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34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机。包括头带、耳罩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连接件,与头带连接并穿设在耳罩中;转动件,位于耳罩内,转动件的中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且与耳罩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部,两个固定部位于转动件的两侧并与转动件转动连接;及弹簧,一端与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转动件连接;当耳罩受到外力朝向远离人耳的方向运动时,弹簧储存能量以使耳罩在外力撤销后发生自动回弹。如此可以简化耳机的结构,同时,弹簧储存能量并阻碍耳罩远离人耳运动,使得耳罩能形成自动靠近人耳运动的回弹效果,确保耳罩跟人耳之间形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贴紧力。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贴紧力。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贴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头戴耳机通常包括头带、耳筒和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在头戴和耳筒之间,耳筒通过旋转机构相对头带产生转动,使得耳筒靠近或远离人耳,从而合理调整耳筒相对人耳的佩戴位置,保证头戴耳机使用的舒适性。但是,对于传统的头戴耳机,通常存在结构较为复杂的缺陷,导致难以实现头戴耳机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简化耳机的结构。
[0004]一种耳机,包括头带、耳罩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0005]连接件,与所述头带连接并穿设在所述耳罩中;
[0006]转动件,位于所述耳罩内,所述转动件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07]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耳罩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转动件的两侧并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及
[0008]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当所述耳罩受到外力朝向远离人耳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弹簧储存能量以使所述耳罩在外力撤销后发生自动回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线径为0.5mm至0.7mm。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套筒部和配合轴,所述套筒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套筒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配合轴,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配合轴转动配合。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围成供所述套筒部安装的安装空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套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抵接部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时,所述连接部运动到极限位置以停止靠近所述抵接部运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卡柱,所述转动件还包括与所述配合轴间隔设置的第二卡柱,所述第二卡柱设置在所述抵接部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卡柱和所述第二卡柱。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轴上设置有凸块,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抵接时,所述凸块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抵接部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凸块与所述固定件抵接时,所述连接部运动到极限位置以停止远离所述抵接部运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件穿设在所述通孔中,所述转动件具有界定所述通孔边界的内弧面和内平面,所述内平面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内弧面之间;所述连接件具有外弧面和外平面,所述外平面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外弧面之间;所述内弧面的形状与所述外弧面的形状相适配并相互接触,所述内平面的形状与所述外平面的形状相适配并相互接触。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耳罩内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耳罩的连接处密封,所述转动件被密封在所述密封盖和所述耳罩所围成的腔体内。
[001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鉴于转动件的中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转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固定件转动连接,当转动件和固定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时,最终确保耳罩靠近或远离人耳运动。该旋转机构的转动件的数量为一个,如此可以减少转动件使用的数量,简化耳机的结构,降低耳机的体积和重量,有利于提高耳机的小型化和轻型化设计。同时可以减少对转动件进行密封的密封结构的数量,进一步简化耳机的结构。同时,在耳罩通过外力远离人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储存能量并阻碍耳罩远离人耳运动,当作用在耳罩上的外力撤销后,弹簧储存的能量被释放而使耳罩发生自动回弹,即使得耳罩能形成自动靠近人耳运动的回弹效果,确保耳罩跟人耳之间形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贴紧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去除连接件后于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的第一示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的第二示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所示耳机中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6所示旋转机构的第一示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6所示旋转机构的第二示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9]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耳机10包括头带20、左耳筒31、右耳筒32和旋转机构40。头带20、左耳筒31和右耳筒32的数量均为一个,旋转机构4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旋转机构40连接在头带20的一端和左耳筒31之间,另外一个旋转机构40连
接在头带20的另一端和右耳筒32之间。头带20箍设在人体的头顶而对整个耳机10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左耳筒31和右耳筒32两者用于发出声音,左耳筒31贴紧人体的左耳,右耳筒32贴紧人体的右耳。通过设置旋转机构40,使得左耳筒31和右耳筒32可以相对头带20产生转动,从而远离或靠近人耳。左耳筒31和右耳筒32两者均包括耳罩30和发音器30c,耳罩30开设有收容腔30a和贯穿孔30b,收容腔30a的口径远远大于贯穿孔30b的口径,发音器30c固定在耳罩30的收容腔30a之内并产生声音,耳罩30紧贴人耳。旋转机构40包括连接件100、固定件200和转动件300、弹簧400(见图5)和密封盖500。
[0030]参阅图2、图6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100与贯穿孔30b配合而穿设在耳罩30中,连接件100的一端与头带20连接,连接件100的另一端可以为自由端。固定件200收容在耳罩30的收容腔30a之内,固定件200包括固定部210和连接部220,固定部210的数量为两个,连接部220的数量为一个。两个固定部210相互间隔设置,固定部210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采用胶接连接等非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两个固定部210分居连接件100的相对两侧,两者可以大致相对连接件100对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耳罩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连接件,与所述头带连接并穿设在所述耳罩中;转动件,位于所述耳罩内,所述转动件的中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包括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耳罩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转动件的两侧并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及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连接;当所述耳罩受到外力朝向远离人耳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弹簧储存能量以使所述耳罩在外力撤销后发生自动回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线径为0.5mm至0.7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套筒部和配合轴,所述套筒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且所述套筒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配合轴,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配合轴转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围成供所述套筒部安装的安装空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套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抵接部运动的过程中,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圆保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