS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47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和GNSS接收机,包含:MOS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第一降压模块以及第二降压模块,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内置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源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外置电瓶在给RTK主机供电的同时不会对主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续航时长。时长。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和GNSS接收机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仪器电源管理领域,尤指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和GNSS接收机。

技术介绍

[0002]RTK定位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技术,它有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量、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的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数据链实时传输到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到数据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所在位置的精确三维坐标。
[0003]时下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RTK主机的小型化、多数据链、长续航成为主流设计,测绘行业从业者时常需要携带RTK主机到荒郊野外进行测量工作,需要主机足够小以方便携带;RTK主机需要多种数据链(包括:wifi、蓝牙、移动网络以及数传电台)来满足多种作业需求,并且在野外区域,往往网络信号覆盖较差,外挂数传电台仍旧是时下在野外架设基准站的最佳选择。
[0004]针对以上要求,RTK主机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种供电方式进行工作:第一种是采用内置电池供电,第二种是采用外部电源供电和充电;第三种是采用外置电瓶供电。其中第三种供电方式用于架设基准站外挂大电台工作。
[0005]由于同时存在三路电源输入,需要有完整的电源路径管理进行控制,现有技术的主流方案有以下两种:
[0006]1.放弃外置电瓶供电的情况,外挂电瓶只给外挂电台供电,RTK主机仅接收外部电源供电和电池供电,采用带路径管理的充电芯片即可。但是,该方案在架设基站工作过程中,当RTK主机电量不足时,RTK主机会因先没电了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工作。
[0007]2.使用二极管把外置电源和外置电瓶并联到一起,然后输入到带路径管理的充电芯片,实现使用外置电瓶为RTK主机和外置电台共同供电。但是,该方案的外置电瓶在给RTK主机供电的同时会对主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额外增加了外置电瓶的能量消耗,导致整个系统工作时长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和GNSS接收机,其使得外置电瓶在给RTK主机供电的同时不会对主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包含:MOS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第一降压模块以及第二降压模块,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内置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用于为RTK主机供电;
[0011]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
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源极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稳压管D2,所述稳压管D2的负极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2的正极接地。
[0014]进一步,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2与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稳压管D4,所述稳压管D4的负极与所述MOS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稳压管D4的正极接地。
[0016]进一步,所述MOS管Q1和MOS管Q2均为PMOS管。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GNSS接收机,所述GNSS接收机包括如以上所述的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包含:MOS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第一降压模块以及第二降压模块,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内置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由于MOS管Q1和MOS管Q2的作用,外置电瓶在给RTK主机供电的同时不会对主机内置电池进行充电,可以提升整个系统的续航时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包含:MOS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第一降压模块以及第二降压模块,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内置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用于为RTK主机供电;
[0024]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源极连接。
[0025]本申请采用两级MOS管串联的连接方式,每级MOS管的栅极控制由上一优先级的电源控制,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的供电优先级设计为:外置电瓶供电>外置电源供电>内置电池供电;
[0026]在上述方案中,只要保证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Vebat

>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Ves

>内置电池的电压Vbat,即可实现外置电瓶供电>外置电源供
电>内置电池供电的供电优先级。进一步说明如下:
[0027]当没有外接电源和电瓶时,内置电池通过两级MOS管直接给RTK主机供电;
[0028]当仅有外接电源输入时,所述MOS管Q1被关闭,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的电压Ves

加在所述MOS管Q1与MOS管Q2之间,直接通过MOS管Q2对RTK主机进行供电;
[0029]当外置电瓶供电Vebat输入时,MOS管Q2被关闭,外置电瓶通过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给RTK主机进行供电;由于MOS管Q2关闭,外置电瓶供电不会返回给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
[003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降压模块和第二降压模块均可采用DCDC进行降压控制。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MOS管Q1、MOS管Q2、电阻R1、电阻R2、第一降压模块以及第二降压模块,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内置电池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MOS管Q2的源极用于为RTK主机供电;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置电瓶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MOS管Q2的源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路径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路径管理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外置电源连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展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