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15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To-MEN  IWF处理步骤,其包括:接收帧中继帧,剥离帧中继帧头尾标志序列;确定控制字,进行净荷封装;DLCI映射至VCE  ID,并封装VCE  ID;封装以太网帧头,生成以太网FCS,并发送到以太网中;To-FR  IWF处理步骤,其包括:接收以太网帧,进行以太网校验,剥离以太网帧头;剥离VCE  ID,并映射至DLCI;获取控制字,并从净荷中获取帧中继信息,根据控制字重组帧中继帧;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并发送到帧中继网络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依赖于上层协议类型,实现帧中继在以太网上的承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具体的讲,是。
技术介绍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营商们在城域网内可以直接利用以太网技术提供各种服务,同时三重播放(triple play)业务也促使了以太网向更高可靠性的电信级以太网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以太网遇到了和其他网络实现互通的问题。帧中继和以太网互连的传统组网方式是在帧中继网络上承载以太网,实现局域网仿真。而在以太网逐渐发展为城域网核心的过程中,需要将帧中继网络接入到以太网中,实现帧中继仿真。 帧中继承载的业务使用Q.922协议,即帧中继链路接入过程(LAPF)协议。帧中继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帧结构如图1,每个帧由4个字段组成标志序列(flagsequence)、地址域(addredd field)、信息域(information field)、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quence)。 标志序列(F)一个特殊的8比特组01111110。帧中继帧长度是不定的,这个字段用来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在收到的一个帧中,除了标志字段F以外,其他字段是不允许出现和标志序列同样内容的。因此在发送端通常采用0比特填充来防止其他字段出现01111110,而在接收端作相反处理,删除填充的0比特。 信息域信息字段包含了用户数据,长度必须是整数个字节,默认最大长度262字节,网络应能支持协商的信息字段的最大字节至少要1600。 帧校验序列(FCS)帧校验序列字段。 地址域地址字段长度可以是2-4字节,如图2,图3。其中,扩展地址(EAExtended address)为地址字段扩展比特,EA=1表示本字节是地址段的最终字节。 命令/响应(C/RCommand/response)比特用来标识该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用来标识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或网络-网络接口(NNInetwork to network interface)上承载的虚连接。默认长度10比特,使用EA可以扩展到16或23个比特。 可丢弃指示(DEDiscard eligibility indicator)比特DE=1表示当网络出现拥塞时,可以考虑丢弃。 向前显式拥塞通知(FECNFor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FECN=1说明与载有FECN指示帧同方向的拥塞。 向后显式拥塞通知(BECNBackward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FECN=1说明与载有FECN指示帧反向的拥塞。 图4为IEEE802.1Q以太网帧的具体结构格式,具体每个字段的说明如下前导(PrePreamble)该字段中1和0交互使用,接收站通过该字段知道导入帧,并且该字段提供了同步化接收物理层(PHY)帧接收部分和导入比特流的方法。 帧开始定界符(SFDStart-of-Frame Delimiter)-该字段中1和0交互使用,结尾是两个连续的1,表示下一位是利用目的地址的重复使用字节的重复使用位。 目的地址(DADestination Address)-该字段用于识别需要接收帧的站。 源地址(SASource Addresses)-该字段用于识别发送帧的站。 标志协议标识符(TPIDtag protocol indentifier)-值为8100(hex),当帧中的EtherType也为8100时,该帧传送标签IEEE 802.1Q/802.1P。 标记控制信息(TCItag control information)-标签控制信息字段,包括用户优先级(User Priority)、规范格式指示器(CFICanonical FormatIndicator)和VLAN ID。 ·用户优先级定义用户优先级,包括8个(2^3)优先级别。IEEE 802.1P为3比特的用户优先级位定义了操作。 ·CFI以太网交换机中,规范格式指示器总被设置为0。由于兼容特性,CFI常用于以太网类网络和令牌环类网络之间,如果在以太网端口接收的帧具有CFI,那么设置为1,表示该帧不进行转发,这是因为以太网端口是一个无标签端口。 ·VLAN ID(VID)是对虚拟局域网(VLAN)的识别字段,在标准802.1Q中常被使用。该字段为12位。支持4096(2^12)VLAN的识别。在4096可能的VID中,VID=0用于识别帧优先级。4095(FFF)作为预留值,所以VLAN配置的最大可能值为4094。 长度/类型-如果是采用可选格式组成帧结构时,该字段既表示包含在帧数据字段中的介质接入控制(MAC)客户机数据大小,也表示帧类型ID。 数据单元-是一组n(46=<n=<1500)字节的任意值序列。帧总值最小为64字节。 帧校验序列(FCS)-该序列包括32位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值,由发送MAC方生成,通过接收MAC方进行计算得出以校验被破坏的帧。 IETF标准组织的PWE3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分组交换网络(PSN)上的各种端到端伪线仿真,被仿真的业务可以通过帧中继、以太网、ATM、TDM专线等传输。PWE3利用PSN上的隧道机制来模拟某种业务的基本属性,这里隧道被称为伪线(PWPseudo Wire)。PWE3对特定服务的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Unit)进行封装,PDU里含有仿真特定服务所必需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使用PWE3机制,运营商可以将所有的传送业务转移到一个融合的网络(如IP/MPLS)之中。 通用的PWE3封装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分组交换网(PSN)本身的头部、伪线标识符、控制字、PDU。图5a为帧中继在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上的封装格式;图5b和图5c分别给出了一对一映射方式下以及多对一映射方式下的控制字格式。不同的映射方式的控制字和净荷是不同的。如图5b,一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上只承载一条帧中继虚电路,地址域中具有本地意义的DLCI已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净荷只用封装帧中继的信息域,不用将地址域封装进去。F,B,D,C是直接从帧中继帧地址字段BECN,FECN,DE,C/R拷贝获得。如图5c,多对一映射方式中,一条伪线可能承载多条帧中继虚电路,所以净荷封装包括了帧中继的信息域和地址域。LEN和SN分别表示长度和分组序列号。此外,因为分组长度最大可达65535字节,所以无须对帧中继帧进行分组。 PWE3工作组的PWE3封装的缺陷在于其对象仅限于基于IP或MPLS的分组交换网络,而以太网与IP、MPLS不同,它是一种无连接的分组网络。 另外,目前不同种类网络互通有两种类型网络互通和业务互通。网络互通中,两个终端使用相同的协议,而在网络之间使用不同协议,并且处于中心位置网络的存在对于两端的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业务互通中,两个终端间可使用不同协议,两者是对等通信。 专利号为20050157750的美国专利揭示了以太网和帧中继网络的业务互通,网络模型见图6。该专利考虑互通的出发点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太网承载帧中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来自帧中继的数据帧剥离帧头尾标志序列后直接封装到以太网帧中,并在城域以太网中传输;步骤2,接收所述以太网帧,剥离以太网帧头,并重组帧中继数据帧,添加帧中继帧标志序列后,发送到目的帧中继网络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素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