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090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包括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该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通过设置由分布式循环水泵、无线压力传感器、远传系统、远程数据管理系统,设置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控制平台,平台可根据室外热负荷变化,自动调整水泵运行频率,进行变流量调节,防止二级网的水力失调,保证分配式输送系统可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了供热效率。高了供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系统
,具体为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中供热不断发展,集中供热面积不断增加,老城区主管网设计年代较早,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原管网无法满足运行需求,而且老城区一般建筑较为密集,管网改造困难或不具备条件。实际运行效果较差,水力失调严重,为满足最不利站的运行需求,提高主循环水泵扬程,造成管网运行压力较高与能源的浪费。
[0003]采用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有效改善一次网水力工况,各热网子站根据实际运行要求调节分布式水泵运行参数,解决老旧管网局部运行阻力大、水力失调严重等问题;二是可以有效降低热源主循环水泵的扬程,减小水泵装机容量,并带来显著的节电效果,同时可显著降低管网整体运行压力。因此,近年来,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成为集中式供热输配环节效能提升的重要方向。目前,分布式输配供热系统,多局限于热源、一级网、热力站之间应用。在二级网、热入口(楼栋)、室内热用户系统上,基本还是维持传统的输送方式。这样,二级网(热力站)的循环水泵,还是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设置,二级网的近段热用户,照样存在超量的资用压头,二级网的水力失调依然存在。为此,解决二级网水力平的手段,依然是加装各类调节阀,实行节流式调节,至今,分布式输配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还没有在二级网和热户系统上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包括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分布式输配系统方案的确定;分布式输配系统设计原则;所述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由分布式循环水泵、无线压力传感器、远传系统、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组成,所述远传系统通过运营商的4G网络、高可靠的LORA技术以及基于站内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收集所有控制设备和传感设备的数据信息,然后通过GPRS、3G、4G、VPN或宽带等方式将数据统一送入监控平台,远程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区域内所有小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存储以及显示。
[0006]所述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的上位机系统采用B/S架构或C/S架构,数据全部存入数据库系统,数据展示采用网页形式,配合多种图形、曲线等直观显示,并且可以在其他电脑不
安装任何软件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凭借相应的用户名密码查看相关数据。
[0007]优选的,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零压点的确定具体为:在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的水压图中,主干线的供水压线和回水压线存在交点,交点后供水压力低于其对应回水压力。
[0008]优选的,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具体为:所述分布式水泵根据其承担的循环流量和扬程来选型,流量根据水泵承担的供热面积及热指标确定,扬程以零压点为计算起点,根据水泵需克服的主干线及支线的循环阻力确定。
[0009]优选的,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运行调节具体为:研发先进的基于水泵变频调速优化运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确保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0010]优选的,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中零压点的确定具体为:全网分布式输配系统中,热源主循环水泵之只承担热源内部的热媒循环,而外部的循环流量由分布式用户泵提供,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管网中间或其他部位。
[0011]优选的,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具体为:分布式水泵的选型需确定其流量和扬程,流量根据用户热指标及面积确定,扬程以零压点为起点,主干线及支线的压力损失和确定。
[0012]优选的,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中运行调节具体为:一级网供热调节过程中,根据室外温度不同通常采用质量并调的方式。
[0013]优选的,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中分布式输配系统方案的确定具体为:采用Geopipe水力计算软件进行管网建模模拟计算,通过多工况模拟分析,确定水泵选型参数,根据特兰根定律:其中:G
i

供热系统各管段流量,t/h;ΔH
i
供热系统各管段的压降损失;η

水泵效率;N0‑
由特兰根定律计算的循环水泵理论总功率,kW;N循环水泵总功率,Kw。
[0014]优选的,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中分布式输配系统设计原则具体为:分布式水泵的选型:分布式水泵流量、扬程的选择时需满足多种工况下的要求;水泵出口阀门设置:在变频多泵组合运行中,水泵工作特性曲线与管网阻力曲线也是随时变化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水泵工作点的变化,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水泵出口止回阀设置;管线的旁通状态:整个管路运行时,要保证任何主管线或分支管线的旁通网要处于关闭状态。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通过设置由分布式循环水泵、无线压力
传感器、远传系统、远程数据管理系统,设置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控制平台,平台可根据室外热负荷变化,自动调整水泵运行频率,进行变流量调节,防止二级网的水力失调,保证分配式输送系统可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了供热效率。
[0016]2、该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远程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网络、高可靠的LORA技术以及基于站内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收集所有控制设备和传感设备的数据信息,然后通过GPRS、3G、4G、VPN或宽带等方式将数据统一送入监控平台,保证了数据可快速反馈,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另外数据采用网页进行展示,用户可登录系统进行查看,更加真实透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布式泵设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布式泵设计方案的水压图;图4为传统设计方案水压图;图5为改造前水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改造后水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流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与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包括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分布式输配系统方案的确定;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所述全网分布式输配方案包括:零压点的确定;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运行调节;分布式输配系统方案的确定;分布式输配系统设计原则;所述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由分布式循环水泵、无线压力传感器、远传系统、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组成,所述远传系统通过运营商的4G网络、高可靠的LORA技术以及基于站内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收集所有控制设备和传感设备的数据信息,然后通过GPRS、3G、4G、VPN或宽带等方式将数据统一送入监控平台,远程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区域内所有小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存储以及显示。所述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的上位机系统采用B/S架构或C/S架构,数据全部存入数据库系统,数据展示采用网页形式,配合多种图形、曲线等直观显示,并且可以在其他电脑不安装任何软件的条件下直接通过浏览器登陆系统,凭借相应的用户名密码查看相关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零压点的确定具体为:在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的水压图中,主干线的供水压线和回水压线存在交点,交点后供水压力低于其对应回水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具体为:所述分布式水泵根据其承担的循环流量和扬程来选型,流量根据水泵承担的供热面积及热指标确定,扬程以零压点为计算起点,根据水泵需克服的主干线及支线的循环阻力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供热管网水力平衡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网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建立中运行调节具体为:研发先进的基于水泵变频调速优化运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确保分布式供热输配系统稳定、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陈正鹏张帅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临汾市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