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59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包含一转动件及多个能量转换器。转动件能转动地设于一载具本体及地面之间,能量转换器设置于转动件的外环面并且环绕转动件间隔设置,各能量转换器且具有一移动件及一弹性件。移动件突出于转动件的外环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转动件移动。弹性件设置于移动件及转动件之间,并且驱使移动件远离转动件移动。当转动件转动至一特定角度时,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能量转换器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进而增加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当转动件转动至脱离特定角度时,弹性件驱使移动件远离转动件移动,进而使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转换为载具本体的动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载运工具,尤指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车辆行经颠簸路面时会产生上下弹跳,然而弹跳的动能会被悬吊系统及轮胎转换成热能而无法回收利用,十分可惜。因此,现有技术的载具实有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以回收车辆上下弹跳的动能。
[0004]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包含
[0005]一转动件,其能转动地设于一载具本体及地面之间;
[0006]多个能量转换器,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外环面并且环绕该转动件间隔设置;各该能量转换器具有
[0007]一移动件,其突出于该转动件的该外环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08]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移动件及该转动件之间,并且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09]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一特定角度时,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该能量转换器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进而增加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
[0010]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脱离该特定角度时,该弹性件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进而使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转换为该载具本体的动能
[0011]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包含
[0012]一主体,其设于一载具本体及地面之间;
[0013]一履带,其套设于该主体外,并且能环绕该主体移动;该履带用于带动该载具本体在地面上移动;
[0014]多个能量转换器,其间隔设置于该履带上;各该能量转换器具有
[0015]一移动件,其突出于该履带的外表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16]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移动件及该履带之间,并且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17]其中,当该履带移动而使该能量转换器接触地面时,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该能量转换器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进而增加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
[0018]其中,当该履带移动而使该能量转换器脱离地面时,该弹性件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进而使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转换为该载具本体的动能。
[0019]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用于在一支撑面上转动,该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包含
[0020]一转动件,其能转动地设于一载具本体及地面之间;
[0021]多个能量转换器,其环绕该转动件间隔设置;各该能量转换器具有
[0022]一移动件,其突出于该转动件的外表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23]一线性发电机,其两端分别设置于该转动件及该能量转换器的该移动件,当该移动件移动时,该线性发电机产生电能。
[0024]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一特定角度时,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该能量转换器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进而使该线性发电机产生电能;
[0025]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脱离该特定角度时,该转动件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回收车辆上下弹跳的动能。
[0027]进一步来说,任何可移动的装置运行时,都会受地心引力作用,同时当然也会受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作用。牛顿定律: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那地心引力(重力)的反作用力若能成为车辆往前跑的动力。MG=MA;那G=A。而且加速度够快如果能100%的转换,不用2秒车辆时速就能超过100KM/H。
[0028]目前小轿车马力若140PS,约100KW。若用力学约需要16570KG

M/S的,很艰巨的任务;若用电的可能性较高,而且车辆不会永远用最大马力输出。若能在车辆运行时,让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产生这些功率,以一般机车功率约8KW,电动自行车甚至不到1000W而言,应该很有机会达成。
[0029]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各该能量转换器的该移动件为一板片弹簧(flat spring);该移动件的一端设于该转动件,另一端突出于该转动件的该外环面并且可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
[0030]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各该能量转换器的该弹性件为一螺旋弹簧、一气弹簧或一磁力弹簧。
[0031]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该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具有一流体致动器,其设置于该载具本体及该转动件之间;各该能量转换器形成有一流体室,并且具有一输出单向阀,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流体室及该流体致动器;一输入单向阀,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流体室及该流体致动器;其中,当该能量转换器被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时,该移动件驱使该流体室内的流体经由该输出单向阀流入该流体致动器,进而使该流体致动器驱动该转动件转动;当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时,该移动件驱使该流体致动器内的流体经由该输入单向阀流入该流体室。
[0032]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各该能量转换器内设置有一线性发电机,该线性发电机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转动件及该能量转换器的该移动件,当该移动件移动时,该线性发电机产生电能。
[0033]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各该能量转换器具有一固定件,其内缩于该履带内,并且能相对移动地连接相对应的该移动件。
[0034]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该转动件为一钢圈或一车轮轴。
[0035]进一步而言,所述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中各该能量转换器内设置有一压电晶体装置或压电素子,当该移动件移动时,该压电晶体装置或该压电素子产生电能。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3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38]图3是图2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器的剖视示意图。
[003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40]图5是图4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的能量转换器的剖视示意图。
[004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42]符号说明
[0043]1:重力位能转换装置
[0044]10:转动件
[0045]11:外环面
[0046]20:能量转换器
[0047]21:移动件
[0048]22:弹性件
[0049]1A:重力位能转换装置
[0050]10A:转动件
[0051]20A:能量转换器
[0052]201A:流体室
[0053]21A:移动件
[0054]22A:弹性件
[0055]23A:输出单向阀
[0056]24A:输入单向阀
[0057]25A:固定件
[0058]40A:流体致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转动件,其能转动地设于一载具本体及地面之间;多个能量转换器,其设置于该转动件的外环面并且环绕该转动件间隔设置;各该能量转换器具有一移动件,其突出于该转动件的该外环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一弹性件,其设置于该移动件及该转动件之间,并且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一特定角度时,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该能量转换器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进而增加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其中,当该转动件转动至脱离该特定角度时,该弹性件驱使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进而使该弹性件储存的弹性位能转换为该载具本体的动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能量转换器的该移动件为一板片弹簧;该移动件的一端设于该转动件,另一端突出于该转动件的该外环面并且能朝向或远离该转动件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能量转换器的该弹性件为一螺旋弹簧、一气弹簧或一磁力弹簧。4.根据权利要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具有一流体致动器,其设置于该载具本体及该转动件之间;各该能量转换器形成有一流体室,并且具有一输出单向阀,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流体室及该流体致动器;一输入单向阀,其两端分别连接该流体室及该流体致动器;其中,当该能量转换器被该载具本体的重量下压而使该移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时,该移动件驱使该流体室内的流体经由该输出单向阀流入该流体致动器,进而使该流体致动器驱动该转动件转动;当该移动件远离该转动件移动时,该移动件驱使该流体致动器内的流体经由该输入单向阀流入该流体室。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具的重力位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能量转换器内设置有一线性发电机,该线性发电机的两端分别设置于该转动件及该移动件,当该移动件移动时,该线性发电机产生电能。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添贵王美惠蔡芊宽
申请(专利权)人:王美惠蔡芊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