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84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对连接套,两个连接套的一侧均设有套筒,两个套筒内均穿插有电缆线本体,且套筒的内圈直径等于电缆线本体的外皮直径,套筒的一侧设有多个穿孔,且穿孔的直径以及数量等于电缆线本体的内芯线管直径,连接套与套筒之间设有插槽,两个插槽之间插设有一对呈半圆柱状的防护壳,两个连接套远离套筒的一侧且位于电缆线本体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套环,通过在两个需要对接的电缆线接口处设置可固定的连接套,利用防护壳起到防雨作用,也能加强两个电缆线之间的紧密性,同时设置固定钉可确保整个连接结构不易脱落,确保连接的两个电缆线不易挣脱,安全性更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对于两个电缆对接来说,一般都是将连接头的外皮剥掉,露出内芯后,将两组内芯里的铜丝卷在一起,再用绝缘胶带捆绑起来,绝缘胶带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漏电作用,也能起到固定,但电缆线毕竟比较大,输电量也大,一旦没能很好的保护或者连接不紧密,很容易发生危险。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两个电缆线对接不够紧密,安全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包括一对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均设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均穿插有电缆线本体,且所述套筒的内圈直径等于电缆线本体的外皮直径,所述套筒的一侧设有多个穿孔,且所述穿孔的直径以及数量等于电缆线本体的内芯线管直径,所述连接套与套筒之间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之间插设有一对呈半圆柱状的防护壳,两个所述连接套远离套筒的一侧且位于电缆线本体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套环,两个所述套环内均穿插有固定钉,两个所述固定钉均穿插在电缆线本体内,且所述固定钉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帽。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电缆线本体的外表面均设有一条标记线,且所述标记线设置在固定钉的正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内且位于连接套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线,两个所述防护壳两端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线,且所述防护壳通过外设的外螺纹线与插槽的内螺纹线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套位于套环连接的正上方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拼接有铁块,且所述铁块与对应的压帽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且所述铁块吸附在凹槽内的磁铁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在两个需要对接的电缆线接口处设置可固定的连接套,利用防护壳起到防雨作用,也能加强两个电缆线之间的紧密性,同时设置固定钉可确保整个连接结
构不易脱落,确保连接的两个电缆线不易挣脱,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A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防护壳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电缆线本体;2、连接套;3、防护壳;4、标记线;5、插槽;6、套筒;7、内螺纹线;8、穿孔;9、凹槽;10、磁铁;11、套环;12、固定钉;13、铁块;14、压帽;15、外螺纹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包括一对连接套2,两个连接套2的一侧均设有套筒6,两个套筒6内均穿插有电缆线本体1,且套筒6的内圈直径等于电缆线本体1的外皮直径,套筒6的一侧设有多个穿孔8,且穿孔8的直径以及数量等于电缆线本体1的内芯线管直径,连接套2与套筒6之间设有插槽5,两个插槽5之间插设有一对呈半圆柱状的防护壳3,两个连接套2远离套筒6的一侧且位于电缆线本体1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1,两个套环11内均穿插有固定钉12,两个固定钉12均穿插在电缆线本体1内,且固定钉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帽14。
[0025]本实施例中,事先将两个电缆线本体1连接一端的外皮剥掉,使得电缆内芯露出来,然后再把两个电缆线本体1插设在连接套2内,电缆线本体1上的标记线4需要对准好连接套2上的固定钉12位置,再将剥开的电缆内芯一个一个穿插在套筒6的穿孔8内,铜丝之间连接好后,用绝缘胶带捆绑好,再将两个半圆柱状的防护壳3卡在绑好的绝缘胶带上,两端
分别卡在插槽5内,螺纹拧紧后,再根据电缆线本体1上的标记线4,按压固定钉12,将其插入电缆线本体1上,而标记线4标记的区域正好是两组电缆内芯之间,所以固定钉12穿过去时不会压坏电缆内芯,压实后,确保铁块13扣入凹槽9内,由磁铁10吸住即可。
[0026]具体的,两个电缆线本体1的外表面均设有一条标记线4,且标记线4设置在固定钉12的正下方。
[0027]本实施例中,避免固定钉12穿插错误造成电缆内芯损坏。
[0028]具体的,插槽5内且位于连接套2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线7,两个防护壳3两端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外螺纹线15,且防护壳3通过外设的外螺纹线15与插槽5的内螺纹线7螺纹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使得两个连接套2可以合为一体,也是加强两个电缆线本体1之间的紧密性。
[0030]具体的,两个连接套2位于套环11连接的正上方均设有凹槽9,凹槽9内均拼接有铁块13,且铁块13与对应的压帽14固定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确保铁块13可以扣入凹槽9内,其一定固定作用。
[0032]具体的,两个凹槽9的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磁铁10,且铁块13吸附在凹槽9内的磁铁10上。
[0033]本实施例中,可避免固定钉12从电缆线本体1的外皮内蹦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包括一对连接套(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套(2)的一侧均设有套筒(6),两个所述套筒(6)内均穿插有电缆线本体(1),且所述套筒(6)的内圈直径等于电缆线本体(1)的外皮直径,所述套筒(6)的一侧设有多个穿孔(8),且所述穿孔(8)的直径以及数量等于电缆线本体(1)的内芯线管直径,所述连接套(2)与套筒(6)之间设有插槽(5),两个所述插槽(5)之间插设有一对呈半圆柱状的防护壳(3),两个所述连接套(2)远离套筒(6)的一侧且位于电缆线本体(1)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套环(11),两个所述套环(11)内均穿插有固定钉(12),两个所述固定钉(12)均穿插在电缆线本体(1)内,且所述固定钉(12)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线安装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缆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青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比尔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