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05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旋耕机构、开沟起垄机构、整形机构、地膜辊、压膜轮、拨土片和限位框,所述地膜辊上缠绕设置有薄膜,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扎膜针,且所述扎膜针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下出口管和上出口管的软管段部分分别固定设置在下卡座和上卡座中,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凸轮;所述底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压土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旋耕起垄覆膜机,能够同时实现旋耕、起垄、覆膜和扎孔等集成化操作,并且能够根据所扎设的透气孔的直径大小,在直径小时不压侧边而是清理压土板,在直径大时间隔下压进而使得薄膜贴设得更加牢固,更具有适应性。更具有适应性。更具有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用机械化的不断普及,一般的农田作业几乎都能被机械代替,薯类、豆类、蔬菜类的田间耕后需要进行起垄作业,为了防止土壤温度骤变,往往还要在垄上铺设一层塑料薄膜来保证土壤温度恒定,现有的旋耕、起垄和覆膜三种作业可以通过旋耕机、起垄机和覆膜机来先后完成,但是这种种植方式较为繁琐,机械的投入成本大,不同作业之间的频繁切换也耗费时间,现有的设备虽然实现了部分集成,但是其功能仍然较为局限。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673186B”的一种小型农用旋耕起垄、覆膜一体机,包括可和其他动力机构连接的机架、驱动机构、水箱、蓄电池,所述机架下面从前端到后端依次设有旋耕机构、开沟起垄机构、整形机构、喷水装置、挂膜轴、压膜轮、拨土片;所述挂膜轴上挂有薄膜,所述薄膜的前方有分别喷头朝向薄膜和地面的喷水装置;喷水部分,激光灯正对喷头的背面,灯光沿水柱喷射在薄膜表面,形成光斑便于观察和检测;采用摄像头拍摄光斑,检测实际光斑大小和位置,获得水柱与薄膜的角度,并通过控制箱控制水柱的角度;该小型农用旋耕起垄、覆膜一体机能实现旋耕开沟、起垄、覆膜一体化作业,和解决覆膜过程中,薄膜与垄土中容易混入空气,形成鼓包,造成覆膜不够紧贴垄面的问题。
[0004]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覆膜后,在膜上栽培作物时,需要在膜上打穴开孔,把作物栽入穴内,同时开孔防止膜内温度过高,发生烧苗,但是,上述装置不能在覆膜的同时进行扎孔,还需要进行额外的扎孔处理,功能不够完善,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旋耕机构、开沟起垄机构、整形机构、地膜辊、压膜轮、拨土片和限位框,所述地膜辊上缠绕设置有薄膜,位于限位框内部的所述机架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字型框架板,所述口字型框架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调间距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扎膜针,且所述扎膜针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口字型框架板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活动穿过第二通孔,所述口字型框架板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固定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固定设置有中心座,所述中心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凸起块和下凸起块;
[0008]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囊,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囊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囊上分别连通设置有下出口管和上出口管,所述下出口管和上出口管的软管段部分分别固定设置在下卡座和上卡座中,所述下出口管连通于第二弹性伸缩囊,所述限位框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设置有限位卡板,且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囊设置在限位卡板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限位卡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底部啮合设置有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凸轮;
[0009]所述上出口管连通于中空箱体的内腔,所述中空箱体的内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中空箱体的底部开口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阻挡块,所述活塞板和阻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活塞板的底部通过第四弹簧连接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侧边限位槽和中空槽,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卡杆,所述限位卡杆和侧边限位槽顶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五弹簧,所述中空槽中连接设置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的底部连接设置有底杆,所述底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压土板。
[0010]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把手。
[0011]优选的,所述口字型框架板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设置有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且所述第一限位螺母和第二限位螺母分别贴设在口字型框架板的底板两侧,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承载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口字型框架板的底板中心处,所述第一通孔共有两个,且对称开设在第二通孔的两侧。
[0013]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框。
[0014]优选的,所述中心杆远离主动锥齿轮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中,且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设置在限位框的外侧壁上。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框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旋转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轴承座中,且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嵌设置在安装板中。
[0016]优选的,所述压土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压土凸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集成有旋耕机构、开沟起垄机构、整形机构、地膜辊、压膜轮和扎孔结构,能够实现旋耕、起垄、覆膜等一体化作业,使得铺设后的薄膜可以同时完成打孔操作,设备集成化程度更高,效率也更高;
[0019]2、本专利技术中扎膜针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因此,当气缸伸长和收缩的幅度一定时,可以通过调节扎膜针的位置,进而调节最终在薄膜上扎设的透气孔的直径大小,适用范围更广;
[0020]3、本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扎设的透气孔大小的不同,当扎膜针扎设的透气孔直径较小时,随着第一弹性伸缩囊的反复伸缩膨胀,凸轮会间歇性地撞击到底杆,使得压土板可以在震动过程中除去粘附的泥土,进而避免因为粘附土块和石子过多而导致影响下压、避免出现土壤不能被压紧实的问题,此时,由于透气孔的孔径小,此时薄膜的贴设效果好,压土板
不再下压,避免密封过度而影响到土壤的气体交换;
[0021]4、本专利技术在扎膜针扎设的透气孔直径较大时,随着第一弹性伸缩囊的反复伸缩膨胀,压土板会被推动进而实现间隙性下压,此时,由于透气孔的孔径大,此时薄膜和土壤之间贴设得不够牢固,压土板能够将薄膜两侧表面压着的土壤进行压实,避免薄膜被风吹走或者吹得褶皱、堆叠。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旋耕起垄覆膜机,能够同时实现旋耕、起垄、覆膜和扎孔等集成化操作,并且能够根据所扎设的透气孔的直径大小,在直径小时不压侧边而是清理压土板,在直径大时间隔下压进而使得薄膜贴设得更加牢固,更具有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框和中空箱体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框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座相对下出口管和上出口管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起垄覆膜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旋耕机构(3)、开沟起垄机构(4)、整形机构(5)、地膜辊(6)、压膜轮(7)、拨土片(8)和限位框(9),所述地膜辊(6)上缠绕设置有薄膜(601),位于限位框(9)内部的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口字型框架板(13),所述口字型框架板(13)的底部设置有可调间距的承载板(17),所述承载板(1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多个扎膜针(18),且所述扎膜针(18)的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口字型框架板(13)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32),所述承载板(1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19),且所述固定杆(19)活动穿过第二通孔(132),所述口字型框架板(13)的内部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传动板(21),所述传动板(21)上固定设置有延长杆(23),所述延长杆(23)上固定设置有中心座(24),所述中心座(24)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凸起块(251)和下凸起块(252);所述限位框(9)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上放置有第一弹性伸缩囊(27),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囊(27)之间通过连通管(28)相连通,所述第一弹性伸缩囊(27)上分别连通设置有下出口管(29)和上出口管(30),所述下出口管(29)和上出口管(30)的软管段部分分别固定设置在下卡座(291)和上卡座(301)中,所述下出口管(29)连通于第二弹性伸缩囊(31),所述限位框(9)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32),所述定位板(32)的顶部通过第二弹簧(33)连接设置有限位卡板(34),且所述第二弹性伸缩囊(31)设置在限位卡板(34)围成的区域内,所述限位卡板(3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齿条(35),所述齿条(35)上啮合设置有齿轮(36),所述齿轮(36)的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中心杆(37),所述中心杆(37)的端部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38),所述主动锥齿轮(38)底部啮合设置有被动锥齿轮(40),所述被动锥齿轮(40)的中心处固定贯穿设置有旋转杆(41),所述旋转杆(4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石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