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脱脂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818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5
本申请涉及织物漂白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织物脱脂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织物脱脂漂白剂包括如下组分: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织物脱脂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织物漂白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织物脱脂漂白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织物,如羊绒、羊毛、散毛、纱线、坯布等,天然泛黄色,以羊毛为例,羊毛中天然色素的漂白方法包括双氧水氧化漂白、还原剂漂白、先氧化后还原漂白。传统双氧水漂白是在强碱、95℃高温条件下进行的,50℃时羊毛的鳞片层打开,双氧水渗入羊毛纤维内部,这个过程将会造成严重的纤维损伤和能源消耗。
[0003]申请号201811242470.3公开了“一种羊毛纤维的双氧水漂白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4]S1:低温漂白活化剂吸附羊毛纤维,将羊毛纤维浸渍于去离子水中,浸泡5

10min,然后取出挤压多余水分,将羊毛纤维转入低温漂白活化剂溶液中,升温至25

30℃搅拌50

90min,轧液;S2:双氧水漂白,按照浴比1:(20

30)将S1所得羊毛纤维浸渍于漂白处理液中,漂白处理液的主要组分为双氧水和润湿剂,漂白处理液的pH值为6.5

7.3,加热漂白处理液,升温至40

50℃,保温反应30

60min,取出羊毛纤维充分清洗并晾干。
[0005]上述处理工艺将低温漂白活化剂吸附在羊毛纤维表面,使得双氧水在低温条件下就能快速转换成活性更强的过酸,提高低温漂白性能。
[0006]但是羊毛中常含有脂质黑丝,仅采用漂白工艺,无法有效去除黑丝,使得漂白后的羊毛无法用于浅色制品。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厂家采用脱脂和漂白同时进行,以脱脂剂去除黑丝,以漂白剂进行漂白,使得处理后的羊毛满足使用的要求,具体采用三道工序。
[0008]工序一:将羊毛纤维置于染缸中,直升温度至30℃以上,依次或同时加入占羊毛纤维重量3%

10%的脱色剂MF

A、2%

3%的脱色剂MF

C、1%

2%的护绒剂MF

F;再加2%的脱色剂MF

B;升温至61

65℃,保温60
‑‑
90分钟,降温,冲洗一遍。
[0009]工序二:直升温度至40℃,依次或同时加入占羊毛纤维重量12%

18%的脱色剂MF

D,1%的护绒剂MF

F,再加双氧水50%

80%;升温至61

65℃,保温240

300分钟,降温,冲洗一遍。
[0010]工序三:直升温度至30

40℃,依次或同时加入占羊毛纤维重量2%的脱色剂MF

E,1%

2%的修复剂MF

M,运行30

60分钟后排水,加水冲洗干净后出缸。
[0011]但上述处理工序共涉及三道工序,工序相对复杂,且使用原料多达8种,漂白7

8h,时间长,用料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脱脂漂白剂,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工序相对复杂,漂白时间长,用料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同时,本
专利技术还将提供织物脱脂漂白剂的使用方法。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织物脱脂漂白剂,包括如下组分:0.5%

3%活化剂A,30%

60%双氧水,1%

8%脱脂剂RW,此处的百分数均为相对于织物的重量百分数;以活化剂A为总量算,活化剂A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氨基羧酸盐8%

15%,葡萄糖酸8%

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

18%,余量为水;以脱脂剂RW为总量算,脱脂剂RW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生物蛋白酶10%

15%;硅酸镁20%

25%;过碳酸钠20%

25%;硅酸钠35%

50%,余量为水。
[0015]活化剂A主要通过多价螯合剂与金属离子发生鳌合作用而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由此而使重金属不发生催化作用,避免金属离子存在下双氧水的无效分解。因而,活化剂A的作用为稳定双氧水,避免双氧水在高温环境下快速释放,影响双氧水漂白功能的发挥。
[0016]脱脂剂RW的作用为脱除黑丝和有色毛,天然有色动物纤维中含有较多的黑色素,通过生物蛋白酶的作用下可以将黑色素产生催化反应,破坏这些有色结构,将黑色素从羊毛中分离出来,可达到消色及漂白的作用。同时蛋白酶对过氧化氢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其活力随过氧化氢浓度增加而增加,会提高过氧化氢对羊毛的漂白效果,白度有所提高,还可以改善羊毛的亲水性和手感。得到织物脱脂漂白剂用料少,工序相对简单,漂白时间更短,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0017]优选的,包括如下组分:1%

3%活化剂A,40%

60%双氧水,1%

5%脱脂剂RW,此处的百分数均为相对于织物的重量百分数;以活化剂A为总量算,活化剂A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氨基羧酸盐8%

11%,葡萄糖酸8%

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

15%,余量为水;以脱脂剂RW为总量算,脱脂剂RW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生物蛋白酶10%

13%;硅酸镁20%

22%;过碳酸钠20%

23%;硅酸钠35%

48%,余量为水。
[0018]各组分的含量占比在上述范围内,漂白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漂白的时间更短,生产成本更低。
[0019]优选的,还包括0.5%

3%护绒剂,此处的百分数为相对于织物的重量百分数;以护绒剂为总量算,护绒剂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氧化氢酶5%

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单脂10%

15%;柠檬酸10%

15%;余量水为。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绒剂的作用为减少双氧水的残留,赋予织物较好手感,同时不影响后续染色。传统的护绒剂为冰醋酸或甲酸,为了降低最终排水中的COD,本专利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种护绒剂,此护绒剂在保留冰醋酸或甲酸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COD,简化了后续对排水的水处理步骤,更加环保。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使用织物脱脂漂白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原布置于染缸,依次加入活化剂A、双氧水、脱脂剂RW,升温至50

75℃后保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脱脂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0.5%

3%活化剂A,30%

60%双氧水,1%

8%脱脂剂RW,此处的百分数均为相对于织物的重量百分数;以活化剂A为总量算,活化剂A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氨基羧酸盐8%

15%,葡萄糖酸8%

1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

18%,余量为水;以脱脂剂RW为总量算,脱脂剂RW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生物蛋白酶10%

15%;硅酸镁20%

25%;过碳酸钠20%

25%;硅酸钠35%

50%,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脱脂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1%

3%活化剂A,40%

60%双氧水,1%

5%脱脂剂RW,此处的百分数均为相对于织物的重量百分数;以活化剂A为总量算,活化剂A主要成份及占比如下:氨基羧酸盐8%

11%,葡萄糖酸8%

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

15%,余量为水;以脱脂剂RW为总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磊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美兴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