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680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其涉及高能高压充电装置电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高能高压充电装置在进行充电完毕之后,负载未将电源的电量完全转化,剩余电量不进行泄放会对回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电阻,所述第一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电阻,所述第一控制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反并联二极管,所述反并联二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隔离电路,所述充电隔离电路一端电性连接有泄放电路,所述充电隔离电路的另一端和泄放电路的另一端接地,达到了高安全性和安全泄压的效果。泄压的效果。泄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高能高压充电装置电路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高能高压充电装置可以快速对需要充电的产品进行充电,如高压电源,高压电源,又名高压发生器,一般是指输出电压在五千伏特以上的电源,一般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可达几万伏,甚至高达几十万伏特或更高。
[0003]现有的高能高压充电装置在进行充电完毕之后,负载未将电源的电量完全转化,剩余电量不进行泄放会对回路中的元器件造成损害,更严重者会危害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高压充电装置中剩余电量进行泄放的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包括高压电源,所述高压电源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电阻,所述第一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电阻,所述第一控制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反并联二极管,所述反并联二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隔离电路,所述充电隔离电路一端电性连接有泄放电路,所述充电隔离电路的另一端和泄放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阻为整流硅堆限制电阻,所述第二控制电阻为二极管电流限制电阻。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隔离电路内部包括有一端与第二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的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所述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所述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泄放电路内部包括有连接在第一电容和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之间的第三控制电阻以及连接在第二电容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之间的第四控制电阻,所述第三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所述第四控制电阻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所述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反并联二极管的一端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和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的一端接地。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3]1、通过采用充电隔离电路,设计的充电隔离电路采用多个大电流二级管串联实
现,实现了两路电容器的隔离充电,避免能量发生倒灌,造成危害,产生高安全性的效果;
[0014]2、通过采用泄放电路,通过泄放继电器闭合时,回路中剩余的电压将通过,泄放功率电阻将电压进行安全泄放,产生了安全泄压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电路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充电隔离电路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泄放电路示意图。
[0019]图中:1、高压电源;2、第一控制电阻;3、第二控制电阻;4、反并联二极管;5、充电隔离电路;6、泄放电路;51、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52、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3、第一电容;54、第二电容;55、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61、第三控制电阻;62、第四控制电阻;63、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64、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参照附图1,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包括高压电源1,高压电源1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电阻2,第一控制电阻2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电阻3,第一控制电阻2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阻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反并联二极管4,反并联二极管4的一端接地,第二控制电阻3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隔离电路5,充电隔离电路5一端电性连接有泄放电路6,充电隔离电路5的另一端和泄放电路6的另一端接地,反并联二极管4必须为具有较大通流能力的快恢复高压二极管。
[0022]第一控制电阻2为整流硅堆限制电阻,第二控制电阻3为二极管电流限制电阻。
[0023]充电隔离电路5内部包括有一端与第二控制电阻3另一端电性连接的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51,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5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55,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电容53,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55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容54,设计的充电隔离电路5采用多个大电流二级管串联实现,额定耐压20kV,额定通流20A。
[0024]第一电容53与第二电容5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电容53与第二电容54的另一端接地。
[0025]泄放电路6内部包括有连接在第一电容53和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之间的第三控制电阻61以及连接在第二电容54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55之间的第四控制电阻62,第三控制电阻61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63,第四控制电阻62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64,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63、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64、第一电容53、第二电容54和反并联二极管4的一端电性连接,通过泄放继电器闭合时,回路中剩余的电压将通过,泄放功率电阻将电压进行安全泄放。
[0026]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63和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64的一端接地。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大功率高频高压充电机对电容器充电后,进行快速放电以获得大的脉冲功率,其放电电流峰值会达到kA级,为防止放电结束时,放电回路电感续流,对充
电电容器反向充电,从而使整流硅堆导通而经受极大的浪涌电流冲击而损坏,整体内部设置了充电隔离电路5和泄放电路6,对整体进行放电反压保护,反并联二极管4在放电时,钳位整流硅堆电压,第一控制电阻2、第二控制电阻3分别限制整流硅堆、二极管电流,两个电阻较小,且设置了隔离充电输出用于高压充电电路的分路,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55,实现了两路电容器的隔离充电,避免能量发生倒灌,造成危害,第三控制电阻61、第四控制电阻62、第一高能泄压继电器63和第二高能泄压继电器64以及开关控制电路等组成泄放电路6,通过泄放继电器闭合时,回路中剩余的电压将通过,泄放功率电阻将电压进行安全泄放。
[002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包括高压电源(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源(1)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控制电阻(2),所述第一控制电阻(2)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二控制电阻(3),所述第一控制电阻(2)的另一端和第二控制电阻(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反并联二极管(4),所述反并联二极管(4)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控制电阻(3)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隔离电路(5),所述充电隔离电路(5)一端电性连接有泄放电路(6),所述充电隔离电路(5)的另一端和泄放电路(6)的另一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阻(2)为整流硅堆限制电阻,所述第二控制电阻(3)为二极管电流限制电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能高压充电隔离泄放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隔离电路(5)内部包括有一端与第二控制电阻(3)另一端电性连接的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51),所述充电回路断开继电器(5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有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和第二充电隔离二极管(55),所述第一充电隔离二极管(52)的另一端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诗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行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