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溶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84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溶气罐,包括水射器、溶气泵、中心出水管与溶气罐,所述水射器、溶气泵及所述溶气罐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溶气罐进水端的水流方向与所述溶气罐的内壁相切,该压力溶气罐溶气效果好,且不会出现填料堵塞的情况。现填料堵塞的情况。现填料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溶气罐


[0001]本技术涉及加压溶气气浮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溶气罐。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压溶气气浮系统中,空气溶入水中,空气中的分子需要先从气相主体分散到气液两相界面的气相侧(气膜层),然后从气液两相界面的气相侧(气膜层)分散到气液两相界面的液相侧(液膜层),再从气液两相界面的液相侧(液膜层)分散到液相主体。其中空气在气膜层和液膜层传质速率是影响加压溶气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气液双膜层的传质速率,通常采用增加界面的紊乱强度(包括湍流和搅拌等)。
[0003]常规的加压溶气罐通过装填各种填料(拉西环、鲍尔环等),然后水流从上而下流经填料表面形成湍急的气液两相界面,来提高溶气罐效率。这种溶气罐在应用于纸浆废水,畜禽养殖、加工废水,等含有较多大颗粒物及纤维状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溶气罐填料堵塞是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加压溶气气浮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溶气罐,溶气效果好,且不会出现填料堵塞的情况。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压力溶气罐,包括水射器、溶气泵、中心出水管与溶气罐,所述水射器、溶气泵及所述溶气罐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所述溶气罐进水端的水流方向与所述溶气罐的内壁相切;
[0007]所述中心出水管一端设置所述溶气罐内并形成有进口,另一端穿出所述溶气罐并与外置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中心出水管与所述溶气罐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口位于所述溶气罐的上部,且所述中心出水管另一端穿出所述溶气罐的底壁与外置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溶气罐与管道连接处位于所述溶气罐的下部。
[0009]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包括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与所述溶气泵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射器的进水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罐上安装有压力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溶气罐上安装有排气阀。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申请通过利用溶气罐与中心出水管围成流道,并将气罐进水端的水流方向与溶气罐的内壁相切,从而使得进入溶气罐内的水能够在沿着流道螺旋流动,以通过旋流流动的方式,加强水流的紊乱强度,强化传质速率,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与水接触,微小气泡的比表面积大,为气液两相提供大量传质界面,空气能够高效溶入水中,以增强溶气效果好,且无需利用填料,有效避免了填料发生堵塞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压力溶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压力溶气罐溶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示:1、水射器;2、溶气泵;3、溶气罐进水端;4、溶气罐;5、中心出水管;6、压力表;7、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18]如图1与图2所示,本申请技术的一种压力溶气罐,包括水射器1、溶气泵2、中心出水管5与溶气罐4,水射器1、溶气泵2及溶气罐4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溶气罐进水端3的水流方向与溶气罐4的内壁相切;
[0019]中心出水管5一端设置溶气罐4内并形成有进口,另一端穿出溶气罐4并与外置收集装置连接,中心出水管5与溶气罐4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
[0020]工作时,空气及水进入水射器1中,经混合通过管道进入溶气泵2中经溶气泵2加压以及被溶气泵2内多级叶轮切割呈微小气泡后,以与溶气罐4的内壁切线方向进入溶气罐4内,水流和微小气泡沿着溶气罐4与中心出水管5围成的流道流动,以通过旋流流动加剧水流紊乱强度,强化传质速率,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与水接触,微小气泡的比表面积大,为气液两相提供大量传质界面,空气高效溶入水中,然后通过进口进入中心出水管5后排出溶气罐4。
[0021]本申请通过利用溶气罐4与中心出水管5围成流道,并将气罐进水端的水流方向与溶气罐4的内壁相切,从而使得进入溶气罐4内的水能够在沿着流道螺旋流动,以通过旋流流动的方式,加强水流的紊乱强度,强化传质速率,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与水接触,微小气泡的比表面积大,为气液两相提供大量传质界面,空气能够高效溶入水中,以增强溶气效果好,且无需利用填料,有效避免了填料发生堵塞的现象。
[0022]作为优选地,本申请中进口位于溶气罐4的上部,且中心出水管5另一端穿出溶气罐4的底壁与外置收集装置连接,溶气罐4与管道连接处位于溶气罐4的下部。
[0023]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水在进入溶气罐4后,水流和微小气泡能够沿着流道螺旋向上流动,以加剧水流紊乱强度,强化传质速率。
[0024]同时为增强溶气效果,本申请还包括回流管道,回流管道一端与溶气泵2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与水射器1的进水端连接,从溶气泵2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有空气的水流将直接通过管道流入溶气罐4中,而剩余部分将直接通过回流管道再次进入水射器1中,由水射器1将其与空气再次混合,从而增加水中的气体比例,从而提高溶气罐4中水流的溶气效率。
[0025]同时为方便使用者观察溶气罐4内压力,本申请在溶气罐4上安装有压力表6,使用者可以通过压力表6直接获知溶气罐4内压力大小。
[0026]同时为避免溶气罐4内压力过高,导致溶气罐4破损,本申请在溶气罐4上安装有排气阀7,以能够及时排出溶气罐4内气体。
[002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
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溶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射器(1)、溶气泵(2)、中心出水管(5)与溶气罐(4),所述水射器(1)、溶气泵(2)及所述溶气罐(4)依次通过管道连接,且溶气罐进水端(3)的水流方向与所述溶气罐(4)的内壁相切;所述中心出水管(5)一端设置所述溶气罐(4)内并形成有进口,另一端穿出所述溶气罐(4)并与外置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中心出水管(5)与所述溶气罐(4)的内壁之间形成供水流通过的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溶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位于所述溶气罐(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辉刘鹏吴恒斌姚瀚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道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