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秋云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12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助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包括电熔窑,所述电熔窑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板;及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固定安装在电熔窑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玻璃的粉碎;所述破碎机构包括锥形体、电机、进料口、转动杆、钝刀片、出料管、螺旋杆、进料孔、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传动杆、万向节、支撑板、第一锥形罩、第一孔洞、出料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熔玻璃前对玻璃进行粉碎,同时未粉碎的玻璃会被螺旋杆带到出料管处,排出再进行一次粉碎,最终达到粉碎的效果,从而得到理想的小颗粒玻璃,使得电熔窑在电熔玻璃时更加容易的电熔,进而来提高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助熔设备
,具体为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玻璃的电助熔系统中,一般都会采用到玻璃全电熔窑,来对玻璃进行高温融化,电熔的方式生产玻璃相比较于通过燃料加热玻璃的方式,电助熔系统有如下优点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烟气来污染环境,在电熔系统生产电熔玻璃时,因为高铝玻璃的严格性和特殊性,导致高铝玻璃对生产要求苛刻,高铝玻璃就是玻璃中含铝大于15%的玻璃。
[0003]在电熔玻璃前一般都需要对玻璃进行粉碎,但是现有玻璃的粉碎大小不均匀,效果性差,容易导致颗粒与电熔窑中的电极棒接触不充分使得导电性差而且颗粒之间接触面积也小,并有缝隙,这样会导致玻璃在电熔时热传递差,玻璃的电熔效率不高,影响电熔窑的生产效率。
[0004]为此,提出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包括电熔窑,所述电熔窑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板;及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固定安装在电熔窑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玻璃的粉碎。
[0007]在电熔玻璃前一般都需要对玻璃进行粉碎,但是现有玻璃的粉碎大小不均匀,效果性差,容易导致颗粒与电熔窑中的电极棒接触不充分使得导电性差而且颗粒之间接触面积也小,并有缝隙,这样会导致玻璃在电熔时热传递差,玻璃的电熔效率不高,影响电熔窑的生产效率;在电熔玻璃前需要工作人员把玻璃投入到破碎机构中,玻璃经过破碎机构的破碎后会进入到电熔窑的内部,然后给第一电极板通电,通电后的第一电极板会逐渐融化玻璃,粉碎后的玻璃便于第一电极板对玻璃的融化。
[0008]所述破碎机构包括锥形体、电机、进料口、转动杆、钝刀片、出料管、螺旋杆、进料孔、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传动杆、万向节、支撑板、第一锥形罩、第一孔洞、出料孔、稳定杆;
[0009]所述电熔窑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锥形体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贯穿锥形体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半部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钝刀片,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贯穿设置有传动
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稳定杆,且稳定杆与锥形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安装在锥形体的内部两侧位置,所述锥形体的内壁上端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锥形体的内壁位于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锥形体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罩,所述第一锥形罩的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孔洞,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出料孔。
[0010]在破碎机构工作时,本专利技术需要工作人员把玻璃从进料口投入到锥形体内并启动电机,电机的启动会带动转动杆转动起来,转动的转动杆会飞速的带动钝刀片转动起来并破碎锥形体内的玻璃,在玻璃破碎过程中小颗粒的玻璃会经过第一孔洞再经过出料孔进入到电熔窑内被第一电极板电熔,在玻璃被粉碎的过程中大颗粒玻璃会因为无法穿过第一孔洞会沿着第一锥形罩的斜面下滑,并进入到进料孔内,最后来到螺旋杆的底部,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时也会带动末端的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二锥形齿轮连接的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在转动时会带动两端的万向节转动起来,万向节在转动时会带动螺旋杆转动起来,螺旋杆在转动时会把大颗粒的玻璃传送到上端并从出料管处排出落下,再经过一次钝刀片的破碎,进而来提高破碎机构的破碎效果,从而得到理想的小颗粒的玻璃,使得电熔窑在电熔玻璃时更加容易的电熔,从而来提高生产效率。
[0011]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锥形罩的位置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分别贯穿支撑板、锥形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咬齿、滑槽、第一齿轮、连接杆、固定盒、转钮、第二孔洞;
[0012]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锥形罩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锥形罩,所述第二锥形罩的侧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与第一孔洞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锥形罩的下端外圆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排咬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咬齿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咬齿的下端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贯穿支撑板、锥形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钮,所述锥形体的侧表面靠近转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盒。
[0013]有时会因为工作的需要,需要电熔更小颗粒的玻璃,来进一步的提高电熔窑的电熔效率,本专利技术需要操作者转动转钮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起来,连接杆在转动时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起来,第一齿轮在转动时会带动上端的一排咬齿在滑槽内移动,因为咬齿与第二锥形罩固定连接在咬齿移动时也会带动第二锥形罩移动,在第二锥形罩移动时会带动第二孔洞与第一孔洞进行相互交错和遮盖,从而使得必须更小颗粒的玻璃才能经过两孔洞,实现了对过滤的可调节性,而且操作方便简单。
[0014]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下端卡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固定盒并延伸至外部,所述滑杆的下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盒固定连接。
[0015]在调节好两孔洞的交错距离时,为了防止第一锥形罩与第二锥形罩发生滑动,本专利技术在转动转钮前先向下按压滑杆,从而带动滑杆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在滑杆向下移动时会带动卡块下移并于第二齿轮分离,在转动转钮调节完成后松掉滑杆,压缩的弹簧会顶动滑杆和卡块上移,从而带动卡块与第二齿轮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实现对滑杆的固定,在滑
杆固定后第一齿轮也无法再转动,因为第一齿轮与咬齿啮合连接,从使实现对咬齿和第二锥形罩的固定,进而可以避免第一锥形罩与第二锥形罩发生滑动的问题,保证了调节好后两孔洞交错距离的稳定性。
[0016]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呈弧形结构设计。
[0017]为了操作者更容易的向下按压滑杆,本专利技术的按压片增加了与操作者的接触面积,便于操作者向下按压,另外在保证与操作者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按压片呈弧形结构设计且形状略大于操作者的拇指,来减少按压片的材料。
[0018]所述按压片的上端外表面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型小孔。
[0019]在操作者按压按压片时,为了防止与操作者发生打滑和进一步的减少按压片使用的材料,本专利技术在操作者按压按压片时皮肤会微微凹陷进微型小孔内从而达到增加操作者与按压片之间的摩擦力,来避免在按压按压片时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包括:电熔窑(1),所述电熔窑(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板(2);及破碎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3)固定安装在电熔窑(1)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玻璃的粉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构(3)包括锥形体(31)、电机(32)、进料口(33)、转动杆(34)、钝刀片(35)、出料管(36)、螺旋杆(37)、进料孔(38)、第一锥形齿轮(39)、第二锥形齿轮(311)、传动杆(312)、万向节(313)、支撑板(314)、第一锥形罩(315)、第一孔洞(316)、出料孔(317)、稳定杆(318);所述电熔窑(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体(31),所述锥形体(3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进料口(33),所述锥形体(31)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32),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端贯穿锥形体(31)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4),所述转动杆(34)的上半部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钝刀片(35),所述转动杆(3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9),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9)的一侧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31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位置贯穿设置有传动杆(312),所述传动杆(3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节(313),所述万向节(3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杆(37),所述螺旋杆(37)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稳定杆(318),且稳定杆(318)与锥形体(31)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37)安装在锥形体(31)的内部两侧位置,所述锥形体(31)的内壁上端两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36),所述锥形体(31)的内壁位于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4),所述锥形体(31)的内壁两侧靠近支撑板(314)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孔(38),所述支撑板(314)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罩(315),所述第一锥形罩(315)的侧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孔洞(316),所述支撑板(31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贯穿开设有出料孔(3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高铝玻璃熔化的电助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4)的上端外表面靠近第一锥形罩(315)的位置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的一端分别贯穿支撑板(314)、锥形体(31)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咬齿(41)、滑槽(42)、第一齿轮(43)、连接杆(44)、固定盒(45)、转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秋云陈雨祺
申请(专利权)人:彭秋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