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针枕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11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枕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针枕具。所述面壳包括颈部容纳区域,所述第一固定架固设在面壳的颈部容纳区域中,所述能量针布设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导电罩覆盖在能量针上,形成颈部接触面,所述供电模块的电流通过能量针和导电罩向外传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探针可在能量针基座的腔体内上下运动,并且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探针可弹性向上顶,通过多个能量针的缓冲结构,配合导电套,在颈部容纳区域上形成一个缓冲层,使导电套更符合用户的脖颈表面,更贴合脖颈表面,并进行电磁按摩。并进行电磁按摩。并进行电磁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针枕具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针枕具。

技术介绍

[0002]枕头,一种睡眠工具。
[0003]颈椎按摩器将中低频脉冲、磁疗、红外热灸、枕式牵引四种理疗方式集中在一起,利用传统中医原理,形成一个高效复合能量场,可以舒筋活络,帮助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疼痛问题。
[0004]但是颈椎按摩器,特别是磁疗按摩器,多数用于戴式结构,用户多数只能坐立或站立使用,如何结合枕头形成一个特别的磁疗枕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量针枕具,解决如何结合枕头形成一个特别的磁疗枕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能量针枕具,包括:
[0007]面壳,所述面壳包括颈部容纳区域;
[0008]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设在面壳的颈部容纳区域中;
[0009]多个能量针,所述能量针布设在第一固定架上;
[0010]导电罩,所述导电罩覆盖在能量针上,形成颈部接触面;
[0011]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的电流通过能量针和导电罩向外传递。
[0012]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能量针包括能量针基座、探针和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探针和能量针基座之间,所述探针活动限位设置在能量针基座的腔体内,所述能量针基座与第一固定架固设。
[0013]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能量针包括探针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探针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或者,所述能量针包括探针和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在探针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
[0014]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多个安装座,所述面壳在安装座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缺口,每一所述能量针固设在安装座上,并穿过第一缺口顶出面壳外侧。
[0015]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安装座为螺丝安装柱,所述能量针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螺丝穿过螺丝安装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6]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面壳在颈部容纳区域处设置有多个凸起柱体,所述第一缺口为多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设在凸起柱体的中心位置。
[0017]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有两个及以上,且为导电材质,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第一固定架电连接。
[0018]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颈部容纳区域为内凹弯月结构,且所述内凹弯月结构的横截面为中间凸起的弧形。
[0019]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导电罩为导电软胶,所述导电软胶的外形与颈部容纳区域匹配,所述导电软胶上设置有多个与能量针位置对应的凸起接触头,所述凸起接触头覆盖在对应的能量针上。
[0020]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能量针枕具还包括设有第二缺口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外形与颈部容纳区域匹配,所述第二固定架固设在面壳上,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在颈部容纳区域与导电软胶之间,所述顶针穿过第二缺口并伸入凸起接触头中。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探针可在能量针基座的腔体内上下运动,并且在弹性结构的作用下,探针可弹性向上顶,通过多个能量针的缓冲结构,配合导电套,在颈部容纳区域上形成一个缓冲层,使导电套更符合用户的脖颈表面,更贴合脖颈表面,并进行电磁按摩。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能量针枕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能量针枕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基于基座的能量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基于弹簧的能量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基于弹性橡胶的能量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基于第一固定架的能量针枕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基于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能量针枕具的优选实施例。
[0032]一种能量针枕具,包括面壳100、第一固定架400、多个能量针300、导电罩200和供电模块,所述面壳100包括颈部容纳区域101,所述第一固定架400固设在面壳100的颈部容纳区域101中,所述能量针300布设在第一固定架400上,所述导电罩200覆盖在能量针300上,形成颈部接触面,所述供电模块的电流通过能量针300和导电罩200向外传递。
[0033]具体地,面壳100是能量针枕具的上表面,是用户直接接触的结构;在能量针枕具中,包括头部枕靠区域120和供脖子贴合的颈部容纳区域101,在颈部容纳区域101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架400,将能量针300通过安装在第一固定架400,实现多个能量针300布设在颈部容纳区域101处,形成一个具有产生脉冲电能的区域,为脖子进行脉冲按摩;以及,为了使电流更好覆盖在脖颈表面,在能量针300外侧设置导电罩200,形成与脖颈皮肤接触的颈部接触面,在用户枕在能量针枕具时,特别是脖颈表面贴合导电罩200,供电模块、能量针300、导电罩200和人体形成一个导电回路。
[0034]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肌肉使其收缩,刺激肌肉及肌肉内神经末梢感觉接受器,使得因疲惫或受伤而引起酸痛的肌肉、神经放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得以减轻或舒缓疼
痛。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所述能量针300提供三个优选方案。
[0036]能量针300提供三套较佳方案。
[0037]方案一、参考图3,所述能量针300包括基座312、探针311和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探针311和基座312之间,所述探针311活动限位设置在基座312的腔体内,所述基座312与第一固定架400固设。探针311可在基座312的腔体内上下运动,并且在弹性结构的弹性恢复作用下,探针311可弹性向上顶,通过多个能量针300的缓冲结构,配合导电套,在颈部容纳区域101上形成一个缓冲层,使导电套更符合用户的脖颈表面,更贴合脖颈表面。
[0038]方案二、参考图4,所述能量针300包括探针321和弹簧322,所述弹簧322套设在探针321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321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400上。
[0039]方案三、参考图5,所述能量针300包括探针331和弹性圈332,所述弹性圈332套设在探针331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331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400上。
[0040]方案二和方案三,相对于方案一而言,可以不设置能量针300基座312,通过探头直接与第一固定架400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针枕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包括颈部容纳区域;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设在面壳的颈部容纳区域中;多个能量针,所述能量针布设在第一固定架上;导电罩,所述导电罩覆盖在能量针上,形成颈部接触面;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的电流通过能量针和导电罩向外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针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针包括能量针基座、探针和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探针和能量针基座之间,所述探针活动限位设置在能量针基座的腔体内,所述能量针基座与第一固定架固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针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针包括探针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探针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或者,所述能量针包括探针和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套设在探针的延长杆上,所述探针直接或间接活动限位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针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多个安装座,所述面壳在安装座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缺口,每一所述能量针固设在安装座上,并穿过第一缺口顶出面壳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针枕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迎春高祥安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