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42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流转灯控制电路和反接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如果发生正负极反接操作,反接保护电路会断开整个电路,对电池进行保护,避免电池短路,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及引起起火现象,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接保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气以及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电动车辆发展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电动车离不开电池,电池最终离不开电池充电器,充电器加装防电池反接保护电池组中单体电池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当或管理失控造成的,大型电池组的寿命有时连单体电池的一半寿命都不到,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是保证电动汽车安全、保持动力电源系统正常应用和提高电池寿命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技术措施,称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保护神”,它起到对电池性能的保护、防止个别电池的早期损坏的作用、有利于电动汽车的运行,对于电池来讲如果表示输入电压正负极标示正确,对于充电器满足要求即可,但是为了安全着想,如果正负极标示错误,在连接充电器时候,会造成电池短路,会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严重时候会引起起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用于解决电池反接会造成电池短路,会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严重时候会引起起火现象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流转灯控制电路和反接保护电路;
[0005]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
[0006]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OB2203芯片及其外围电路。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K1,
[0009]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电阻RT3、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T3另一端与二极管D13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二极管D13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7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继电器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7、继电器另一端与电阻R48、电阻R4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8、电阻R49另一端与VDD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53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53另一端接地。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二极管D9和保险丝F2,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二极管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另一端与所述保险丝F2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F2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9一端连接。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感L4,所述二极管D13另一端和电感、电阻R11连接,所述电感与二极管D6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6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与电阻R5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感L4与电容CY5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Y5另一端接地。
[0012]如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如果发生正负极反接操作,反接保护电路会断开整个电路,对电池进行保护,避免电池短路,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及引起起火现象,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的电路图。
[0014]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开关电源电路;2.反接保护电路;3.电流转灯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6]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包括:开关电源电路1、电流转灯控制电路3和反接保护电路2;开关电源电路1与反接保护电路2连接;开关电源电路1与电流转灯控制电路3连接,电流转灯控制电路3与反接保护电路2连接,其中电流转灯控制电路3,在对电池充电过程中,可在充电完成后将指示灯由红转化成绿,便于人员识别。
[001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开关电源电路1包括OB2203芯片及其外围电路,通过OB2203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相互配合,对可对电池进行充电。
[001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反接保护电路2包括继电器K1,开关电源电路1与电阻RT3、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一端连接,电阻RT3另一端与二极管D13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二极管D13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7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7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7、继电器一端连接,二极管D7、继电器另一端与电阻R48、电阻R49一端连接,电阻R48、电阻R49另一端与VDD连接,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53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阻R53另一端接地。还包括二极管D9和保险丝F2,开关电源电路1与二极管一端连接,二极管另一端与保险丝F2一端连接,保险丝F2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还包括电感L4,二极管D13另一端和电感、电阻R11连接,电感与二极管D6一端连接,二极管D6另一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感L4与电阻R57一端连接,电阻
R57另一端接地,电感L4与电容CY5一端连接,电容CY5另一端接地。当发生正负极反接操作,电阻RT3会断开,对电池进行保护,避免电池短路,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及引起起火现象。
[0020]在具体使用中:当发生正负极反接操作,电阻RT3会断开,保险丝F2也会进行断开,双重保障,对电池进行保护,避免电池短路,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及引起起火现象。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解决电池反接会造成电池短路,会烧坏充电器以及电池,严重时候会引起起火现象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22]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电源电路、电流转灯控制电路和反接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流转灯控制电路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OB2203芯片及其外围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反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接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K1,所述开关电源电路与电阻RT3、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T3另一端与二极管D13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的控制开关、二极管D13另一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7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阻R7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正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