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4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侧板、连接框和活动板,两个连接框前方的两侧皆设置有侧板,侧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顶板的前侧开设有卡槽,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连接绳,连接框的上方设置有若干顶插柱,连接框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底插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侧板、连接框和活动板,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无法便捷地进行安装和无法方便地去除格栅挡好后各个层次垃圾的问题,使得在使用时,格栅安装可以在保证安装稳固性的前提下,安装更加方便,且可以更加方便地去除格栅挡住的各个层次的垃圾。的垃圾。的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

技术介绍

[0002]过滤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过滤格栅被广泛应用在污水初步处理过程中,过滤格栅装置阻挡污水中的各种悬浮物,防止悬浮物进入下一步工序影响处理效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在使用时,为了便于组装,其直接采用两个卡框卡好,再将过滤格栅卡入其中,完成后,为了限制好格栅的上部,需要再加个盖子,卡好后,完成格栅的安装,操作不便;
[0004]2、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在使用时,卡在其上的垃圾,漂浮物等,会造成格栅出水不流畅,现有的方法是直接去除,这个过程中,挡在格栅上的悬浮物无法被方便地彻底去除,使用时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操作不便。
[0005]因此,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通过设置侧板、连接框和活动板,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无法便捷地进行安装和无法方便地去除格栅挡好后各个层次垃圾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技术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包括侧板、连接框和活动板,所述连接框前方的两侧皆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侧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连接绳,所述连接框的上方设置有若干顶插柱,所述连接框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底插柱,在使用时,本技术通过侧板限制连接框,通过连接框在安装时,将顶插柱插入顶板上定插孔内,将底板上底插柱插入底板上底插孔内,安装好连接框,通过活动板在活动时,将连接框内卡住,其前方限制好的垃圾向上推动,便于清理。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顶面后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顶插孔,所述连接绳活动连接在顶板上的卡槽内,顶板通过顶插孔插接顶插柱。
[0010]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后侧的下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底插孔,侧板通过底板上的底插孔插接底插柱,将连接框底部连接在底板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固定有顶连接板,所述顶连接板前侧的上部固定有前板,所述前板底部固定有若干等距的顶插柱,所述顶插柱插接在顶板上的顶插孔内,连接框通过顶连接板将前板连接在其上方,通过前板配合前板卡好连接框上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框内开设有若干等距的格栅杆,所述连接框的底部固定有底连接板,所述底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等距的底插柱,所述底插柱插接在底板顶部的底插孔内,连接框通过格栅杆将经过其中的污水中的垃圾挡好。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绳的顶端固定有连接球,所述活动板的后侧固定有若干活动插板,所述活动插板活动连接在连接框内,且活动插板设置在格栅杆之间的空隙之中,所述活动插板的后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后侧固定有若干等距的固定柱,活动板通过连接绳在被拉动的时候,带动插板、挡板和固定柱向上运动,将连接框中的垃圾导出。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侧板和连接框,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无法便捷地进行安装的问题,将连接框下方的底插柱对准侧板后侧下部底板上的底插孔,再将连接框上方前板底部的顶插柱对准顶板顶部的顶插孔内,使得连接框连接在侧板后侧,通过顶连接板和前板配合卡在顶板上,使得格栅在安装时,可以更加方便地在保证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安装好。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框和活动板,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无法方便地去除格栅挡好后各个层次垃圾的问题,向上拉动连接绳,使得连接绳底端的活动板向上活动,活动板带动活动插板、挡板和固定柱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动插板将连接框中格栅杆之间的垃圾刮开,通过固定柱的向上运动,将垃圾顶到连接框后侧上方,操作人员随即将垃圾去除,使得在使用时,过滤格栅可以更加方便地清理出格栅挡好后各个层次的垃圾,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组装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板结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连接框结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活动板上连接结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活动板、连接绳和连接球结构组合立体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侧板;101、顶板;102、顶插孔;103、底板;104、底插孔;105、卡槽;200、连接框;201、格栅杆;202、顶连接板;203、前板;204、顶插柱;205、底连接板;206、底插柱;300、活动板;301、活动插板;302、挡板;303、固定柱;304、连接绳;305、连接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包括侧板100、连接框200和活动板300,连接框200前方的两侧皆设置有侧板100,连接框200通过其中的格栅杆201,使得污水在经过连接框200中的时候,将其中的大块杂质进行阻挡,侧板100将顶板101和底板103连接在一起,侧板10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01,顶板101用于卡好前板203,顶板101的前侧开设有卡槽105,两个侧板100之间设置有活动板300,活动板300在向上
活动的时候,将连接框200前方的大块杂质向上拨动,活动板300的顶部对称固定有连接绳304,活动板300通过连接绳304被拉动的时候,将活动板300向上拉动,连接框20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顶插柱204,连接框200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底插柱206。
[0026]其中如图1、2所示,顶板101顶面后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顶插孔102,顶板101通顶插孔102插接顶插柱204,连接绳304活动连接在顶板101上的卡槽105内,使得连接绳304在不使用时,可以限制在顶板101上。
[0027]其中如图1、2所示,侧板100后侧的下部固定有底板103,底板103用于限制连接框200下部在侧板100前方的位置,底板103顶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底插孔104,底板103通过底插孔104插接底插柱206。
[0028]其中如图1、3所示,连接框200的顶部固定有顶连接板202,顶连接板202将前板203和连接框200连接在一起,顶连接板202前侧的上部固定有前板203,前板203卡在顶板101的顶部,限制连接框200上部的位置,前板203底部固定有若干等距的顶插柱204,顶插柱204插接在顶板101上的顶插孔102内,使得顶板101与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包括侧板(100)、连接框(200)和活动板(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200)前方的两侧皆设置有侧板(100),所述侧板(100)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01),所述顶板(101)的前侧开设有卡槽(105),两个所述侧板(100)之间设置有活动板(300),所述活动板(300)的顶部对称固定有连接绳(304),所述连接框(200)的上方设置有若干顶插柱(204),所述连接框(200)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底插柱(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顶面后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顶插孔(102),所述连接绳(304)活动连接在顶板(101)上的卡槽(105)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0)后侧的下部固定有底板(103),所述底板(103)顶部开设有若干等距的底插孔(1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污水处理过滤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娇吕伟超赵超董燕华朱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万新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