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87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制备阻燃涂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伪装布料
,尤其是一种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生产工 艺。

技术介绍

[0002]雪地是常见的作战环境之一,随着各种侦测技术的发展,对雪地伪装材料 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其在可见光区有较高反射率,与雪有相似的视 觉效果,在380~760nm的波段内,要求其光谱反射因数均值应不小于75%,而 且在紫外光区300~400nm,尤其是在波长350nm处的光谱反射因数R
350
不小于 70%以上,使目标在紫外探测仪器的侦测下与雪地相似,以躲避紫外侦测仪器的 侦查。
[0003]为了解决传统雪地伪装设备紫外反射率低的问题,公告号为CN104005240B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白色印花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使用二氧 化硅、氧化镁作为颜料,水性树脂作为粘合剂,采用涂料印花工艺制备了雪地 迷彩伪装织物,虽然其制备的雪地迷彩伪装织物的白度(可见光)、紫外反射率 数值可以达到模拟雪地背景的要求,但其在阻燃及耐候性能均未涉及。
[0004]现有技术中,实现阻燃效果的方法是通过向涂层材料中添加具有阻燃效果 的粉料材料(如三氧化二锑、十溴联苯醚等)、液体阻燃剂等具有阻燃效果的 原料,但这些原料混合到紫外反射涂层中,均会影响涂布后的布料在300~400nm 光谱反射因数,降低了在该波段条件下涂层的反射率。
[0005]现有技术中,使用氧化镁、二氧化硅等紫外反射粉料制作雪地型伪装布料, 氧化镁、二氧化硅等紫外反射材料本身遮盖能力较差;由于紫外反射涂层中的 材料遮盖力差,会造成在涂布过阻燃涂层的布料上涂布时,不能对基材进行很 好地遮盖,从而导致紫外反射涂层的紫外光反射功能降低,特别是350nm处的 光谱反射因数R
350
由原来的70%以上降至40%以下。
[0006]布料表面涂布涂层时,由于布料表面存在空隙,对涂层浆料的吸收量相对 较大,所以基布在第一次涂布时,涂层浆料的用量最大,能够将基布很好的进 行覆盖;而在涂布过涂层的布料上再进行涂布,那涂层浆料的上浆量会减少很 多。且相关标准文件对伪装材料单位面积重量的规定,雪地型伪装材料在生产 时,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紫外反射涂层材料的涂层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燃雪地型 伪装布料的生产工艺。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 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制备阻燃涂料,原料按质量份计,具体步骤如下:
[0010](1)将30~60份聚氨酯树脂和15~30份有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 分散机
转速为300~500r/m,搅拌30min;
[0011](2)将20~45份阻燃材料投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分散机转速为800~ 1000r/m,搅拌30~60min,直至混合物中无明显颗粒;
[0012](3)将5~10份有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分散机转速500~800r/m, 搅拌30min,进行过滤得到组分甲;
[0013]S2:制备阻燃布料:
[0014]将步骤(S1)的步骤(3)得到的组分甲和聚异氰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混合均匀后加入布料刮涂机,将混合物刮涂在基材布料的正反两面,刮涂均匀 后,在120~130℃下烘烤1~2min,制得阻燃布料;
[0015]S3:制备紫外反射涂料,原料按质量份计,具体步骤如下:
[0016](a)将30~60份聚氨酯树脂和10~30份有机溶剂投入容器a中分散,分 散机转速为300~500r/m,搅拌30min;
[0017](b)将6~15份氧化镁、8~20份二氧化硅投入该容器a中分散,分散机 转速为800~1000r/m,搅拌30~60min,直至混合物中无明显颗粒;
[0018](c)将0.01~0.05份助剂和5~10份有机溶剂投入容器b中分散,分散 机转速为500~800r/m,搅拌30min;
[0019](d)将步骤(c)中容器b内的混合物倒入容器a中分散,分散机转速为 800~1000r/m,搅拌30~60min,进行过滤得到组分A;
[0020]S4:制备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
[0021]将步骤(S3)的步骤(d)得到的组分A和聚异氰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混合均匀后加入布料刮涂机,将该混合物刮涂在步骤(S2)制得的阻燃布料的 正反两面,正反面刮涂均匀后,在120~130℃下烘烤1~2min,制得具有阻燃 效果的雪地型伪装布料。
[002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1)的步骤(1)中的聚氨酯树脂为无黄变型聚 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1)的步骤(2)中的阻燃材料为三氧化二锑、 十溴联苯醚、三(β

氯乙基)磷酸酯、三聚氰胺、氰尿酸三聚氰胺、氮磷系阻 燃剂等高白度阻燃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1的步骤(1)和步骤(3)中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醇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的聚异氰酸酯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弹 性型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多种。
[002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3)的步骤(a)中的聚氨酯树脂为无黄变型聚 氨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3)的步骤(c)中的助剂为耐候型增白剂的一 种或多种。
[002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3)的步骤(b)中的氧化镁为高白度纳米氧化 镁,二氧化硅为气相二氧化硅。
[002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3)的步骤(a)和(c)中的有机溶剂为甲苯、 醇类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4)中的聚异氰酸酯为脂肪族聚异氰酸酯、弹 性型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的一种或多种。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2]1.本专利技术使用了阻燃涂层与紫外反射层分开的工艺,阻燃涂层做底层,紫 外反射层做面层,采用阻燃剂材料的阻燃涂层与采用助剂的紫外反射白色涂层 复合的方式,解决了雪地型伪装布料的阻燃及紫外发射问题;
[0033]2.使用了耐候型增白剂这一助剂,将其添加至紫外反射涂层材料中,通过 复合涂层工艺,解决了复合阻燃涂层后,雪地型伪装布料在300~400nm光谱范 围内的紫外光光谱反射低的问题;
[0034]3.使用了无黄变型聚氨酯胶黏剂,配合脂肪族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耐人 工气候老化性能优异,可长时间在野外使用;
[0035]4.采用刮涂工艺,操作方式便捷,易于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6]现在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7]以下为下述实例中所用的主要原料及生产厂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阻燃涂料,原料按质量份计,具体步骤如下:(1)将30~60份聚氨酯树脂和15~30份有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分散机转速为300~500r/m,搅拌30min;(2)将20~45份阻燃材料投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分散机转速为800~1000r/m,搅拌30~60min,直至混合物中无明显颗粒;(3)将5~10份有机溶剂加入到容器中进行分散,分散机转速500~800r/m,搅拌30min,进行过滤得到组分甲;S2:制备阻燃布料:将步骤(S1)的步骤(3)得到的组分甲和聚异氰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布料刮涂机,将混合物刮涂在基材布料的正反两面,刮涂均匀后,在120~130℃下烘烤1~2min,制得阻燃布料;S3:制备紫外反射涂料,原料按质量份计,具体步骤如下:(a)将30~60份聚氨酯树脂和10~30份有机溶剂投入容器a中分散,分散机转速为300~500r/m,搅拌30min;(b)将6~15份氧化镁、8~20份二氧化硅投入该容器a中分散,分散机转速为800~1000r/m,搅拌30~60min,直至混合物中无明显颗粒;(c)将0.01~0.05份助剂和5~10份有机溶剂投入容器b中分散,分散机转速为500~800r/m,搅拌30min;(d)将步骤(c)中容器b内的混合物倒入容器a中分散,分散机转速为800~1000r/m,搅拌30~60min,进行过滤得到组分A;S4:制备阻燃雪地型伪装布料:将步骤(S3)的步骤(d)得到的组分A和聚异氰酸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均匀后使用布料刮涂机将该混合物刮涂在步骤(S2)制得的阻燃布料的正反两面,正反面刮涂均匀后,在120~130℃下烘烤1~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蓓蕾黄超刘天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佳尔科仿真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