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为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及其导风板,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上边框相抵接的上边缘和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下边框相抵接的下边缘;和,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外导风板的内侧面,所述内导风板包括具有内凹型导风面的第一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自所述外导风板的下边缘向所述上边缘方向延伸设置。本申请公开的导风板降低了导风过程中的风量损失。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摇杆滑块换向空调。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摇杆滑块换向空调。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摇杆滑块换向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及其导风板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例如涉及一种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及其导风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空调在对用户的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时,空调室内机的风机转动,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换热器的冷量或热量吹出,再通过安装于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处的导风板的导风或摆风作用将冷风或热风吹向用户的室内空间。
[0003]安装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可以通过连续的上下摆动,以对用户的室内空间实现摆动送风,导风板也可以停止在某一个特定的角度位置,以实现对用户的室内空间的特定区域的持续送风。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当导风板在进行持续转动摆风或者特定角度送风时,由于导风板对出风口的遮挡,导致出风口的有效出风面积减小、风阻增大,减小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量,导致空调室内机在进行送风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风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及其导风板,以减小导风板在进行导风过程中的风量损失。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上边框相抵接的上边缘和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下边框相抵接的下边缘;和,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外导风板的内侧面,所述内导风板包括具有内凹型导风面的第一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自所述外导风板的下边缘向所述上边缘方向延伸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导风板为内凹型,其中,所述外导风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曲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导风板还包括:第二弧形板,设置于所述外导风板的内侧面,且具有外凸型导风面,其中,所述第二弧形板自所述外导风板的上边缘向所述下边缘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曲率。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连接处垂直投影于所述外导风板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外导风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为所述外导风板宽度的2/3
‑
4/5。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连接处至所述外导风板
的第一位置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21mm。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导风板与内导风板之间为中空腔体,其中,所述中空腔体内设置有连接所述外导风板与内导风板的多个内筋板。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包括导风板和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换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摇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摇杆设置有第一传动轴;主动滑块,一端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滑块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滑动的滑槽,以使所述主动滑块在所述摇杆的带动下运动;和,从动滑块,一端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滑块在所述主动滑块的带动下运动,所述主动滑块与从动滑块带动所述导风板伸出和闭合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其中,所述导风板为前述的导风板。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摇杆滑块换向空调还包括:轨道板,设置有轨道部,所述轨道部用于限定所述主动滑块和从动滑块的运动轨迹,所述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均设置有可沿所述轨道部滑动的滑动柱。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摇杆滑块换向空调,所述轨道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其中,所述第一轨道呈人字型,且用于限定所述主动滑块进行运动改向,所述第二轨道呈直线型,且用于限定所述从动滑块进行直线运动。
[00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摇杆滑块换向空调及其导风板,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包括外导风板和设置于外导风板的内侧面的内导风板。其中,内导风板包括具有内凹型导风面的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外导风板的下边缘相连接,且自外导风板的下边缘向上边缘方向延伸设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与出风口处的出风直接接触导风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凹型导风面,提高了对出风口处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的引导效果,减小了导风过程中的风量损失,进而提高了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0020]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1]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2]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的整体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带动导风板伸出和转动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轨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主动滑块和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主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主动滑块的弹片部位的放大图;
[0031]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主动滑块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主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主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从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导风板运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的驱动机构的状态示意图;
[0038]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驱动机构在导风板向上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9]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驱动机构在导风板向下开启状态下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摇杆;11:转动盘;111:缺口;12:转动杆;121:第一传动轴;122:第二传动轴;20:主动滑块;21:滑槽;23:限位槽;231:第一扩口段;232:第二扩口段;233:U型段;25:第一滑动柱;26:第二滑动柱;27:第一连接孔;28:弹片;281:第一连接端;282:第二连接端;283:凸起段;284:第一抵接引导段;285:第二抵接引导段;29:避让凹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导风板,包括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上边框相抵接的上边缘和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的下边框相抵接的下边缘;和,内导风板,设置于所述外导风板的内侧面,所述内导风板包括具有内凹型导风面的第一弧形板,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自所述外导风板的下边缘向所述上边缘方向延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风板为内凹型,其中,所述外导风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曲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风板还包括:第二弧形板,设置于所述外导风板的内侧面,且具有外凸型导风面,其中,所述第二弧形板自所述外导风板的上边缘向所述下边缘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的曲率小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曲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连接处垂直投影于所述外导风板的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至所述外导风板的下边缘的距离为所述外导风板宽度的2/3
‑
4/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相连接处至所述外导风板的第一位置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满良,王永涛,殷乐,关婷婷,尹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