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睡眠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94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眠枕,包括填充结构和包裹填充结构的表层结构,并设置有第一颈椎承托区、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该第一颈椎承托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其中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该第一颈椎承托区与第二颈椎承托区分别位于脑窝区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该睡眠枕划分有多个功能区域,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对应承托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且该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其他功能区域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相比于非软管充填而言,软管充填能更好地对颈部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不会造成颈椎的压力,而非软管充填能更好地保护头部,提高睡眠舒适度。睡眠舒适度。睡眠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睡眠枕


[0001]本技术涉及睡眠寝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枕。

技术介绍

[0002]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讲,头部最好放在枕头的中央靠上位置,这样一是可以稳定睡眠的姿势,避免夜间频繁转换姿势造成落枕等;二是可以让颈部有一定的承托力,保持颈部的正常生理曲线,正常的睡姿是仰卧头部在枕头中间,脖子放在枕头边缘,枕头会对脖子起一个支撑作用,不会造成颈椎的压力。
[0003]市面上现有的一些枕头,通常根据使用人群划分为儿童专用枕头、老人专用枕头,尤其是儿童专用枕头,有个适宜的枕头非常有利于儿童头部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如果选择不当,将可能影响头部和颈部的生理功能,所以儿童睡眠枕的质地应柔软、透气、吸湿性好,但是不建议采用过软的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儿童俯卧姿势多,而且不容易自我调整,太软的枕头会产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脊柱颈段也会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太软的枕头无法对颈部进行承托,从而不能很好地保护到颈椎。
[0004]为此,目前的睡眠枕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枕头为一体的平面式外形,不设置有多个分别承托使用者头部和颈部的功能区域,从而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与枕头的接触不完全,极其容易落枕和对颈椎产生压力;(2)枕头的填充结构都设置为同一种结构充填,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头部和颈部起到保护作用。<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睡眠枕,该睡眠枕划分有多个功能区域,可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对应承托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且该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其他功能区域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相比于非软管充填而言,软管充填能更好地对颈部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不会造成颈椎的压力,可以更有效地保护颈椎,而非软管充填能更好地保护头部,提高睡眠舒适度。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睡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结构和包裹所述填充结构的表层结构,并设置有第一颈椎承托区、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所述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与第二颈椎承托区分别位于脑窝区的两侧,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与第二颈椎承托区沿长度方向布置。
[0008]优选地,所述睡眠枕的外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长度边和第二长度边,以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宽度边和第二宽度边;
[0009]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在所述的表层结构形成有第一分割线,所述第二颈椎承托区
在所述的表层结构形成有第二分割线,所述第一分割线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第一长度边相接合于A和B处,所述第二分割线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第一宽度边和第二宽度边相接合于C和D处。
[0010]优选地,所述A与B处靠近第一长度边的两端端部。
[0011]优选地,所述睡眠枕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长度边和第二长度边距离第一中心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宽度尺寸S小于1/2 第一宽度边M或第二宽度边N。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割线的局部或全部与第一中心线为非重合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宽度尺寸设置为6

12cm。
[0014]优选地,所述侧睡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侧睡区分别设置在脑窝区的两侧,所述侧睡区的外端面由部分的第一宽度边、第二宽度边构成。
[0015]优选地,所述表层结构被设置成沿上下端面的上表层、下表层、沿侧端面的第一侧表层、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层组成,共同围成设有开口结构的容纳区域,所述容纳区域用于填充结构的放置,所述第一侧表层、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层连为一体且均设置为网状结构。
[0016]优选地,所述表层结构被设置成沿上下端面的上表层、下表层、沿侧端面的第一侧表层、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层组成,共同围成设有开口结构的容纳区域,所述容纳区域用于填充结构的放置,所述第一侧表层设置在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外侧部,所述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第四侧表层连为一体且均设置为网状结构。
[0017]优选地,所述上表层和下表层由不同材质或相同材料构成,由不同材料构成时,其中下表层由凉性材质制成。
[0018]本技术取得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9](1)在本技术中,睡眠枕设置有多个功能区域,为此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颈椎承托区或第二颈椎承托区来进行承托颈部,而不必再购买多个枕头,且使用者的头部则可以分别承托在脑窝区和侧睡区,从而睡眠枕与头部和颈部尽可能相接触,能更好地起到承托的作用,以提高睡眠舒适度。
[0020](2)在本技术中,该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软管充填相比于非软管充填而言,软管充填的结构硬度更大,能更好地对颈部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不会造成颈椎的压力,而非软管充填的结构硬度弱一些,更适合承托头部,从而该睡眠枕根据所承托的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填充结构。
[0021](3)在本技术中,表层结构的侧端面即第一侧表层、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层连为一体围成的360
°
包裹区域均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保证睡眠枕具有足够的透气性和弹性力,并且有助于睡眠枕内部的填充结构得到及时的释放,具有防潮散热的作用,从而延长了睡眠枕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2](4)在本技术中,表层结构的侧端面即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层连为一体围成的360
°
包裹区域均设置为网状结构,以保证睡眠枕具有足够的透气性和弹性力,并且有助于睡眠枕内部的填充结构得到及时的释放,具有防潮散热的作用,从而延长了睡眠枕的整体使用寿命。此外,由于第一侧表层并非与第二侧表层、第三侧表层和第四侧表
层连为一体,而是设置在第一颈椎承托区上,所以使用者的颈部可以更直接和完全地靠在第一颈椎承托区上,尤其适合小龄儿童使用。
[00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睡眠枕的主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睡眠枕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睡眠枕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睡眠枕的后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填充结构和包裹所述填充结构的表层结构,并设置有第一颈椎承托区、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软管充填,所述第二颈椎承托区、脑窝区和侧睡区对应的填充结构被设置为非软管充填,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与第二颈椎承托区分别位于脑窝区的两侧,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与第二颈椎承托区沿长度方向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枕的外周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长度边和第二长度边,以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宽度边和第二宽度边;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在所述的表层结构形成有第一分割线,所述第二颈椎承托区在所述的表层结构形成有第二分割线,所述第一分割线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第一长度边相接合于A和B处,所述第二分割线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第一宽度边和第二宽度边相接合于C和D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A与B处靠近第一长度边的两端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枕沿长度方向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长度边和第二长度边距离第一中心线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颈椎承托区的宽度尺寸S小于1/2第一宽度边M或第二宽度边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睡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割线的局部或全部与第一中心线为非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聪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米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