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50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6
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其矩形箱内依次包含缺氧脱氮区、好氧硝化区、泥水重力分离区、混凝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备
,具体涉及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技术,特别是将活性污泥法、泥膜复合法、空气提升和混凝沉淀技术创新结合于集装箱式装置内,通过结构紧凑化、装置标准化、操作简便化,最终实现低成本污水处理和高效率脱氮除磷二者的有效兼顾。

技术介绍

[0002]污水生化处理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其中,最简便、最高效的AAO(厌氧Anaerobic—缺氧Anoxic—好氧Oxic的缩写简称,亦为A2O)脱氮除磷技术,已经成为城市或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主流。然而,在集装箱式污水处理装备领域,由于体积尺寸的制约,过去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近来大多采用膜

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

Reactor,简称MBR)技术;前者属于生物膜法技术,其出水一般只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B标准;后者属于膜分离与A2O活性污泥法复合技术,以膜组件取代系统末端的二沉池,出水虽能满足当今更高的一级A标准要求,但复杂的系统、相对较高的能耗、依赖外部团队的清洗(在线物理清洗、必须专业化的离线多品类药剂的化学清洗、不同时间段清洗等),以及膜组件老化和结垢堵塞需要更换且费用高昂,因而局限了该技术产品在广大乡镇、分散居民点的低成本使用。
[0003]我们熟知,任何污水处理设施,除了需要一次性建设投资外,在设计寿命期内每天的污水处理,还需要耗电耗药、出渣排泥、人员值班和维修维护等费用来维持正常运转,因此,污水处理永远无法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况且,污水处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出水要持续稳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绝非易事。事实上,由于乡村较低的薪酬对污水处理专业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污水处理日常运维费用又无长期可靠的来源,加上小型污水处理没有规模效应可言,致使许多造价昂贵、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企的处理设施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使得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0004]为此,迫切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脱氮除磷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能长期稳定运行、综合成本低、采购制作造价低、结构紧凑化、装置标准化、操作简便化、运输安装便利化、日常检修维护工作量小的集装箱式污水深度处理装备,以符合当今广大乡村污水处理的实际需要,以应对乡村环保专业人才难觅、环保资金短缺的现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切实做到低成本污水处理和高效率脱氮除磷二者兼顾,为水环境保护减轻各方的财政经济压力,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总体的,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包括集装箱式矩形箱体1,以及箱内带孔洞的直隔板11、12和斜隔板13、14共四块隔板将空间按顺序分隔成的缺氧脱氮区2、
好氧硝化区3、泥水重力分离区4、混凝反应

斜管沉淀区5、接触消毒区6共五大功能区组成。箱内各区由孔洞、管道及组件、集水槽等连通。箱外经预处理后的污水,从进水管7进入箱内首端缺氧脱氮区2,依序进行生化物化深度处理、空气提升循环及加药过程,所产剩余污泥经大口排泥管23排出,最后,清水经与箱体末端相连的流量计35计量后排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缺氧脱氮区2为矩形箱体1与第一直隔板11合围的矩形空间,该区的上部起端有污水进水管7、底部有空气搅拌管8,并根据进水情况酌定在上半部是否设置半软性密型生物填料16;该搅拌管为2根平行的空气搅拌管8,且该2根搅拌管轮流间歇使用,即轮流间歇启闭该搅拌管连接的压缩空气管路所一一对应的电磁阀/电动阀进行短促空气搅拌;
[0009]所述好氧硝化区3为第一直隔板11与第二直隔板12两者之间的矩形空间,该区的底部有微孔曝气装置20,并根据进水情况酌定在上半部是否设置半软性稀型生物填料17,该区的末端有点式气提装置9用于回流硝化液至缺氧区,还有竖直导流方管21用于出水到下一区域;该点式气提装置9的出口连接硝化液回流管18,该硝化液回流管18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脱氮区2的上层起端贴近水面处;
[0010]所述泥水重力分离区4为第二直隔板12与第三斜隔板13两者之间的半Y形空间,该区的底部有大口排泥管23;水深中部偏上位置有纵向水平的H形气提装置10用于回流悬浮污泥至缺氧区,该H形气提装置10的出口连接悬浮污泥回流管18

,该悬浮污泥回流管18

的另一端延伸至缺氧脱氮区2的上层起端贴近水面处;该区的水面中间上方位置,设有药剂投加口24,该投加口下方水面处设有集水管/槽25,且与更下方的管式混合器26呈T形相连,并继续向下穿越斜隔板13进入混凝反应

斜管沉淀区5,然后经L形管道与布水穿孔管28相连;
[0011]所述混凝反应

斜管沉淀区5为第三斜隔板13与第四斜隔板14两者之间的S形折板空间,该区的底部两侧有穿孔排泥管27、底部中间有布水穿孔管28,中部有污水专用型斜管/斜板填料29,水面处有均匀集水的清水集水槽30;该布水穿孔管28为水平设置,其布水孔口均朝下,其管道中心线距离底板高度150mm~350mm,且该穿孔管28的口径大于管式混合器26的口径;
[0012]所述接触消毒区6为第四斜隔板14与矩形箱体1合围的梯形空间,该区有3块或5块竖向隔板32,用于将接触消毒区6的容积分为4等份或6等份,该区起端顶部还有消毒剂装置/投加点31,末端水面处有清水出水堰34,该出水堰的出口通过管道管件连接至箱体外,最后在箱体外与出水流量计35相连;所述竖向隔板32的第1块第3块,或第1块第3块第5块隔板的底部中心左侧,开有过水孔洞33。
[0013]所述空气搅拌管8、点式气提装置9、H形气提装置10所需的压力空气源,均与好氧硝化区3顶外的空气管道19相接;所述微孔曝气装置20亦接自该空气管道19;所述空气管道19与箱外的曝气鼓风机通过管道相连。
[0014]所述缺氧脱氮区2、好氧硝化区3、泥水重力分离区4形成第一水面,所述混凝反应

斜管沉淀区5为第二水面,所述接触消毒区6为第三水面,此三个水面的高度依次下降,成为水流从进水管7流向出水堰34的持久动力。
[0015]所述第一水面高于第二水面250mm~400mm,第二水面高于第三水面200mm~350mm。
[0016]上述各组件部件,以焊接和/或法兰连接为主要连接方式,按照设定的平面位置和
高度位置进行有效连接,最终制造成具有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功能的装置整体。
[0017]本专利技术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0018]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鉴于集装箱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容积十分有限,考虑日常操作的便利性和防止内部淤积堵塞,一般来讲,污水在进入集装箱式箱体之前,必须经过箱体之外的预处理,通常包括格栅拦渣、调节池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矩形箱体1及箱内依次连接的缺氧脱氮区2、好氧硝化区3、泥水重力分离区4、混凝反应

斜管沉淀区5、接触消毒区6共五个功能区组成,各区依序由带孔洞的直隔板11、12和斜隔板13、14隔开,并由隔板上相应的孔洞连通。所述缺氧区2的首端上部有污水进水管7,消毒区6的末端上部有清水出水堰34。所述好氧区3的顶外有空气管道19,其一端与箱外的曝气鼓风机连接,另一端与好氧区3底部的微孔曝气装置20连接;此外,该管道还连接3根供气支管,分别接缺氧区2的空气搅拌管8、好氧区3末端的点式气提装置9、泥水分离区4中部的H形气提装置10。所述缺氧区2、好氧区3、泥水分离区4形成第一水面,斜管沉淀区5为第二水面,消毒区6为第三水面,此三个水面的高度依次下降。2.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脱氮区2的底部设有2根水平平行的空气搅拌管8,该2根搅拌管轮流间歇使用,即轮流间歇启闭该搅拌管连接的压缩空气管路所一一对应的电磁阀/电动阀进行空气搅拌。3.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贤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辰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