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口体的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956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口体的电动吸尘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在底面具有吸入口(P)的吸口壳体(210)和与产生吸引力的吸尘器主体(1)连通并吸入尘埃的吸口接头(213)。在吸口壳体(210)的内部具备将吸入口(P)和接头部(213)连通的内部流路(S),在比所述内部流路(S)靠上侧且比吸入口靠后部具备发光灯(260)。侧且比吸入口靠后部具备发光灯(260)。侧且比吸入口靠后部具备发光灯(2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口体的电动吸尘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示出了在吸入口的前方配置有发光灯的吸口体。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548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动吸尘器中,由于在吸入口的前方配置有发光灯,因此存在吸口体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变大,无法实现电动吸尘器的小型化这样的不良情况。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口体的电动吸尘器。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口壳体,其在底面具有吸入口;以及接头部,其与产生吸引力的吸尘器主体连通并吸入尘埃,在吸口壳体的内部具备连通吸入口和接头部的内部流路,在比所述内部流路靠上侧且比所述吸入口靠后部具备发光灯。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以及具备该吸口体的电动吸尘器。
[0013]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收纳于支承台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分解图。
[0016]图3是从左侧观察图2的状态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俯视图。
[0019]图6是图5的VI

VI线剖视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解除按钮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解除按钮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0022]图9是从右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0023]图10是从左侧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侧视图。
[0024]图11是图10的XI

XI线剖视图。
[0025]图12是图10的XII

XII线剖视图。
[0026]图1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上连接有附属品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7]图14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支承台的立体图。
[0028]图1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及支承台的侧视图。
[0029]图16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以杆式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地面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0030]图17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中以杆式状态的电动吸尘器对较高的场所进行吸尘时的使用方式图。
[0031]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口体的俯视图。
[0032]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口体的仰视图。
[0033]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口体的侧视图。
[0034]图2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吸口体的上壳卸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5]图22是图18的XXI

XXI线剖视图。
[0036]图23是图22的XXII详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8]图1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收纳于支承台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9]如图1所示,电动吸尘器100能够变更为手持状态、杆式状态等各种使用方式来进行吸尘。收纳电动吸尘器100的支承台70是以将延长管300(附属品)和标准吸口体200(附属品)连接的杆式状态收纳于电动吸尘器100的支承台,构成为具备基座部71和支架部72。另外,电动吸尘器100能够连接使用均未图示的小型吸口(附属品)、扫帚型吸口(附属品)、延长软管(附属品)等。此外,标准吸口体200是通过马达使刷旋转的动力刷式的吸口体。
[0040]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吸尘器的分解图。在图2以下的附图中,适当地示出从吸尘器主体1观察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
[0041]如图2所示,电动吸尘器100构成为具备吸尘器主体1、集尘盒2(集尘装置)、蓄电池3、气密保持部件90。
[0042]吸尘器主体1构成为具备主体部10、马达壳部11、手柄部12。
[0043]主体部10形成有连接延长管300、标准吸口体200(参照图1)等的连接口10a(吸引口)。该连接口10a由与主体部10、马达壳部11、手柄部12等同样的树脂成型。另外,连接口10a具有大致圆形的开口,朝向前方形成。另外,在连接口10a,能够连接作为附属品的所述延长管300、标准吸口体200、小型吸口(未图示)、扫帚型吸口(未图示)等(以下,有时也统称为附件)。在连接口10a中内置有与电路基板50(参照图6)电连接的端子(未图示),在连接有标准吸口体200等马达驱动的附属品的情况下,电连接并通过马达使刷旋转。
[0044]另外,在主体部10拆装自如地安装有集尘盒2,并且具备将从连接口10a吸入的含有尘埃的空气送入集尘盒2的导入管14(参照图3)。
[0045]在马达壳部11中内置有电动鼓风机40(参照图6)和电路基板50(参照图6)。另外,
在马达壳部11的前表面形成有吸入由集尘盒2集尘后的清洁空气的圆形的吸入口(未图示)。
[0046]手柄部12设置在主体部10的后侧,具有形成为大致L字状的把持部12a。该把持部12a具有在前后方向以越靠后侧越逐渐变高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把持部12a1以及在大致上下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二把持部12a2。另外,把持部12a的第二把持部12a2从第一把持部12a1的后端朝向大致下方延伸。第一把持部12a1位于比第二把持部12a2靠前侧。第二把持部12a2以上部相对于上下方向朝向前方的方式稍微倾斜。另外,第一把持部12a1和第二把持部12a2为大致棒状且连续地形成。这样,无论是第一把持部12a1还是第二把持部12a2均分别构成为直线状,由此使用者容易识别把手的位置。另外,由于第一把持部12a1与第二把持部12a2以接近直角的角度折弯的方式连接,因此在把持第一把持部12a1时,手不容易向第二把持部12a2偏移,反之,在把持第二把持部12a2时,手不容易向第一把持部12a1偏移。
[0047]第一把持部12a1以在前后方向越靠后侧越逐渐变高的方式延伸。因此,容易将手伸入间隙12c(参照图6)。
[0048]另外,在手柄部12的第一把持部12a1的上表面设置有操作按钮1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其特征在于,具备:吸口壳体,其在底面具有吸入口;以及接头部,其与产生吸引力的吸尘器主体连通并吸入尘埃,在吸口壳体的内部具备连通吸入口和接头部的内部流路,在比所述内部流路靠上侧且比所述吸入口靠后部具备发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的吸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壳体由形成外廓和内部流路的至少2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在至少1个部件具备所述发光灯的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谷辽板垣庆太横田雅瑛伊藤则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