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54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包括集装箱主体、气泵、废气收集箱、耐高温密封圈、干粉灭火器、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集装箱主体上端面左侧安装有气泵,气泵右侧固定有废气收集箱,集装箱主体右端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耐高温密封圈右侧卡装有干粉灭火器,集装箱主体下端面焊接有升降柱,升降柱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弹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集装箱主体易起火,采用人工灭火效果不佳同时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有巨大伤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取代人工对集装箱主体灭火作业,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以及损伤人体。气体污染环境以及损伤人体。气体污染环境以及损伤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属于集装箱辅助用具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0003]现有的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需要人工暴露在环境中进行灭火,危害人体健康,同时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缺乏过滤收集装置,现在急需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取代人工对集装箱主体灭火作业,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以及损伤人体。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包括底板、集装箱主体以及便于灭火机构,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集装箱主体,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便于灭火机构,所述便于灭火机构包括测温仪、气泵、废气收集箱、次级过滤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耐高温密封圈、干粉灭火器、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所述集装箱主体上端面左侧设置有测温仪,所述测温仪右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右侧固定有废气收集箱,所述废气收集箱内部填充有次级过滤滤芯,所述集装箱主体内部上端设置有颗粒活性炭滤芯,所述集装箱主体右端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所述耐高温密封圈右侧卡装有干粉灭火器,所述集装箱主体下端面焊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弹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外端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两端面设置有支脚,两组所述支脚内部安装有固定螺丝。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升降柱下端面焊接有加宽片,所述加宽片尺寸大于圆形槽尺寸。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座、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均对称设置在集装箱主体下端面左右两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干粉灭火器左右两端面均设置有限位夹板,两组所述限位夹板之间间距与干粉灭火器尺寸相匹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干粉灭火器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喷管,所述喷管和集装箱主体相接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因本技术
添加了测温仪、气泵、废气收集箱、次级过滤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耐高温密封圈、干粉灭火器、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人工灭火效果不佳同时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有巨大伤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灭火安全性。
[0012]因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圆形槽,升降柱下端面焊接有加宽片,加宽片尺寸大于圆形槽尺寸,该设计便于限定升降柱在固定座内部上下移动,防止滑脱,因固定座、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座、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均对称设置在集装箱主体下端面左右两端,该设计通过减震弹簧吸收爆炸起火产生的并传递到升降柱上的动能,防止集装箱主体损坏,因干粉灭火器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喷管,喷管和集装箱主体相接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该设计便于通过喷管进行灭火,防止有害气体物质通过喷管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隙泄漏到外界,本技术结构合理,取代人工对集装箱主体灭火作业,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以及损伤人体。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中便于灭火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17]图中:1

底板、2

集装箱主体、3

便于灭火机构、31

测温仪、32

气泵、 33

废气收集箱、34

次级过滤滤芯、35

颗粒活性炭滤芯、36

耐高温密封圈、 37

干粉灭火器、38

升降柱、39

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包括底板1、集装箱主体2以及便于灭火机构3,底板1上端面设置有集装箱主体2,底板1上侧设置有便于灭火机构3。
[0020]便于灭火机构3包括测温仪31、气泵32、废气收集箱33、次级过滤滤芯 34、颗粒活性炭滤芯35、耐高温密封圈36、干粉灭火器37、升降柱38以及减震弹簧39,集装箱主体2上端面左侧设置有测温仪31,测温仪31右侧安装有气泵32,气泵32右侧固定有废气收集箱33,废气收集箱33内部填充有次级过滤滤芯34,集装箱主体2内部上端设置有颗粒活性炭滤芯35,集装箱主体2右端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36,耐高温密封圈36右侧卡装有干粉灭火器37,集装箱主体2下端面焊接有升降柱38,升降柱38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弹簧39,该设计解决了现有的集装箱主体2易起火,采用人工灭火效果不佳同时有害物质对人的身体有巨大伤害的问题。
[0021]减震弹簧39外端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左右两端面设置有支脚,两组支脚内部安装有固定螺丝,该设计便于拆装固定座,方便后续维护更换减震弹簧39,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圆形槽,升降柱38下端面焊接有加宽片,加宽片尺寸大于圆形槽尺寸,该设计便于限定
升降柱38在固定座内部上下移动,防止滑脱。
[0022]固定座、升降柱38以及减震弹簧39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座、升降柱38以及减震弹簧39均对称设置在集装箱主体2下端面左右两端,该设计通过减震弹簧39吸收爆炸起火产生的并传递到升降柱38上的动能,防止集装箱主体2损坏,干粉灭火器37左右两端面均设置有限位夹板,两组限位夹板之间间距与干粉灭火器37尺寸相匹配,该设计便于快速取出或固定干粉灭火器37,减少操作难度以及工作时间,干粉灭火器37上端面左侧设置有喷管,喷管和集装箱主体2相接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36,该设计便于通过喷管进行灭火,防止有害气体物质通过喷管与固定座之间的间隙泄漏到外界。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在集装箱主体2内部进行实验时,外界监测人员时刻盯着记录测温仪31读数的显示屏,若是显示屏读数有快速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包括底板、集装箱主体以及便于灭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面设置有集装箱主体,所述底板上侧设置有便于灭火机构;所述便于灭火机构包括测温仪、气泵、废气收集箱、次级过滤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耐高温密封圈、干粉灭火器、升降柱以及减震弹簧,所述集装箱主体上端面左侧设置有测温仪,所述测温仪右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右侧固定有废气收集箱,所述废气收集箱内部填充有次级过滤滤芯,所述集装箱主体内部上端设置有颗粒活性炭滤芯,所述集装箱主体右端面设置有耐高温密封圈,所述耐高温密封圈右侧卡装有干粉灭火器,所述集装箱主体下端面焊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下端面设置有减震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集装箱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外端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鲲王兆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密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