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警示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96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警示地砖,包括:铺设于地面上的地砖本体,其表面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踩踏面板,设于本体表面上,并设有荧光警示标识层;压电陶瓷片,设于第一腔室中,并通过弹性发泡橡胶条与踩踏面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电光源回路,设于第二腔室中,并设有充电电池和LED灯;开关电路板,设于第二腔室中,并设有分别耦接电光源回路和压电陶瓷片的开关控制电路;通过压电陶瓷片感知由发泡橡胶条传递的来自踩踏面板上的踩踏压力所产生的信号,触发开关控制电路将电光源回路导通,使LED灯得电产生外露的警示性发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及使用成本低廉,警示效果明显,经久耐用,适于在电力系统广为推广使用。经久耐用,适于在电力系统广为推广使用。经久耐用,适于在电力系统广为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警示地砖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警示地砖。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电缆经常需要在城市人行道路或广场的地面下方穿越埋设。但出于美观及保障行走通畅考虑,在现有的埋设电缆上覆盖用于通行的地砖后,往往难以竖立明显的电力标识,这样对市政施工需要的外力开挖就缺少明显的警示功能,造成电缆被意外挖断导致断电的事故时有发生。
[0003]为避免此类情况频发,保证城市供电安全可靠性,有必要设计一种适于在城市人行道路或广场上应用,不会影响行人通过且具有明显警示功能的地砖装置,力求可以降低电缆被意外挖断事故的发生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警示地砖。
[0005]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0006]地砖本体,其表面上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地砖本体被配置为与市政用地砖一起铺设于地面上,并覆盖于地面下埋设的电力电缆上方;
[0007]踩踏面板,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上方的所述地砖本体表面上,所述踩踏面板表面上设有荧光警示标识层;
[0008]压电陶瓷片,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通过弹性发泡橡胶条与所述踩踏面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09]电光源回路,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电光源回路设有充电电池和LED灯;
[0010]开关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开关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分别耦接所述电光源回路和所述压电陶瓷片;
[0011]其中,通过所述压电陶瓷片感知由所述发泡橡胶条传递的来自所述踩踏面板上的踩踏压力所产生的信号,触发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光源回路导通,使所述LED灯得电产生外露的警示性发光。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设有场效应晶体管,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耦接所述压电陶瓷片,所述场效应晶体管通过源极和漏极连接在所述电光源回路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地砖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一平台,用于支撑踩踏面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的台面与所述地砖本体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踩踏面板的厚度对应。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通过凹槽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发泡橡胶条穿过所述第一腔室与悬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的所述踩踏面板的下表面相接触。
[0017]进一步地,所述踩踏面板包括磨砂钢化玻璃踩踏面板。
[0018]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当有人踩踏到地砖的踩踏面板时,通过重力压迫压电陶瓷片,促使其发出一个脉冲电压信号而触发开关电路板上的场效应晶体管导通,使LED灯珠发出短暂闪光,可以警示人们注意,特别是在夜间可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0020](2)可通过在踩踏面板上印刷“下有电缆”,“严禁挖掘”等文字及箭头等荧光标识,在白天和黑夜都能起到明示的提醒作用。
[0021](3)在踩踏面板与压电陶瓷片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发泡橡胶按压条,可以将来自踩踏面板的微小压力传递至压电陶瓷片,有效缩小了踩踏面板的变形下压行程,提高了触发场效应晶体管导通的灵敏度。
[0022](4)采用压电陶瓷片作为触发电路导通的元件,不仅简化了控制电路,而且还具有不触发时电路几乎不耗电的优点。
[0023](5)设置第一平台用于支撑踩踏面板,使得踩踏面板放置在地砖本体上时与地砖本体的上表面相平齐,防止对过往行人的行走造成阻碍。
[0024](6)地砖本体外形尺寸可设计与现有市政地砖保持一致,可以地砖方式直接铺设于地面上,并可以方便互换,对行人通行不会造成妨碍,并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与周围环境保持了和谐统一。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力警示地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地砖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电光源组件的结构分解状态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力警示地砖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1]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电力警示地砖,可包括地砖本体1,踩踏面板5,以及电光源组件2等几个主要结构组成部分。
[0032]其中,地砖本体1可采用与常规市政用的地砖相同的外形尺寸,因而可像地砖那样与常规地砖一起直接铺设于地面上,并覆盖于地面下埋设的电力电缆的上方。这样,地砖本体即可与常规地砖一起形成地面道路等的表面支撑。
[0033]踩踏面板5设于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上;并且,在踩踏面板5的上表面上还设有荧光警示标识层。
[0034]电光源组件2设于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上,并位于踩踏面板5的外侧。电光源组件2可包括供电单元3和电光源4,供电单元3和电光源4都露出于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
[0035]请参阅图2。地砖本体1具有中空的腔体10。腔体10可用于容纳压电单元24(参考图5)和电光源组件2。
[003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腔体10可设置为两个腔室,包括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其
中,第一腔室8设置位于踩踏面板5的下方位置上,可用于容纳压电单元24;第二腔室9设置位于踩踏面板5以外的位置上,可用于容纳电光源组件2等。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9之间可通过凹槽11形成连通,凹槽11可用于容纳压电单元24与电光源组件2之间的连接走线。
[003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上可设有内凹的第一平台6;第一平台6可用于支撑踩踏面板5。进一步地,第一平台6的台面与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与踩踏面板5的厚度对应,可使得踩踏面板5放置在地砖本体1上并容于第一平台6上时,踩踏面板5的上表面与地砖本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以免对过往行人的行走造成阻碍。
[003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平台6的台面上还可设有内凹的第二平台7;第二平台7用于当踩踏面板5放置在第一平台6上时,使踩踏面板5的下表面与第二平台7的台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以便当踩踏面板5受到来自上方的踩踏压力(重力)时,能够利用与第二平台7之间的间隙而朝向下方变形,并对踩踏面板5下方处于第一腔室8中的压电单元24施加压力。
[0039]踩踏面板5处于不受力的自由状态下时,踩踏面板5的下表面与处于第一腔室8中的压电单元24相接触,但不会对压电单元24产生压力。只有当踩踏面板5发生向下的变形时,才会使压电单元24感知到压力。
[0040]请参阅图5。电光源组件2还可包括开关单元25。电光源组件2中的供电单元3可包括供电电源26;电源26用于向电光源4提供电能,并与电光源4一起形成于电光源回路23中。其中,开关单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警示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地砖本体,其表面上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地砖本体被配置为与市政用地砖一起铺设于地面上,并覆盖于地面下埋设的电力电缆上方;踩踏面板,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上方的所述地砖本体表面上,所述踩踏面板表面上设有荧光警示标识层;压电陶瓷片,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并通过弹性发泡橡胶条与所述踩踏面板的下表面相接触;电光源回路,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电光源回路设有充电电池和LED灯;开关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中,所述开关电路板上设有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分别耦接所述电光源回路和所述压电陶瓷片;其中,通过所述压电陶瓷片感知由所述发泡橡胶条传递的来自所述踩踏面板上的踩踏压力所产生的信号,触发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光源回路导通,使所述LED灯得电产生外露的警示性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俊王世伟沙卫忠赵俊杰沈浩程凯江浩晖徐峰钱麟方华纪杰蒋军峰朱仁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