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49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包括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两个定位块和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的顶部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的相对端分别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流速检测设备。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两个定位块、信号传输器和风力发电机构的配合使用,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利用隧道内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流速带动风力发电机构工作,从而实现自主发电,解决了现有不能自主发电的问题,该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具备自主发电的优点。具备自主发电的优点。具备自主发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安全一体化感应装置
,尤其涉及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安全一体化感应装置,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般都是往如何更好的感应和如何更方便使用者使用这些方面进行优化,往往忽略了是否能够很好的自主发电,隧道安全一体化感应装置具有,感应的效果更好和更方便使用者使用,但是有一定的限制,在正常使用时,内部需要长时间的供电,造成资源浪费,不能够很好的自主发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具备自主发电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不能自主发电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包括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两个定位块和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的顶部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的相对端分别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流速检测设备。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机构包括两个能量转换器,两个旋转杆,两个流体旋转器、两个连接导线和电能储存装置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后侧与外壳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两个连接导线远离电能储存装置的一端分别于能量转换器电性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的后侧与外壳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的前侧均与旋转杆的外表面配合使用,两个旋转杆的前侧依次贯穿外壳和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并延伸至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两个旋转杆的前侧均与流体旋转器的后侧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流体旋转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外形呈条形。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精密轴承,所述精密轴承嵌设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前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位于外壳内壁的左侧,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冷却器配合使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流速检测设备包括配合块、配合槽和流速检测设备,所述配合槽开设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的顶部,所述配合块的外表面与配合槽的内壁配合使
用,所述配合块的顶部与流速检测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流速检测设备的前侧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位于流速检测设备前侧的中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两个定位块、信号传输器和风力发电机构的配合使用,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利用隧道内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流速带动风力发电机构工作,从而实现自主发电,解决了现有不能自主发电的问题,该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具备自主发电的优点。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车跑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带动流体旋转器旋转,在流体旋转器旋转的同时带动旋转杆,同时利用能量转换器将旋转的动能转换成电能,通过连接导线传输到电能储存装置的内部进行储存,这样就能够实现很好的自主发电。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凸块,这样就能够增大流速的承受,使流体旋转器的旋转效果更好,同时发电的效果也更好。
[0015]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精密轴承,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对于旋转杆的支撑,同时也能够使旋转杆的旋转效果更好。
[0016]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器和通风口的配合使用,这样就能够使散热的效果更好。
[0017]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消音孔,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消除内部产生的噪声。
[0018]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配合槽,这样就能够实现与流速检测设备底部固定安装的配合块配合使用,从而使流速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更好。
[0019]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显示屏,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观看不用车辆产生的不同流速,也能够根据流速的大小,来判定车辆是否超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速检测设备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合槽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构细化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孔示意图。
[0021]图中:1、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2、定位块;3、信号传输器;4、风力发电机构;41、能量转换器;42、旋转杆;43、流体旋转器;44、电能储存装置;45、外壳;46、连接导线;5、流速检测设备;51、配合块;52、配合槽;53、流速检测设备;6、凸块;7、精密轴承;8、冷却器;9、通风口;10、消音孔;11、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包
括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两个定位块2和信号传输器3,信号传输器3的顶部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2的相对端分别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4,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流速检测设备5。
[0025]参考图5,风力发电机构4包括两个能量转换器41,两个旋转杆42,两个流体旋转器43、两个连接导线46和电能储存装置44和外壳45,外壳45的外表面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电能储存装置44的后侧与外壳4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电能储存装置4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导线46电性连接,两个连接导线46远离电能储存装置44的一端分别于能量转换器41电性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41的后侧与外壳4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41的前侧均与旋转杆42的外表面配合使用,两个旋转杆42的前侧依次贯穿外壳45和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并延伸至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两个旋转杆42的前侧均与流体旋转器43的后侧固定连接。
[002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利用车跑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带动流体旋转器43旋转,在流体旋转器43旋转的同时带动旋转杆42,同时利用能量转换器41将旋转的动能转换成电能,通过连接导线46传输到电能储存装置44的内部进行储存,这样就能够实现很好的自主发电。
[0027]参考图4,流体旋转器4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凸块6,凸块6的外形呈条形。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凸块6,这样就能够增大流速的承受,使流体旋转器43的旋转效果更好,同时发电的效果也更好。
[0029]参考图5,旋转杆4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包括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两个定位块(2)和信号传输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器(3)的顶部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定位块(2)的相对端分别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风力发电机构(4),所述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流速检测设备(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隧道安全行车用一体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构(4)包括两个能量转换器(41),两个旋转杆(42),两个流体旋转器(43)、两个连接导线(46)和电能储存装置(44)和外壳(45),所述外壳(45)的外表面与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44)的后侧与外壳(4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电能储存装置(4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连接导线(46)电性连接,两个连接导线(46)远离电能储存装置(44)的一端分别于能量转换器(41)电性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41)的后侧与外壳(45)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两个能量转换器(41)的前侧均与旋转杆(42)的外表面配合使用,两个旋转杆(42)的前侧依次贯穿外壳(45)和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并延伸至一体化感应设备本体(1)的前侧,两个旋转杆(42)的前侧均与流体旋转器(43)的后侧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彬徐广衍李侠李明辉李成新刘晨光邓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