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鹿兰波专利>正文

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830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下步骤:步骤一、聚酯纤维展开输送,所述输送的路径经过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容器内持续注入蒸汽;步骤二、聚酯纤维离开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后,进行擦拭,再经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持续注入热空气;步骤三、在聚酯纤维完全失去热量前,经过包括带有染液的料池Ⅰ的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进行染色,先染底色,后在聚酯纤维不同区域上染其他颜色;步骤四、在聚酯纤维颜色转换的区域通过蒸汽处理;步骤五、聚酯纤维过水后进行干燥,目的是利用深浅颜色提高聚酯纤维的颜色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纤维加工,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在纺织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0003]其优点为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但其也具有缺点,染色成本较高,多为单一颜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提高聚酯纤维的颜色效果。
[0005]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聚酯纤维展开输送,所述输送的路径经过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容器内持续注入蒸汽;
[0008]步骤二、聚酯纤维离开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后,进行擦拭,再经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持续注入热空气;
[0009]步骤三、在聚酯纤维完全失去热量前,经过包括带有染液的料池Ⅰ(11)的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进行染色,先染底色,后在聚酯纤维不同区域上染其他颜色;
[0010]步骤四、在聚酯纤维颜色转换的区域通过蒸汽处理;
[0011]步骤五、聚酯纤维过水后进行干燥。
[0012]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包括横向段和向下方延伸的引流段,在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部且位于横向段和引流段交界处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用于支撑或引导聚酯纤维。
[0013]所述擦拭的方式采用织物包裹聚酯纤维,持续按压所述织物以进行吸水的方式完成。
[0014]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的导通通路延伸方向与附近的聚酯纤维的输送方向一致。
[0015]所述料池Ⅰ内的染剂温度为30℃至90℃,具体的温度段根据染剂选择。
[0016]所述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料池Ⅰ左右两侧的低位辊,低位辊的轴线与在聚酯纤维的输送方向上的虚拟直线垂直,两个低位辊的底部能够低于料池Ⅰ内染剂的液面。
[0017]料池Ⅰ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向外侧上方倾斜的斜面,料池Ⅰ左右两端的顶部低于自身前后两端的顶部。
[0018]所述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下开口,支撑架上具有单侧导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滤网安装框,滤网安装框上固接有滤网,所述过滤组件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滤网分别设置在料池Ⅰ左右两侧的下方。
[0019]所述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还包括上开口结构且设置在料池Ⅰ下方的聚料壳,聚料壳上开口的范围大于料池Ⅰ,聚料壳下端的中心固接并连通有储料桶,聚料壳上设有向储料桶引流的斜面,聚料壳上端安装有泵,泵上固接并连通有液管Ⅰ和液管Ⅱ,液管Ⅱ伸入储料桶以进行抽液给液管Ⅰ,液管Ⅰ固接并连通在料池Ⅰ下端的中心。
[0020]所述聚酯纤维包括不同颜色的区域,颜色变化部分为渐变色。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聚酯纤维制备方法流程图;
[0022]图2为聚酯纤维加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染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循环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5为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循环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7为独立上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一种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将聚酯纤维拉伸至自然展开的状态,随后进行输送,输送方式可以采用转动的输送辊进行输送,一头释放,另一头收卷,所述输送的路径需要经过两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先经过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需要持续注入蒸汽;
[0031]步骤二、聚酯纤维离开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后,进行擦拭,再经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持续注入热空气以进行干燥,通过该处理方式聚酯纤维的含水量少也利于干燥且可以增加染色效率和颜色的牢固程度;
[0032]其中,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包括横向段和向下方延伸的引流段,在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部且位于横向段和引流段交界处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聚酯纤维搭在导轮的上部,利用导轮支撑、引导聚酯纤维,导轮支撑聚酯纤维的部分设有凹槽以对聚酯纤维进行限位。
[0033]其中,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的导通通路延伸方向与附近的聚酯纤维的输送方向一致,热空气采用电热风机连接管路与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连通即可,该方案可以增加干燥长度,即利用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对热空气进行导向,对未在自身内部的聚酯纤维也可以进行干燥。
[0034]其中,所述擦拭的方式采用织物包裹聚酯纤维,持续按压所述织物以进行吸水的方式完成。
[0035]步骤三、在聚酯纤维完全失去热量前,经过包括带有染液的料池Ⅰ的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进行染色,经过料池Ⅰ的染色后形成颜色较浅的底色,当聚酯纤维离开料池Ⅰ后在聚酯
纤维不同区域上染其他颜色,实现颜色交替的效果;
[0036]步骤四、在聚酯纤维颜色转换的区域通过蒸汽处理,以使颜色交界处的颜色浅化,实现渐变色;
[0037]步骤四、聚酯纤维过冷水后进行干燥;
[0038]步骤五、固色处理,固色溶液pH酸碱度优选为7至9。
[0039]其中,聚酯纤维加工装置包括染色组件,所述染色组件包括上开口的料池Ⅰ、斜面、两个低位辊和高位辊;
[0040]料池Ⅰ的左右两端的顶部低于自身前后两端的顶部,料池Ⅰ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向远离自身中心方向延的倾斜的斜面,因而使得漂浮物不会聚集在料池Ⅰ的左右两端,随着染液注入液面上升至料池Ⅰ的左右两端顶部位置,漂浮物可以随染液排出;两个低位辊分别转动连接在料池Ⅰ的左右两侧,低位辊的底部低于料池Ⅰ左右两端的底部,聚酯纤维从低位辊的底部经过并与低位辊底部贴合,高位辊转动连接在料池Ⅰ右侧上方,聚酯纤维从高位辊的左侧绕至上方且与高位辊贴合,实现引导聚酯纤维离开料池Ⅰ;
[0041]优选的,高位辊上由前至后均匀分布有多个环形槽以对不同束的聚酯纤维进行纤维;
[0042]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下开口,支撑架上具有单侧导通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滤网安装框,滤网安装框上固接有滤网,所述过滤组件左右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滤网分别设置在料池Ⅰ左右两侧的下方以拦截漂浮物并使染剂下流;
[0043]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聚料壳、储料桶、电机Ⅰ、搅叶、泵、液管Ⅰ和液管Ⅱ;
[0044]聚料壳为上开口结构且设置在料池Ⅰ的正下方,聚料壳上开口的范围大于料池Ⅰ上开口的范围,聚料壳下端的中心固接并连通储料桶,聚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聚酯纤维展开输送,所述输送的路径经过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容器内持续注入蒸汽;步骤二、聚酯纤维离开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后,进行擦拭,再经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持续注入热空气;步骤三、在聚酯纤维完全失去热量前,经过包括带有染液的料池Ⅰ(11)的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进行染色,先染底色,后在聚酯纤维不同区域上染其他颜色;步骤四、在聚酯纤维颜色转换的区域通过蒸汽处理;步骤五、聚酯纤维过水后进行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包括横向段和向下方延伸的引流段,在第一个单向导通的容器内部且位于横向段和引流段交界处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用于支撑或引导聚酯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擦拭的方式采用织物包裹聚酯纤维,持续按压所述织物以进行吸水的方式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二个单向导通的容器的导通通路延伸方向与附近的聚酯纤维的输送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料池Ⅰ(11)内的染剂温度为30℃至9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酯纤维加工装置还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料池Ⅰ(11)左右两侧的低位辊(13),低位辊(13)的轴线与在聚酯纤维的输送方向上的虚拟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兰波
申请(专利权)人:鹿兰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