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35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包括锥形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沿杯体周向排布的若干茶筒,杯体内壁封堵茶筒的开口,并与茶筒形成储茶空间,所述茶筒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茶筒沿杯体内壁延伸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茶叶位于储茶空间内,且由于茶筒沿杯体内壁延伸方向延伸,因此储茶空间也沿杯体的内壁延伸方向延伸,若干个储茶空间内的茶叶均于热水接触,因此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茶时间;通过无纺布的设置,使茶筒透水性好,且变形能力强,茶筒和茶叶均不干涉杯体之间的插接,在泡茶时,在手动拉动无纺布,使储茶空间稍稍撑开,然后倒入热水后便于茶叶随着热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


[0001]本技术涉及茶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次性茶杯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次性杯使用越来越频繁,在泡茶招待客人时一次 性杯成了常用茶具。在使用一次性茶杯泡茶时,往往需要往一次性茶杯中 先放茶叶,再泡茶喝,很不方便。特别是在喝茶时,茶叶会漂浮于水面, 一方面茶叶浸泡不充分,浪费茶叶,另一方面在饮用时茶叶很容易进入口中,饮用不方便。
[0003]申请号为CN202120978744.6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茶杯,但是他的茶叶位于下方的隔层中,茶叶不能充分的和水接触,短时间内茶叶内溶物不能充分的融合进水中,导致泡出来的茶水很淡;
[0004]同时该一次性茶杯保温效果不好,特别是开会需要长时间发言的人,当发言结束后,杯中的水温度降低过快,影响茶水的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茶时间。
[0006]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包括锥形的杯体,所述杯体的内壁上设有沿杯体周向排布的若干茶筒,杯体内壁封堵茶筒的开口,并与茶筒形成储茶空间,所述茶筒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茶筒沿杯体内壁延伸方向延伸。
[0007]本技术在使用时,茶叶位于储茶空间内,且由于茶筒沿杯体内壁延伸方向延伸,因此储茶空间也沿杯体的内壁延伸方向延伸,若干个储茶空间内的茶叶均于热水接触,因此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茶时间。
[0008]作为优选,茶筒的底面与杯体的底面粘接。
[0009]本优选方案的设置,便于提高茶筒与杯体的连接强度,同时使茶筒的延伸长度更长,即使储茶空间也沿杯体的内壁延伸方向延伸,若干个储茶空间内的茶叶均于热水接触,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茶时间。
[0010]作为优选,所述茶筒的制作材料包括无纺布。
[0011]本优选方案通过无纺布的设置,使茶筒透水性好,且变形能力强,使茶叶位于茶筒的下方,在多个杯体插接时,上方杯体插入下方杯体内,挤压无纺布,而茶叶则位于上方杯体底面和下方杯体底面之间,因此茶筒和茶叶均不干涉杯体之间的插接,在泡茶时,在手动拉动无纺布,使储茶空间稍稍撑开,然后倒入热水后便于茶叶随着热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
[0012]作为优选,所述杯体外套接有与杯体锥形适配的保温套。
[0013]本优选方案通过保温套的设置,起到隔热作用,从而方便饮茶。
[0014]作为优选,保温套与杯体之间形成保温层,保温层内设有密封连接保温套底面与
杯体底面的连接环,保温层内设有密封连接保温套顶面与杯体外圆周面的弹性环。
[0015]本优选方案在使用时,在未加入热水时,手持保温套,在弹性环的作用下压缩保温层,使保温套与杯体接触,在加入热水后,杯体温度升高,带动保温层内的空气温度的升高,空气热胀填充整个保温层,从而将保温套与杯体隔开,从而起到对茶水保温的作用,降低茶水散热效率,防止杯体内的茶水冷却过快,茶水温度较低从而影响茶的口感,同时充分对茶进行热泡;
[0016]当温度过高,空气继续膨胀时,在弹性环弹力的作用下向外凸起,有效的增加了保温层的体积,从而增强适应空气膨胀的能力。
[0017]作为优选,所述茶筒设有四个,四个茶筒沿周向均匀排布。
[0018]本优选方案通过四个茶筒均匀排布的设置,便于杯体内泡茶更均匀。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茶叶位于储茶空间内,且由于茶筒沿杯体内壁延伸方向延伸,因此储茶空间也沿杯体的内壁延伸方向延伸,若干个储茶空间内的茶叶均于热水接触,因此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缩短泡茶时间;通过无纺布的设置,使茶筒透水性好,且变形能力强,使茶叶位于茶筒的下方,在多个杯体插接时,上方杯体插入下方杯体内,挤压无纺布,而茶叶则位于上方杯体底面和下方杯体底面之间,因此茶筒和茶叶均不干涉杯体之间的插接,在泡茶时,在手动拉动无纺布,使储茶空间稍稍撑开,然后倒入热水后便于茶叶随着热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部分主视透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结构部分俯视示意图;
[0022]图中所示:
[0023]1、杯体,2、茶筒,3、弹性环,4、保温层,5、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5]参照附图1

2,本技术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包括锥形的杯体1,所述杯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杯体1周向排布的四个茶筒2,四个茶筒2沿周向均匀排布,杯体1内壁封堵茶筒2的开口,并与茶筒2形成储茶空间,茶筒2的制作材料包括制作茶袋的无纺布。
[0026]所述茶筒2沿杯体1内壁延伸方向延伸。茶筒2的底面与杯体1的底面粘接。
[0027]所述杯体1外套接有与杯体1锥形适配的保温套5,保温套5与杯体1之间形成保温层4,保温层4内设有密封连接保温套5底面与杯体1底面的连接环,保温层4内设有密封连接保温套5顶面与杯体1外圆周面的弹性环3。
[0028]弹性环3可以使用橡胶等材料制作而成,保温套5和杯体1的制作材料相同,且均具有一定的弹性。
[0029]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若干个插接在一起的饮茶杯,依次取出,此时手持保温套5,在弹性环3的作用下压缩保温层4,使保温套5与杯体1接触,然后手动拉动无纺布,使储茶空间稍稍撑开,然后倒入热水,随着热水的不断加入,茶叶随着热水漂浮在储茶空间内,当
热水液面高于茶筒2液面时,从而实现将茶完全泡过;
[0030]随着热水的加入,杯体1温度升高,从而带动保温层4内的空气温度的升高,空气热胀填充整个保温层4,从而将保温套5与杯体1隔开,保温层4起到对茶水保温的作用,降低茶水散热效率,防止杯体内的茶水冷却过快,茶水温度较低,从而影响茶的口感,同时当加入的热水温度过高时,空气继续膨胀时,在弹性环3弹力的作用下向外凸起,有效的增加了保温层4的体积,从而适应空气膨胀的强度。
[0031]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包括锥形的杯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内壁上设有沿杯体(1)周向排布的若干茶筒(2),杯体(1)内壁封堵茶筒(2)的开口,并与茶筒(2)形成储茶空间,所述茶筒(2)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茶筒(2)沿杯体(1)内壁延伸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其特征在于:茶筒(2)的底面与杯体(1)的底面粘接。3. 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新型一次性隐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筒(2)的制作材料包括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