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59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0
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涉及地下电缆防护技术领域,包括一组依次连接的地下电缆承载架和堵头组件,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包括电缆承载部、支撑部、顶盖部和承载架连接结构,所述电缆承载部包括承载底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垂直设置在承载底板一侧,所述承载底板上均匀设置一组阶梯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地下电缆的防护,地下电缆承载架设计成多节首尾连接的结构,使用时首尾对接,便于模具一体成型,大大降低成本,运输安装更为方便,对地下电缆形成保护,顶盖部防止地面渗透的液体对电缆产生损伤,在两端设置抽气装置,可以实现电缆表面空气的不断流动,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的电缆损伤,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电缆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电缆是指与常见的架空线相比,常埋于地下的电缆,故又称地下电缆。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外包绝缘层和保护层制成,用于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导线。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城市用地紧张,交通压力大,市容建设等原因,大城市普遍采用地下电缆输电方式。相对于架空线,电缆具有占地小、输电可靠、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大规模的输电线的地下电缆在铺设时会设计独立的类似于隧道的地下电缆通道,这种电缆通道会为电缆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和检修空间,对于电缆的保护很全面,检修也很方便,但缺点是前期电缆通道的造价高、地下空间占用大,且线路变化比较困难。
[0004]一些小规模的地下电缆应用场景,例如工业厂区内,很多情况是直接采用地下电缆直接埋在地下,虽然采用复合材料制造的地下电缆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然而地下环境较为复杂,面临地表渗透的不明成分的液体、不明情况的挤压或局部的高温低温情况,时间长后电缆表皮或多或少会造成侵蚀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目前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问题,提高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包括一组依次连接的地下电缆承载架和堵头组件,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包括电缆承载部、支撑部、顶盖部和承载架连接结构,所述电缆承载部包括承载底板和挡板,所述挡板垂直设置在承载底板一侧,所述承载底板上均匀设置一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用于地脚螺栓的连接固定,所述顶盖部的一侧通过支撑部与承载底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部的另一侧设有盖沿部,所述承载架连接结构包括一组连接槽和一组连接柱,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的一端设有一组连接槽,另一端设有与连接槽尺寸匹配的连接柱,所述堵头组件用于将电缆表面的高温高湿气体抽走,堵头组件设有电缆通过孔,当堵头组件封堵在地下电缆承载架的两端时,堵头组件、电缆承载部、支撑部和顶盖部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地下电缆承载架设计成多节首尾连接的结构,单节分为在3米、6米、10米不同规格,使用时连接槽和匹配的连接柱对接而成,便于模具一体成型,大大降低成本,运输安装更为方便,底部的承载底板上均匀设置一组阶梯孔,便于与预先设置的地脚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施工便捷,对地下电缆形成保护,顶盖部防止地面渗透的液体对电缆产生损伤,堵头组件、电缆承载部、支撑部和顶盖部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
在两端设置抽气装置,可以实现电缆表面空气的不断流动,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的电缆损伤,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
[0007]可选的,还有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所述顶盖连接筋的一端垂直连接在顶盖部的下表面,所述支撑连接筋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支撑部的表面,且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相互固定连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筋组件,并分别与顶盖部和支撑部垂直连接,大大增加地下电缆承载架的抗压能力,避免地面的不明冲击对地下电缆造成挤压损伤。
[0009]可选的,所述堵头组件包括左堵板、右堵板和抽气装置,所述左堵板和右堵板上分别设有气管连接口,左堵板和右堵板分别安装在支撑部、顶盖部、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的两端,所述抽气装置的抽气口与左堵板或右堵板上的气管连接口连通,所述承载底板、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上分别阵列设置一组透气孔。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两块堵板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地下电缆承载架的两端封堵,避免两端液体的渗透,便于连接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将地下电缆表面的气体抽出,避免局部的过冷或过热气体长期残留对地下电缆的侵蚀,在承载底板底部设置透气孔,便于电缆承载部上积留的液体向下排出,在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上设置透气孔,便于地下电缆表面的空气流通。
[0011]可选的,所述抽气装置是抽气泵。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抽气泵的抽力能迅速的将狭窄空间内地下电缆表面的空气抽出,避免避免局部的过冷或过热气体长期残留对地下电缆的侵蚀。
[0013]可选的,在横向盖沿部最右侧与挡板最右侧的间距与所需防护电缆的直径相同。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沿部设置比挡板横向宽度宽一个电缆直径的尺寸,避免顶部渗透的液体流入到电缆承载部,减少液体对地下电缆造成损伤。
[0015]可选的,所述盖沿部为反C型。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沿部设置为反C型,一方面能够对盖沿部结构进行加强,另一方面,避免毛细现象导致的液体渗透滴落到电缆承载部导致积液。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部设有两条等长的边,且两条等长的边分别与顶盖部和承载底板的夹角相等。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盖连接筋和支撑连接筋分别与顶盖部和承载底板的夹角相等,整个结构更加稳固,增加抗压能力。
[0019]可选的,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的各个部件为模具一体成型,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材料耐高温、耐腐蚀,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老化,吸水性小,且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能够对地下电缆形成较好的保护。
[0021]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根据地下电缆的长度准备对应数量的地下电缆承载架;步骤2:按照地下电缆铺设路线开挖铺设沟;步骤3:在铺设沟安装一组膨胀地脚螺栓;步骤4:将第一节地下电缆承载架放在铺设沟内,阶梯孔套在膨胀地脚螺栓上,并通过螺栓将地下电缆承载架锁紧;步骤5:将下一节地下电缆承载架的紧挨着放在铺设沟内,将连接柱插入到连接槽
中完成对接,后通过螺栓锁紧在膨胀地脚螺栓上,依次重复直到所有地下电缆承载架完成安装;步骤6:将左堵板堵在最左端,右堵板堵在最右端,将抽气装置设置在任意一端的地面上,并通过气管与气管连接口连通,未连接抽气装置的气管连接口通过管道连通地面无遮挡处;步骤7:将电缆从挡板和盖沿部之间的空间放入;步骤8:开启抽气装置。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地下电缆的防护,地下电缆承载架设计成多节首尾连接的结构,使用时首尾对接,便于模具一体成型,大大降低成本,运输安装更为方便,对地下电缆形成保护,顶盖部防止地面渗透的液体对电缆产生损伤,在两端设置抽气装置,可以实现电缆表面空气的不断流动,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导致的电缆损伤,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0023]本专利技术能提供配套的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施工便捷,安装效率高,成本低,安装完成后能大大增加地下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地下电缆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地下电缆承载架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依次连接的地下电缆承载架(1)和堵头组件(2),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1)包括电缆承载部、支撑部(12)、顶盖部(13)和承载架连接结构,所述电缆承载部包括承载底板(111)和挡板(112),所述挡板(112)垂直设置在承载底板(111)一侧,所述承载底板(111)上均匀设置一组阶梯孔(1111),所述阶梯孔(1111)用于地脚螺栓的连接固定,所述顶盖部(13)的一侧通过支撑部(12)与承载底板(1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顶盖部(13)的另一侧设有盖沿部(131),所述承载架连接结构包括一组连接槽(14)和一组连接柱(15),所述地下电缆承载架(1)的一端设有一组连接槽(14),另一端设有与连接槽(14)尺寸匹配的连接柱(15),所述堵头组件(2)用于将电缆表面的高温高湿气体抽走,堵头组件(2)设有电缆通过孔,当堵头组件(2)封堵在地下电缆承载架(1)的两端时,堵头组件(2)、电缆承载部、支撑部(12)和顶盖部(13)之间的空间形成空气流通通道(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有加强筋组件,所述加强筋组件包括顶盖连接筋(16)和支撑连接筋(17),所述顶盖连接筋(16)的一端垂直连接在顶盖部(13)的下表面,所述支撑连接筋(17)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支撑部(12)的表面,且顶盖连接筋(16)和支撑连接筋(17)相互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电缆的外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组件(2)包括左堵板(21)、右堵板(22)和抽气装置(23),所述左堵板(21)和右堵板(22)上分别设有气管连接口,左堵板(21)和右堵板(22)分别安装在支撑部(12)、顶盖部(13)、顶盖连接筋(16)和支撑连接筋(17)的两端,所述抽气装置(23)的抽气口与左堵板(21)或右堵板(22)上的气管连接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超刘冰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诚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