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18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5
本申请涉及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测量放线,绑扎钢筋,固定密孔钢丝网片,密孔钢丝网片的竖向方向间隔缠绕有改性纤维长丝;S2、浇筑加强带内区域掺有2%的减缩剂的混凝土,再浇筑加强带外区域混凝土,振捣密实,刮平至标高;S3、待加强带混凝土固结后,往加强带混凝土表面涂覆0.5kg/m2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覆边界超出加强带外侧的20~30cm。本申请采用减缩剂替换膨胀剂进行加强带混凝土共同浇筑,配合涂覆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使得加强带具有良好的密封抗渗性,相比传统的后浇带具有更少的温度收缩裂缝与更短的工期。有更少的温度收缩裂缝与更短的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少长距离的建筑群在施工中出现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身收缩不均导致的有害裂缝,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措施,一种是浇筑后浇带,在间隔一定距离的建筑之间预留施工缝,待相邻建筑结构各自完成收缩后,再往施工缝中浇筑混凝土,如此形成后浇带以连接相邻的建筑结构;另外一种是浇筑加强带,在建筑物混凝土收缩应力发生的最大部位浇筑含有膨胀剂的混凝土,以此补偿建筑物混凝土的自身收缩,提高连续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与抗裂性能。由于加强带可以与混凝土建筑物一同施工浇筑的,相比后浇带的施工工期更短,施工费用更低,并且减少了因后浇筑混凝土干缩而导致新的裂缝问题,因而膨胀加强带目前已成为减少建筑有害裂缝的主流解决措施。
[0003]但是,随着膨胀加强带的推广应用,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上发现膨胀加强带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由于采用微膨胀剂配制的混凝土养护条件非常苛刻,若施工现场不能提供持续潮湿的养护环境,养护条件不满足要求,掺加有微膨胀剂的混凝土的收缩率相比普通混凝土反而具有更大的收缩率,甚至会因此产生大量的有害裂缝,膨胀加强带相比后浇带的混凝土裂缝控制风险更高。因此,亟需一种裂缝控制风险更低、施工工期更短、能够替代传统后浇带的施工工艺,来解决长距离建筑的裂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8]S1、测量放线,确定加强带的位置,在加强带区域中绑扎主钢筋以及附加钢筋,在加强带两侧捆扎竖立的短钢筋与主钢筋固定,在短钢筋处沿着加强带两侧架设固定密孔钢丝网片,密孔钢丝网片间隔缠绕有改性纤维长丝;
[0009]S2、从浇筑加强带内区域的一边推进浇筑掺加有2%的减缩剂的混凝土,来回分层浇筑直至加强带区域浇筑完毕,再从加强带两侧往带外方向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振捣密实均匀,最后对混凝土表面刮平至标高;
[0010]S3、待加强带混凝土固结后,往加强带混凝土表面涂覆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涂覆总量为0.5kg/m2,分至少两层涂覆,每层干燥时间间隔30~45min,涂覆边界超出加强带外侧的20~30cm。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施工方法,在加强带两侧架设的密孔钢丝网片上缠绕纤维长丝束,纤维长丝一方面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浇筑混凝土后砂浆通过纤维长丝束时渗透到另一侧界面,从而在该处形成一种具有良好抗剪性能的粗糙界面,提高了加强带与两侧混凝土结构的粘接强度,另一方面,纤维长丝竖向分布于加强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导热作用,减少了因混凝土内外水化热温差导致的收缩不均匀,从而有效控制了加强带处出现的收缩裂缝情况,除此之外,配合涂覆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使得加强带表面的微小裂缝得到填补密封,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沿着表面的微小缝隙渗入至加强带内部,特别是加强带界面处的密孔钢丝网片处也能得到充分的填充,实现了加强带的无缝深层密封,使得加强带不易发生开裂或漏水问题。采用这种加强带共同浇筑的方法,不仅结构更加密实,而且相比传统的后浇带施工具有更短的工期。
[0012]优选的,所述改性纤维长丝为改性聚乙烯纤维丝。
[0013]通过特别采用聚乙烯纤维素,利用其优良的强度与韧度,提高加强带的抗裂性能。
[0014]优选的,所述改性纤维长丝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5]a.将纤维长丝置于20
±
5wt%柠檬酸溶液中浸泡5h,取出晾干备用;
[0016]b.将硫酸肼、六偏磷酸钠与水按0.7:1:(1.5~2)混合,以2000~3000rpm的转速搅拌10~15min,干燥过200目筛备用;
[0017]c.将步骤a酸浸处理过的纤维丝、步骤b的粉剂以及10wt%的KH

550偶联剂乙醇溶液按2:1:(2~2.5)质量比混合,以20~40KHz超声波处理并搅拌至乙醇完全挥发,获得改性纤维长丝。
[0018]通过采用柠檬酸溶液浸泡聚乙烯纤维,一方面能够使聚乙烯纤维与混凝土具有更好的相容性,有利于混凝土浇筑时更好地渗入聚乙烯纤维空隙之间,使得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聚乙烯纤维表面的粗糙度,使得聚乙烯纤维表面形成能够共粉剂更好附着的微小孔隙,通过KH

550偶联剂将采用含有硫酸肼、六偏磷酸钠的粉剂附着于聚乙烯纤维表面,当混凝土与改性聚乙烯纤维接触时,六偏磷酸能够减缓加强带界面处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从而降低了界面处的水化热,使加强带界面处不易造成温差引起的裂纹,除此之外,硫酸肼在遇到氢氧化钙等水化产物后产生气泡,气泡在受到压力差的作用往聚乙烯纤维的表面孔隙中移动,使得聚乙烯纤维在气泡以及液膜的作用下有一定的涨大作用,从而使间隔缠绕于密孔钢丝网片的聚乙烯纤维长丝对加强带界面处起到了微膨胀的作用,减少了因混凝土结构收缩导致的裂缝。
[0019]优选的,步骤b与步骤c的干燥过程保持温度在50℃以下。
[0020]由于六偏磷酸钠与硫酸肼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使得硫酸肼在室温下与六偏磷酸钠混水搅拌时,六偏磷酸钠能够对硫酸肼起到包覆作用,有利于后续对混凝土的顺序性反应,通过控制步骤b与步骤c的处理温度,能够使硫酸肼不易完全溶解而逸出于六偏磷酸钠的包裹。
[0021]优选的,所述密孔钢丝网片上的纤维长丝间隔距离为10~15cm。
[0022]通过设计恰当的纤维长丝分布距离,能够使纤维长丝在混凝土中发挥更好的增强连接强度与微膨胀的效果。
[0023]优选的,所述减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碱改性硅藻土34~43份、葡萄糖酸钠12~16份、氧化镁14~20、硼砂8~11份、酸改性淀粉7~13份、煅烧莫来石粉末3~8份、氮化硅4~9份。
[0024]优选的,所述减缩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硅藻土分散浸渍于pH为10~11的碱液中,在45
±
5℃下搅拌15~30min,静置沉淀置换清水洗涤,至洗涤液pH<8,过滤干燥得到碱改性硅藻土,备用;将淀粉分散浸渍于其质量5~6倍的12.7wt%的柠檬酸溶液中,在75
±
5℃下搅拌120~150min,过滤干燥得到酸改性淀粉,备用;将碱改性硅藻土、酸改性淀粉、葡萄糖酸钠、氧化镁、硼砂、煅烧莫来石粉末、氮化硅按配比混合并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0025]优选的,所述减缩剂研磨至过筛600~800目粒度。
[0026]通过采用碱液浸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测量放线,确定加强带的位置,在加强带区域中绑扎主钢筋以及附加钢筋,在加强带两侧捆扎竖立的短钢筋与主钢筋固定,在短钢筋处沿着加强带两侧架设固定密孔钢丝网片,密孔钢丝网片的间隔缠绕有改性纤维长丝;S2、从浇筑加强带内区域的一边推进浇筑掺加有2%的减缩剂的混凝土,来回分层浇筑直至加强带区域浇筑完毕,再从加强带两侧往带外方向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振捣密实均匀,最后对混凝土表面刮平至标高;S3、待加强带混凝土固结后,往加强带混凝土表面涂覆水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涂覆总量为0.5kg/m2,分至少两层涂覆,每层干燥时间间隔30~45min,涂覆边界超出加强带外侧的20~3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长丝为改性聚乙烯纤维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长丝的制备方法如下:a. 将纤维长丝置于20
±
5wt%柠檬酸溶液中浸泡5h,取出晾干备用;b. 将硫酸肼、六偏磷酸钠与水按0.7:1:(1.5~2)混合,以2000~3000rpm的转速搅拌10~15min,干燥过200目筛备用;c. 将步骤a酸浸处理过的纤维丝、步骤b的粉剂以及10wt%的KH

550偶联剂乙醇溶液按2:1:(2~2.5)质量比混合,以20~40KHz超声波处理并搅拌至乙醇完全挥发,获得改性纤维长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与步骤c的干燥过程保持温度在5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替代传统混凝土后浇带的抑温抗裂加深层密封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孔钢丝网片上的纤维长丝间隔距离为10~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科洛结构自防水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