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膜结构和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698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膜结构和空气调节装置。该湿模结构包括:上水管,具有出水口;集水槽底,设有下水接口;第一水路,连通于出水口与下水接口之间,第一水路上设有湿帘和疏水结构,疏水结构适于疏导进入湿帘的水流和/或流出湿帘的水流。该湿膜结构和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在第一水路上设置疏水结构,使得进入湿帘的水的流量和流速既不会过快,也不会过慢,以减少水流入湿帘之前水泡的产生,且疏水结构可以避免水在湿帘内聚集而在大风量下产生水泡。避免水在湿帘内聚集而在大风量下产生水泡。避免水在湿帘内聚集而在大风量下产生水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膜结构和空气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湿膜结构和空气调节装。

技术介绍

[0002]湿膜结构应用于加湿器、冷风扇等领域。湿膜结构的加湿原理是,水均匀沾湿在湿帘上形成薄的水膜后,利用风机吹薄的水膜使得水膜快速蒸发,从而达到增大加湿量,降低环境温度的效果。通过增加湿膜的蒸发量可以提升舒适度。
[0003]目前,增大湿膜结构的加湿量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增大湿帘面积、增加进风量、使用暖风蒸发等。其中,在大风量和大流量的情况下运行湿膜结构,湿帘上很容易出现大量水泡吹起后炸裂的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炸裂的水泡会使水花飞溅,细小水滴从加湿器的缝隙中溅出,导致加湿器周围的桌面上全是细密水珠,影响生活使用,最终也会影响的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湿膜结构容易产生水泡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产生水泡的湿膜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膜结构,包括:上水管,具有出水口;集水槽底,设有下水接口;第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管(22),具有出水口(221);集水槽底,设有下水接口(37);第一水路(101),连通于所述出水口(221)与所述下水接口(37)之间,所述第一水路(101)上设有湿帘(4)和疏水结构,所述疏水结构适于疏导进入所述湿帘(4)的水流和/或流出所述湿帘(4)的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结构包括:多个透水孔(44),分别设于所述湿帘(4)的顶部和/或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4)包括折叠网(41),所述折叠网(41)具有多个折叠网片,所述折叠网片具有相对的两个折叠边,所述疏水结构还包括多个胶条(42),所述胶条(42)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折叠边,所述胶条(4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折叠边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胶条(42)在每个所述折叠网片的表面上、下交错设置;或多个所述胶条(42)在每个所述折叠网片的表面平齐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结构还包括进水水道(27),所述进水水道(27)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道(271)和第二水道(272),所述第一水道(27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水道(272)的宽度,所述第二水道(272)的底部设有多个分水孔,多个所述分水孔分别位于所述湿帘(4)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水孔包括多个第一分水孔(24)和多个第二分水孔(25),所述第一分水孔(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芯怡徐锦元陈凯鹏刘旭美林振华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