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51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L型支架、电机、丝杠螺杆、与所述丝杠螺杆配合的螺母、第一联轴节、砂轮组件、计时组件以及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构建自动给进方案,具体地,砂轮组件与螺母分别与L型支架的两端部固接,螺母配合套设在丝杠螺杆上,丝杠螺杆通过第一联轴节与电机连接,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由计时组件控制电机的启停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经验调整模式转变为自动调整模式,不仅提高了砂轮的进给精度,同时避免了因调整砂轮进给量而被动使设备停机,进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卷烟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滤嘴接装设备(如YJ27型接装机),其作用是将卷烟机卷制成的双倍长度烟支制成滤嘴卷烟。具体地,卷烟机将双倍长度烟支传递到接装机的进烟鼓轮后,被切割成等长两支,然后分开一段距离,中间放入滤嘴段,形成“组烟”,再粘上水松纸片,搓接成双倍长度滤嘴卷烟,再切割成两支单长滤嘴卷烟,机械手将双排滤嘴卷烟排成滤嘴朝向一致的单排,经检测后,剔除不合格制品,最后将成品滤嘴卷烟输出接装机。
[0003]目前,双倍长度滤嘴卷烟在经过第二切割时,需要对第二切割处的磨刀砂轮进行进给量的调节,而调节模式受经验因素影响较严重,一方面难以实现精准控制,存在第二切割切刀损耗过渡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难以掌握可靠的调节时机,往往是在出现缺陷烟支之后才会对砂轮进行调整。因而也存在至少以下两种弊端:
[0004]其一、当切刀随着使用磨削变小时,砂轮缺少自动进给功能,切刀得不到及时的磨削,导致切刀锋利度不足,进而使烟支切口出现不整齐的质量缺陷;
[0005]其二、砂轮与切刀的磨削角度随着设备运转会发生变化,可能造成切刀磨削过快或者过慢,进而导致烟支切口处出现毛刺等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以解决接装机第二切割处的砂轮因需要调节进给量所引发的设备损耗问题及产品质量隐患。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其中包括:L型支架、电机、丝杠螺杆、与所述丝杠螺杆配合的螺母、第一联轴节、砂轮组件、计时组件以及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
[0009]所述砂轮组件通过中心套筒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的一端部;
[0010]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部,且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杠螺杆上;
[0011]所述丝杠螺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2]所述电机与所述计时组件分别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电机的启停受控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且所述计时组件用于设定所述电机的启动时间以及运行时长。
[00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角度调整工装;所述角度调整工装包括调整块、连接杆、轴承、顶杆以及支撑座;
[0014]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L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与所述丝杠螺杆平行并与所述调整块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调整块并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
[0015]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支撑座并设于所述调整块的一侧,且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杆呈垂直关系,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块连接,用于推顶所述调整块使其带动所述L型支架产生角度变化。
[00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别在所述支撑座的内环表面以及顶杆的表面设置相互配合的螺纹。
[00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杆远离所述调整块的一端设有旋转轮。
[0018]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第二联轴节,所述第二联轴节用于使所述第一联轴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电机联轴节相连。
[0019]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计时组件包括:计时器和时间继电器,其中,所述计时器用于设定所述电机的启动时间,所述时间继电器用于设定所述电机的运行时长。
[0020]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0021]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分别用于点动控制所述电机执行正转或反转。
[002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报警器。
[0023]本技术的主要设计构思在于,通过L型支架、电机、丝杠螺杆、与所述丝杠螺杆配合的螺母、第一联轴节、砂轮组件、计时组件以及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构建自动给进方案,具体地,砂轮组件与螺母分别与L型支架的两端部固接,螺母配合套设在丝杠螺杆上,丝杠螺杆通过第一联轴节与电机连接,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由计时组件控制电机的启停动作。本技术将传统的经验调整模式转变为自动调整模式,不仅提高了砂轮的进给精度,同时避免了因调整砂轮进给量而被动使设备停机,进而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进一步地,砂轮组件与切刀的磨削角度可通过预设工装进行自由调整,从而可以精确修正砂轮与切刀的配合关系,使砂轮与切刀额接触面得到最大优化,进而保证切刀磨削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的实施例,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
[0029]L型支架1、电机2、丝杠螺杆3、与所述丝杠螺杆3配合的螺母4、第一联轴节5、砂轮组件10、计时组件以及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
[0030]所述砂轮组件10通过其中心套筒11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1的一端部;
[0031]所述螺母4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1的另一端部,且所述螺母4套设在所述丝杠螺杆3上;
[0032]所述丝杠螺杆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节5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
[0033]所述电机2与所述计时组件分别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电机2的启停受控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且所述计时组件用于设定所述电机2的启动时间以及运行时长。
[0034]具体在某个实施示例中,所述计时组件至少包括计时器和时间继电器,例如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可在设备运行后通过计时器开始按设定时间计时,一旦计时器的计时到达,则向电机2发出启动信号,进一步地,可以同步触发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此时电机2开始运转并由丝杠螺杆3与螺母4的配合实现砂轮组件的自动进给,一旦时间继电器的计时到达,则可以触发电机2停止。这里的时间值均可以按需灵活设置,通过上述机电机构的配合,可以精准控制电机的启停,从而实现砂轮组件的自动精准进给功能,由此,便可以通过按需自动进给的砂轮组件10与切刀20的旋转接触,达到对切刀20的磨削作用。这里还给出一些具体的进给设定参考,例如可以设定电机每转动45
°
,螺母(砂轮组件)进给0.125mm,而电机的转动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支架、电机、丝杠螺杆、与所述丝杠螺杆配合的螺母、第一联轴节、砂轮组件、计时组件以及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所述砂轮组件通过中心套筒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的一端部;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L型支架的另一端部,且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丝杠螺杆上;所述丝杠螺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节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计时组件分别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电机的启停受控于接装机的原机控制器,且所述计时组件用于设定所述电机的启动时间以及运行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装机的自动进给式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角度调整工装;所述角度调整工装包括调整块、连接杆、轴承、顶杆以及支撑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L型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与所述丝杠螺杆平行并与所述调整块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出所述调整块并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支撑座并设于所述调整块的一侧,且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杆呈垂直关系,所述顶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块连接,用于推顶所述调整块使其带动所述L型支架产生角度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强郑珂牛晨炜张景玲杨强尤彬常峰华王建涛常亚宁张庆昭石钦万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