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40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保护器本体由外保护圈、内保护圈和保护膜组成,外保护圈通过保护膜与内保护圈连接,内保护圈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孔,排烟通道的下端与内保护圈连通,排烟通道的上端与主管连通,引流管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球,引流球上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引流管的上端与主管连通,主管的上端连接有负压吸引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内保护圈上设置多个排烟孔,可以加大排烟的范围,加快排烟效率,通过将引流管和排烟通道用主管连接,既可排出手术中烟雾,利用引流球将手术中的分离时出血、胆汁和肠液等以及腹腔冲洗用的生理盐水一起排出,减少体内积液产生的风险,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加快手术效率以及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提高手术质量。以及提高手术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切口保护器是手术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患者切口组织的工具,随着微创手术的成熟,手术切口也越来越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手术操作中由电刀、超刀等切割组织工作产生烟雾、水气和由于分离腹腔组织产生出血等液体,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不仅影响手术视野,延长手术时间并且增加手术操作风险,术中烟雾弥散手术室空气中被术者和旁边医务工作人员长时间吸入,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21338457.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吸引管的胸腔镜手术切口保护套,在弹性薄套内壁上设置一吸引管,吸引管的下端伸出弹性薄套下端,且吸引管的下端为斜切口,通过斜切口使手术产生的烟雾通过吸引管排出。
[0004]该结构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0005]1.吸引管的下端为斜切口并向下伸出弹性薄套,这样的结构很容易碰伤患者内部脏器;
[0006]2.由于吸引管的下端伸出弹性薄套,一旦斜切口遇到脏器,容易造成斜切口的封堵,影响吸烟排烟效果;
[0007]3.吸引管的排烟仅通过斜切口一个吸烟口进行吸烟排烟,会出现靠近斜切口的部位吸烟及时,但远离斜切口的部位会导致排烟不及时的情况出现;
[0008]4.由于吸引管固定在弹性薄套的内壁上,容易对手术器械的使用造成干扰。以上缺陷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手术视野,不能有效使手术顺利进行。
[0009]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通过对结构的改良设计,极大提升排烟排污的效果和效率,不会对脏器造成损伤,可以排烟的同时,及时吸出手术过程中分离时出血、胆汁和肠液等以及腹腔冲洗用的生理盐水
[0010]且无需多人操作,提高了医生的手术效率以及手术的质量,同时可以降低术中烟雾对医务工作吸入后对身体健康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通过对结构的改良设计,极大提升排烟排污的效果和效率,不会对脏器造成损伤,可以排烟的同时,吸出手术过程中腹腔内的污染液体,且无需多人操作,提高了医生的手术效率以及手术的质量。
[001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包括保护器本体,外保护圈,内保护圈,排烟孔,排烟通道,主管,负压吸引器,保护膜,引流管,引流球,引流孔,固定贴,保护器本体由外保护圈、内保护圈和保护膜组成,外保护圈通过保护膜与内保护圈连接,内保护圈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孔,排烟通道的下端与内保护圈连通,排烟通道的
上端与主管连通,引流管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球,引流球上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引流管的上端与主管连通,主管的上端连接有负压吸引器。
[0013]主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贴。
[0014]固定贴为魔术贴。
[0015]引流管和排烟通道都从外保护圈和内保护圈的内部伸入。
[0016]引流管伸出至内保护圈的下端。
[0017]引流球为软质材料引流球。
[0018]主管的内径大于排烟通道和引流管的内径。
[0019]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内保护圈上设置多个排烟孔,可以加大排烟的范围,加快排烟效率,通过将引流管和排烟通道用主管连接,既可排出手术中烟雾,且利用引流球可以将手术中的分离时出血、胆汁和肠液等以及腹腔冲洗用的生理盐水一起排出,减少体内积液产生的风险,整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加快手术效率以及提高手术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装置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为保护器本体,2为外保护圈,3为内保护圈,4为排烟孔,5为排烟通道,6为主管,7为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器,8为保护膜,9为引流管,10为引流球,11为引流孔,12为固定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包括保护器本体1,外保护圈2,内保护圈3,排烟孔4,排烟通道5,主管6,负压吸引器7,保护膜8,引流管9,引流球10,引流孔11,固定贴12,保护器本体1由外保护圈2、内保护圈3和保护膜8组成,外保护圈2通过保护膜8与内保护圈3连接,内保护圈3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孔4,排烟通道5的下端与内保护圈3连通,排烟通道5的上端与主管6连通,引流管9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球10,引流球10上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11,引流管9的上端与主管6连通,主管6的上端连接有负压吸引器7。
[0025]主管6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贴12,根据手术场景和实际使用需要,可选择使用的固定贴12数量,满足固定的要求。
[0026]固定贴12为魔术贴,可以快速且方便的将主管6进行固定和拆分。
[0027]引流管9和排烟通道5都从外保护圈2和内保护圈3的内部伸入,这样保证排烟和排液都从手术保护区域内进行,不会影响外部组织。
[0028]引流管9伸出至内保护圈3的下端,这样引流管9有足够的长度将引流球10伸至患者体内进行吸液。
[0029]引流球10为软质材料引流球,这样引流球10可以直接放置在用户体腔内,不至于因为材料过硬损伤器官和组织,且软质材料对于吸液效果也更佳。
[0030]主管6的内径大于排烟通道5和引流管9的内径,由于同时需要排烟和排液,因此主管6需要将内径加大,保证排出通畅。
[0031]本技术在使用时,没有较高的要求即可达到正常使用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需过多调试,首先将保护器本体1放入患者体内,根据实际手术位置,将内保护圈3置于手术中心位置,以保证最大的手术操作空间,且可最大范围排烟,然后根据实际手术空间,可以选择将外保护圈2连通保护膜8折叠至合适的手术范围,将引流管9伸入,将引流球10放置在需要吸液的部位,排烟通道5连接在内保护圈3上无需调整,在手术位置,排烟位置和引流位置确定后,通过固定贴12将主管6进行固定后,将主管6与负压吸引器7连接,手术开始后,需要排烟吸液的话,通过打开负压吸引器7即可。
[0032]本技术从整体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烟不均,手术器械二次损伤机体的问题,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排烟效率的同时,兼顾吸液效果,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烟切口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器本体(1),外保护圈(2),内保护圈(3),排烟孔(4),排烟通道(5),主管(6),负压吸引器(7),保护膜(8),引流管(9),引流球(10),引流孔(11),固定贴(12),所述保护器本体(1)由外保护圈(2)、内保护圈(3)和保护膜(8)组成,所述外保护圈(2)通过保护膜(8)与内保护圈(3)连接,所述内保护圈(3)底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排烟孔(4),所述排烟通道(5)的下端与内保护圈(3)连通,排烟通道(5)的上端与主管(6)连通,所述引流管(9)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球(10),引流球(10)上设置有若干个引流孔(11),所述引流管(9)的上端与主管(6)连通,所述主管(6)的上端连接有负压吸引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胡海王波鲍文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