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640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配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预装单元、转运单元及装配单元,上料单元用于簧片的上料,预装单元用于簧片的检测和预装,转运单元用于将合格的簧片转运至装配单元,装配单元用于簧片与齿轮盖的压装、下料;预装单元具有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包括带输料槽的底架、置于底架内顶料用的第一气动夹爪及位于底架上方检测用的第二气动夹爪;第二气动夹爪的两气爪相对面均设有与簧片配作的卡槽,且其中一卡槽上方的气爪安装有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气动夹爪上的卡槽与测距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簧片的弯曲程度与宽度,合格的簧片可以顺利送去预装,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如图1所示,具有接线端口11
´
的齿轮盖1
´
通过6块簧片2
´
实现与箱体(图中未示出)的快速卡接,而6块簧片2
´
需要预先装配到齿轮盖1
´
上,之后再对接线端口11
´
通电以检测其是否受到簧片2
´
装配过程的影响。
[0003]因簧片尺寸小,形状特殊,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人工来完成。但是,人工装配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簧片2
´
的尺寸、形状(弯曲程度)依靠工人肉眼检测,在装配时簧片2
´
无法插入齿轮盖1
´
即判断为不合格,这种后置检测方式严重影响装配效率;或者通过外力将勉强可以插入齿轮盖1
´
的簧片2
´
强行压入齿轮盖1
´
,非常不利于后续使用。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料单元,用于簧片的上料;预装单元,用于簧片的检测和预装;转运单元,用于将合格的簧片转运至装配单元;及装配单元,用于簧片与齿轮盖的压装、下料;其中,所述预装单元具有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包括带输料槽的底架、置于所述底架内顶料用的第一气动夹爪及位于所述底架上方检测用的第二气动夹爪;所述第二气动夹爪的两气爪相对面均设有与所述簧片配作的卡槽,且其中一卡槽上方的气爪安装有测距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包括振动盘及连接于所述振动盘出料口的直震器;所述输料槽与所述直震器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气动夹爪连接于第一双杆气缸的推板上且位于所述输料槽正下方,所述第一双杆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单元包括用于实现所述第二气动夹爪三轴移动的第一XYZ三轴移动机构及分别位于所述底架两侧的两套预装机构;每套所述的预装机构设有预装板,以用于所述簧片的厚度检测和预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YZ三轴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模组、第一滑轨、第一支架、第二丝杆模组及滑台气缸;所述第一支架一侧下端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相传动连接、另一侧下端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模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端;所述滑台气缸与所述第二丝杆模组相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气动夹爪与所述滑台气缸相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两套所述的预装机构位于所述第一丝杆模组与所述第一滑轨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每套所述的预装机构包括第一无杆气缸及与其滑块相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预装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预装板按预设角度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簧片与齿轮盖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