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泵组阻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205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提出防爆泵组阻火器,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位于进气端,所述第二本体位于出气端;还包括阻火器支撑结构,所述阻火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对接后套装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对接处的外周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设置阻火器支撑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接缝直接与空气接触,有效降低爆炸范围;同时设置止回结构,将外界与管道进行阻隔,能够防止爆炸时气体外泄以及火苗回流如管道引起更大范围的爆炸,有效提高了阻火效果,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泵组阻火器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提出防爆泵组阻火器。

技术介绍

[0002]防爆阻火器是阻火器的类型之一,用来阻止易燃气体、液体的火焰蔓延和防止回火而引起爆炸。这类阻火器内的阻火层常用不锈钢带或铜镍合金材料压制而成的波纹状,波纹的大小由气体性质和阻止火焰速度决定;因此阻火器对密封性能和稳定性能的要求极高,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阻火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防爆泵组阻火器,通过设置阻火器支撑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接缝直接与空气接触,有效降低爆炸范围;同时设置止回结构,将外界与管道进行阻隔,能够防止爆炸时气体外泄以及火苗回流如管道引起更大范围的爆炸,有效提高了阻火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防爆泵组阻火器,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一主体位于进气端,所述第二主体位于出气端;
[0005]还包括阻火器支撑结构,所述阻火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对接后套装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对接处的外周侧。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卡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所述第一卡接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接,所述第二卡接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
[0008]所述第二本体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
[0009]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1]所述第二连接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本体内设置有止回结构,所述止回结构套装于所述第一主体内。
[0013]进一步,所述止回结构包括止回板、连接杆及挡板,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板及挡板可拆卸连接;
[0014]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一体设置的腔体、连接筒及连接法兰,所述止回板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挡板位于所述连接筒内;
[0015]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连接筒限位结构,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筒限位结构配合。
[0016]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筒限位结构为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上,所述滑动槽的内端与所述腔体不连通,所述挡板与所述滑动槽配合。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阻火器支撑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接缝直接与空气接触,有效降低爆炸范围;同时设置止回结构,将外界与管道进行阻隔,能够防止爆炸时气体外泄以及火苗回流如管道引起更大范围的爆炸,有效提高了阻火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防爆泵组阻火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防爆泵组阻火器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防爆泵组阻火器的阻火器支撑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4为图3所示的阻火器支撑结构的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所示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内部构造及安装于其内的止回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的结构仰视图;
[0025]图7为图2所示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第一主体1;腔体101;连接筒102;连接法兰103;滑动槽104;第一安装槽11;第二主体2;第二安装槽21;阻火器支撑结构3;第一本体31;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第二本体32;第三连接部321;第四连接部322;第一卡接环33;第二卡接环34;止回结构4;止回板41;连接杆42;挡板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7,防爆泵组阻火器,包括:第一主体1及第二主体2,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2连接,所述第一主体1位于进气端,所述第二主体2位于出气端;
[0029]还包括阻火器支撑结构3,所述阻火器支撑结构3包括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所述第一本体31与所述第二本体32对接后套装于所述第一主体1与所述第二主体2的对接处的外周侧;
[0030]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结构相同,阻火器支撑结构3能够对阻火器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爆炸时火势外窜,有效提高安全系数。
[003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7,所述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所述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的卡接处均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环33与第二卡接环34,第一卡接环33与第二卡接环34均为半圆环,所述第一卡接
环33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对接,所述第二卡接环34与所述第二安装槽21对接;
[0032]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的两侧均分别卡接在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12内,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连接缝位于第一本体31与第二本体32对接后形成的空腔内,减小连接缝与外界直接接触;
[0033]同时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的连接可以为法兰、螺栓连接,也可以设置成阶梯对接,具体分别看说明书附图2、说明书附图7。
[0034]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7,所述第一本体3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1与第二连接部312;
[0035]所述第二本体32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321与第四连接部322;
[0036]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2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12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22可拆卸连接。
[0037]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

图7,所述第一连接部31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21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
[0038]所述第二连接312与所述第四连接部322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
[0039]使用螺栓连接更加稳定,拆卸和安装也更加方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爆泵组阻火器,包括:第一主体及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连接,所述第一主体位于进气端,所述第二主体位于出气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火器支撑结构,所述阻火器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对接后套装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对接处的外周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泵组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卡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所述第一卡接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接,所述第二卡接环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对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泵组阻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锦世汇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