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光电混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46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该耐火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单元和套设于缆芯单元外侧的防护单元,缆芯单元包括松套管,松套管的内部填充有光纤和阻水纱;防护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内部套中嵌设有导体,外护套中嵌设有加强筋,且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防火层。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采用中心管式结构,减少缆芯填充料的使用,且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防火层,降低燃烧时火焰对内护套的影响,同时在松套管内采用阻水纱进行填充,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在着火条件下火焰蔓延速率低,燃烧热释放量低,发烟量小,能够满足EN135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火光电混合缆


[0001]本技术涉及光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光电通信的大范围应用,光电混合缆能同时实现电能和通信信号的传输,可以一次性同步解决设备供电以及信号接入问题,大大减少了制造和敷设成本,且在设计和制造中无需考虑光电隔离的问题,故此很受用户的推崇。根据实际用途,光电混合缆可以应用到管道、架空、直埋以及室内等多种场合,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光电复合缆也在不断发展,亟需研制一种能够适应火灾场景下的光电复合缆,来满足光缆在高温期间保证正常通信和通电能力。
[0003]现有的光电混合缆一般采用松套管层绞式结构,光纤填充于松套管的内部,并在松套管中填充有纤膏进行阻水,同时缆芯根据使用要求绞合相应的导线,以此实现光电同时传输。但该种结构的光电混合缆在着火情况下很容易助燃,促进火灾迅速扩大蔓延,且纤膏会进一步燃烧释放大量热量和烟雾,破坏通信线路,威胁人身安全。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混合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松套管层绞式结构的光电混合缆在着火情况下容易助燃,促进火灾扩大蔓延,且纤膏会进一步燃烧释放大量热量和烟雾,破坏通信线路,威胁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该耐火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单元和套设于缆芯单元外侧的防护单元,缆芯单元包括松套管,松套管的内部填充有光纤和阻水纱;防护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层、内护套和外护套,内护套中嵌设有导体,外护套中嵌设有加强筋,且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防火层。
[0007]进一步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云母带层和玻纤编织带层,云母带层包覆于内护套的外侧,玻纤编织带层包覆于所述云母带层的外侧。
[0008]进一步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聚酰亚胺膜层和玻纤编织带层,聚酰亚胺膜层包覆于内护套的外侧,玻纤编织带层包覆于聚酰亚胺膜层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非金属纱层和玻纤编织带层,所述非金属纱层包覆于内护套的外侧,玻纤编织带层包覆于非金属纱层的外侧。
[0010]进一步地,导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体沿内护套的周向对称设置。
[0011]进一步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沿外护套的周向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地,耐火光电混合缆还包括撕裂绳,撕裂绳设置于内护套与阻水层之间;
[0013]和/或,撕裂绳设置于外护套与防火层之间。
[0014]进一步地,阻水层为阻水带层;
[0015]或,阻水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纱层和聚酰亚胺膜层,阻水纱层包覆于松套管的外侧,聚酰亚胺膜层包覆于阻水纱层的外侧;
[0016]或,阻水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纱层和云母带层,阻水纱层包覆于所述松套管的外侧,云母带层包覆于阻水纱层的外侧。
[0017]进一步地,光纤的数量为多根,光纤的直径为180~300μm。
[0018]进一步地,内护套为陶瓷层或阻燃尼龙层,内护套的壁厚为2~3mm。
[0019]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采用中心管式结构,减少缆芯填充料的使用,且在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置防火层,降低燃烧时火焰对内护套的影响,同时在松套管的内部采用阻水纱进行填充,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在着火条件下火焰蔓延速率低,燃烧热释放量低,发烟量小,能够满足EN13501

6标准Dca类要求。
[0020]此外,本申请将导体嵌设于内护套中,减少混合缆拉伸对松套管内光纤的影响,将加强筋嵌设于外护套中提高了混合缆的机械性能,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能够满足直埋、管道和架空等使用场景,有效扩大了光电混合缆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1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2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0024]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3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6]110、松套管;111、光纤;112、阻水纱;210、阻水层;220、内护套;221、导体;231、云母带层;232、玻纤编织带层;233、聚酰亚胺膜层;234、非金属纱层;240、外护套;24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8]如本申请
技术介绍
所分析的,现有采用松套管层绞式结构的光电混合存在着火情况下很容易助燃,释放大量热量和烟雾,破坏通信线路,威胁人身安全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
[0029]在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该耐火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单元和防护单元,缆芯单元包括松套管110,松管套的内部填充有光纤111和阻水纱112;防护单元套设于缆芯单元的外侧,且防护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层210、内护套220和外护套240,内护套220中嵌设有导体221,外护套240中嵌设有加强筋241,
且内护套220和外护套240之间设置有防火层。
[0030]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采用中心管式结构,减少缆芯填充料的使用,且在内护套220和外护套240之间设置防火层,降低燃烧时火焰对内护套220的影响,同时在松套管110的内部采用阻水纱112进行填充,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在着火条件下火焰蔓延速率低,燃烧热释放量低,发烟量小,能够满足EN13501

6标准Dca类要求。此外,本申请将导体221嵌设于内护套220中,减少混合缆拉伸对松套管110内光纤111的影响,将加强筋241嵌设于外护套240中提高了混合缆的机械性能,使得本申请提供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能够满足直埋、管道和架空等使用场景,有效扩大了光电混合缆的应用范围。
[0031]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缆的阻燃性以及进一步降低工艺难度,优选上述松套管110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塑而成。优选上述低烟无卤阻燃聚系统材料的氧指数不低于32%,有焰燃烧时最大比光密度不大于80。
[0032]上述松套管110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单元,所述缆芯单元包括松套管(110),所述松套管(110)的内部填充有光纤(111)和阻水纱(112);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套设于所述缆芯单元的外侧,且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阻水层(210)、内护套(220)和外护套(240),所述内护套(220)中嵌设有导体(221),所述外护套(240)中嵌设有加强筋(241),且所述内护套(220)和所述外护套(240)之间设置有防火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云母带层(231)和玻纤编织带层(232),所述云母带层(231)包覆于所述内护套(220)的外侧,所述玻纤编织带层(232)包覆于所述云母带层(231)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聚酰亚胺膜层(233)和玻纤编织带层(232),所述聚酰亚胺膜层(233)包覆于所述内护套(220)的外侧,所述玻纤编织带层(232)包覆于所述聚酰亚胺膜层(233)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非金属纱层(234)和玻纤编织带层(232),所述非金属纱层(234)包覆于所述内护套(220)的外侧,所述玻纤编织带层(232)包覆于非金属纱层(234)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秋周卫云赵静缪小明缪斌刘玉琴谭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