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95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包括GNSS天线、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
,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安全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土石坝、面板堆石坝以及库区边坡的表面变形监测是大坝及边坡安全监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对整个水利水电枢纽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变形监测仪器在测量精度、方便适用、自动化等方面都有持续的改进,如测量机器人技术与GNSS技术也开始逐步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中。
[0003]测量机器人技术主要由测量系统、系统组网以及远程传输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机器人与棱镜,测量机器人技术可实现在水平面360
°
与竖面180
°
范围内对目标进行快速的判别、锁定、照准及测量。测量机器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减少了人工观测对最终结果的影响,为表面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技术手段。
[0004]GNSS的英文全称为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中文全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技术通过测量多颗已知位置的卫星到GNSS接收机间的距离,综合分析计算出GNSS接收机的具体位置。GNSS观测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全天候以及测点之间无需通视等优点。随着GNSS接收机硬件性能和软件处理技术的提高,近年来GNSS定位技术已在大坝变形监测与精密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0005]目前常用的测量机器人测量系统主要由测站、已知坐标的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点也称为监测网点。为对仪器进行保护,通常需要在测站位置设置观测房,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施工复杂,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库区往往难以实施;另外,测站需要根据参考点位置计算起算点坐标,因此观测房位置必须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这使得测站的选点、布置难度进一步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
[0007]该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包括GNSS天线、360
°
棱镜、支撑杆、保护罩、测量机器人、仪器安装墩、保护箱、GNSS接收机和蓄电池;所述的测量机器人和支撑杆安装于仪器安装墩的顶部;所述的测量机器人由全站仪和数据传输及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GNSS天线安装于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的360
°
棱镜设置于GNSS天线的正下方;所述的保护罩用于罩住测量机器人从而对测量机器人进行保护;所述的保护箱设置于仪器安装墩的旁边,所述的保护箱的内部设置有GNSS接收机和蓄电池;所述的GNSS接收机与GNSS天线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用于给测站供电。
[0008]该测站通过GNSS天线和GNSS接收机成的GNSS系统可以获取测站的起算点坐标,使得观测测量过程简单,测量范围广,大大简化了测站的结构;测量机器人由全站仪和数据传输及控制系统构成,可进行远程控制,对库区边坡大坝的表面测点坐进行自动观测,并将结果传输回后方系统计算得到相应的表面变形;测量机器人在不使用时,可通过保护罩对测
量机器人进行保护;GNSS接收机和蓄电池安装于保护箱内,可有效防止环境因素对GNSS接收机和蓄电池的影响和损坏,延长仪器的寿命,提升测站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横杆,所述的横杆上安装有防雷设备。防雷设备可以保护测站免受雷击造成损坏。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上还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接。太阳能电池板配合蓄电池可为测站供电,保证测站的正常运行,可靠环保。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的保护罩与滑轨配合连接并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升降。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仪器安装墩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的防雨平台,所述的测量机器人安装于防雨平台上。防雨平台可防止安装墩上积水渗水对测量机器人造成损坏。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仪器安装墩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的保护箱设置于基座的侧面。基座的设置使得仪器安装墩更为稳固可牢靠。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GNSS天线和GNSS接收机构成的GNSS系统可以获取测站的起算点坐标,降低对通视条件的要求,有效减小了测站布置选点难度;同时取消观测房结构,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方式,简化施工,减小设备占地面积,大大降低了测站在库区中的施工及布置难度;同时通过保护罩、保护箱、防雷设备以及防水平台对测站的部件及测站整体进行保护,可靠性高;本技术的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提高了测量机器人对库区表面变形监测的适用性与兼容性,同时能满足对库区内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动监测要求,减少了人工观测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安全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的等轴侧视图。
[0016]图2为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测量机器人所在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4为GNSS接收机所在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5为保护箱内部示意图。
[0020]其中:1

GNSS天线;2

360
°
棱镜;3

防雷设备;4

太阳能电池板;5

支撑杆;6

滑轨;7

保护罩;8

测量机器人;9

防雨平台;10

仪器安装墩;11

基座;12

保护箱;13

GNSS接收机;14

蓄电池;15

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的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技术构成限定。实施例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均与附图所示一致。
[0022]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的整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测站的底部设置有基座11,该基座11为混凝土制成的方形台,基座11的侧边设置有保护箱12。基座11的顶部设置有仪器安装墩10,在本实施例中,仪器安装墩10为圆柱形,当然为了保证稳定性,仪器安装墩10的整个底面均在基座11的顶面上。仪器安装墩10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的防雨平台9,在本实施例中,防雨平台9为凸起的方形块;测量机器人8安装在防雨平台9上,该测量机器人8由全站仪和数据传输及控制系统构成。
[002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仪器安装墩10的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杆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5为圆柱形长杆,如图3所示,支撑杆5的底部位于防雨平台9的旁边,支撑杆5的底端到中部设置有竖向的滑轨6,滑轨6靠近防雨平台9及测量机器人8,滑轨6与保护罩7配合连接,保护罩7可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升降,当需要测量时,保护罩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测量机器人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GNSS天线(1)、360
°
棱镜(2)、支撑杆(5)、保护罩(7)、测量机器人(8)、仪器安装墩(10)、保护箱(12)、GNSS接收机(13)和蓄电池(14);所述的测量机器人(8)和支撑杆(5)安装于仪器安装墩(10)的顶部;所述的测量机器人(8)由全站仪和数据传输及控制系统构成;所述的GNSS天线(1)安装于支撑杆(5)的顶部;所述的360
°
棱镜(2)设置于GNSS天线(1)的正下方;所述的保护罩(7)用于罩住测量机器人(8)从而对测量机器人(8)进行保护;所述的保护箱(12)设置于仪器安装墩(10)的旁边,所述的保护箱(12)的内部放置有GNSS接收机(13)和蓄电池(14);所述的GNSS接收机(13)与GNSS天线(1)相连接,所述的蓄电池(14)用于给测站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明毅伍中华李少林於三大彭绍才顾功开郑栋莫中平李念陈盼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