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3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包括盘体,盘体的四边上固接多个边缘凸起,边缘凸起侧壁之间构成边缘槽,将苗木放置在由多个内置凸起构成的内置槽中,这时将上层的盘体放置在下层的盘体上,这时架槽的两侧底壁加载边缘槽中,上层盘体的透气孔与下层盘体的透气孔相互垂直重合,这时上层盘体中的挡片一侧的阻水片密封贴合下层盘体中的排水孔的内壁,将盘体中的水进行堵住,如果盘体中的水多时,抬起上层的盘体,水则通过排水孔进行缓慢流出,苗木的根部处于吸水棉上,内置槽中进行吸水棉的安装,吸水棉的存在可以确保盘体中的苗木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存活,同时盘体的下沉式设计,保证底部有一定的蓄水空间。底部有一定的蓄水空间。底部有一定的蓄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透气苗盘


[0001]本技术涉及透气苗盘设备
,具体为一种蓄水透气苗盘。

技术介绍

[0002]穴盘,也称育苗盘,它已经成为工厂化种苗生产工艺中的一种重要器具。 不论是花卉还是蔬菜,穴盘育苗是现代园艺最根本的一项变革,为快捷和大批量生产提供了保证。制造穴盘的材料一般有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制造方法有吹塑的,也有注塑的。一般的蔬菜和观赏类植物育苗穴盘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一般苗盘在蓄水的同时就无法打孔透气,这样长期积水不通风影响幼苗的生长。
[0003]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533661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蓄水盘。为解决现有的花草培植设备不能同时满足光照、透气和水的生育条件问题,其是在塑料板上制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壳状凸起,且在各凸起之间制有联接各凸起的壳状凸棱。因此,其具有水位及水位线以上的透气层布置合理,均匀分布的穴位有利于优化光照条件。
[0004]上述案例中的蓄水盘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堆叠的时候不稳定,同时其蓄水性不强,水量大时不能随意进行排水,容易造成死苗的状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蓄水透气苗盘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水透气苗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四边上固接多个边缘凸起,所述边缘凸起侧壁之间构成边缘槽;
[0007]所述盘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内置凸起,所述内置凸起侧壁之间构成内置槽,所述内置槽的底部固接不透水的隔层,所述内置凸起的顶部等距开设多个限位槽,且限位槽之间的内置凸起的顶面上固接加固片,多个所述内置槽之间相互贯通;
[0008]所述内置槽两端的盘体的内壁贯穿开设圆形的排水孔;所述限位槽的底壁贯穿开设圆形的透气孔。
[0009]优选的,所述隔层的顶面上铺设吸水棉,所述内置凸起呈梯形,且内置槽也呈梯形。
[0010]优选的,所述加固片与内置凸起的顶面之间填充内部筋条,所述边缘凸起的顶壁中也填充内部筋条。
[0011]优选的,所述盘体的边缘向外翻折,所述盘体边缘的底壁固接多个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壁固接橡胶制的阻水片。
[0012]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底部由于内置槽的形成其两侧外壁之间构成架槽,所述阻水片处于架槽的两端,上层的所述盘体活动架载在下层的盘体上,上层的所述盘体底部的架槽的两侧底壁接触连接边缘槽的内壁。位于上层的所述盘体中的透气孔与下层盘体中的透
气孔相互重叠,上层的所述盘体中的排水孔的内端壁接触连接阻水片的外壁。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在盘体的内部纵向均布设计多个内置凸起,且内置凸起高度为育苗盘的二分之一,且内置槽的高度为内置凸起的二分之一,在内置凸起的顶壁上开设多个限位槽,在限位槽中开设透气孔,这样能保证内部水分布均匀,不会因为局部积水过多导致植物缺氧烂根而死亡。在盘体的侧壁开设多个排水孔,在保证盘体内部透气的同时不会因为盘体内部具有太多的水造成死苗的出现,从而为植物提供定量的氧气和水分,使得植物可以健康的成长;
[0015]盘体的下沉式设计,保证底部有一定的蓄水空间。同时内置凸起顶部开孔,保证内部透气。既能蓄水又能通气,保证植物能均匀吸收水分和氧气,同时在内置槽中进行吸水棉的安装,是为了预防盘体不小心倾倒,水倒出,吸水棉的存在可以确保盘体中的苗木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存活。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堆叠情况示意图。
[0019]图中:1、盘体;11、边缘凸起;12、边缘槽;13、吸水棉;14、内置凸起;15、内置槽;16、透气孔;2、限位槽;21、隔层;3、内部筋条;31、加固片;32、排水孔;33、架槽;4、挡片;41、阻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包括盘体1,盘体1的四边上固接多个边缘凸起11,边缘凸起11侧壁之间构成边缘槽12;盘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内置凸起14,内置凸起14侧壁之间构成内置槽15,内置槽15的底部固接不透水的隔层21,内置凸起14的顶部等距开设多个限位槽2,且限位槽2之间的内置凸起14的顶面上固接加固片31,多个内置槽15之间相互贯通;内置槽15两端的盘体1的内壁贯穿开设圆形的排水孔32;限位槽2的底壁贯穿开设圆形的透气孔16。
[0023]隔层21的顶面上铺设吸水棉13,内置凸起14呈梯形,且内置槽15也呈梯形。
[0024]在盘体1的内部纵向均布设计多个内置凸起14,且内置凸起14高度为育苗盘的二分之一,且内置槽15的高度为内置凸起14的二分之一,在内置凸起14的顶壁上开设多个限位槽2,在限位槽2中开设透气孔16,这样能保证内部水分布均匀,不会因为局部积水过多导致植物缺氧烂根而死亡。在盘体1的侧壁开设多个排水孔32,在保证盘体1内部透气的同时不会因为盘体1内部具有太多的水造成死苗的出现,从而为植物提供定量的氧气和水分,使
得植物可以健康的成长;
[0025]实施例2:
[0026]加固片31与内置凸起14的顶面之间填充内部筋条3,边缘凸起11的顶壁中也填充内部筋条3。盘体1的边缘向外翻折,盘体1边缘的底壁固接多个挡片4,挡片4的一侧壁固接橡胶制的阻水片41。盘体1的底部由于内置槽15的形成其两侧外壁之间构成架槽33,阻水片41处于架槽33的两端,上层的盘体1活动架载在下层的盘体1上,上层的盘体1底部的架槽33的两侧底壁接触连接边缘槽12的内壁。
[0027]位于上层的盘体1中的透气孔16与下层盘体1中的透气孔16相互重叠,上层的盘体1中的排水孔32的内端壁接触连接阻水片41的外壁。
[0028]盘体1的下沉式设计,保证底部有一定的蓄水空间。同时内置凸起14顶部开设透气孔16,保证内部透气。既能蓄水又能通气,保证植物能均匀吸收水分和氧气,同时在内置槽15中进行吸水棉13的安装,是为了预防盘体1不小心倾倒,水倒出,吸水棉13的存在可以确保盘体1中的苗木也可以进行正常的存活,这时架槽33的两侧底壁加载边缘槽12中,可以确保上层的盘体1稳固的放置在下层盘体1上,不会造成盘体1的跌落。
[0029]工作原理:当装置正常使用时,将苗木放置在由多个内置凸起14构成的内置槽15中,这时将上层的盘体1放置在下层的盘体1上,这时架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包括盘体(1),所述盘体(1)的四边上固接多个边缘凸起(11),所述边缘凸起(11)侧壁之间构成边缘槽(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内置凸起(14),所述内置凸起(14)侧壁之间构成内置槽(15),所述内置槽(15)的底部固接不透水的隔层(21),所述内置凸起(14)的顶部等距开设多个限位槽(2),且限位槽(2)之间的内置凸起(14)的顶面上固接加固片(31),多个所述内置槽(15)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内置槽(15)两端的盘体(1)的内壁贯穿开设圆形的排水孔(32);所述限位槽(2)的底壁贯穿开设圆形的透气孔(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21)的顶面上铺设吸水棉(13),所述内置凸起(14)呈梯形,且内置槽(15)也呈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水透气苗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片(31)与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田学书马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环美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