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51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示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现有的供热管路在长期供热过程中,管路内会产生水垢以及管路的锈蚀杂质等污物,长期不清理,则会导致这些污物积存在管路内随着热水流入到单元用户室内,进而导致居家暖气热量不足等现象发生,同时,为了防止单元用户的暖气泄露而对用户造成损害,通常还在进水管路上安装防泄水阀,所以,供热单位通常在每个单元管路上都会安装一个过滤阀和一个防泄水阀,这种结构的实质性不足是:1.长时间供热,管路中的杂质等污物会堵塞过滤网筒,进而导致热水无法进入用户室内。在清理过滤阀时,通常,人工先将该单元的总阀门关闭,然后,再去打开过滤阀底部的密封盖,取出过滤网筒清洗,然后再把清洗干净的过滤网筒装入,盖上密封盖。这种清理方法不但使得供热管路中的水流出而造成浪费,而且,还使得操作工人在每个供暖期内都要定期的对每个用户的进水管路上的过滤阀进行清理,进而导致清理费时费力,用工成本高,清理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实质性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0005]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39,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示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和/或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61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以利于通过刮除部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自转带动刮刃61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自动刮除。
[0006]本技术所述刮除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刮板,所述刮板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刮板侧面设有刮刃;当所述刮板为两个以上数量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刮板上端经上连接环固定连接,和/或下端经下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环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 和/或所述下连接环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过滤网筒内壁的刮除率。
[0007]本技术所述刮除部也可以是自转水轮,所述自转水轮45的叶片轴向螺旋设置,所述叶片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相交叉,所述自转水轮的叶片侧壁设有刮刃61。
[0008]本技术所述刮除部还可以是由自转水轮45、刮板46组成,所述自转水轮45上端设有至少1个刮板46,所述刮板沿自转水轮轴心的延伸线轴向设置,所述刮板一侧壁或两侧壁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进行刮除的刮刃61,所述刮板固定在自转水轮45端面上,所述自转水轮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刮板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以利于通
过自转水轮在水流的冲击下旋转来带动刮板上的刮刃61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
[0009]本技术所述刮板表面形状由下端向上端逐渐扭曲变形,所述刮板的扭曲方向与自转水轮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同,通过水流冲击刮板和自转水轮,加快自转水轮的旋转速度,进一步提高过滤网筒内壁的刮除率;
[0010]本技术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的非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非金属材质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还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成。
[0011]本技术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刷毛,以利于通过刷毛对过滤网筒39内壁拦截的污物进行自动清除。
[0012]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去掉过滤网筒)。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过滤网筒)。
[0016]图4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阀体1、进水连接管2,出水连接管3,阀盖4、导流腔5、阀芯腔8、过滤网筒39、自转水轮45、刮板46、上连接环47、上连接部48、下连接部49、上定位座50、下定位座51、刮刃6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9]实施例1,如附图所示,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示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和/或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61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以利于通过刮除部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自转带动刮刃61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自动刮除,所述刮除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刮板,所述刮板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刮板侧面设有刮刃;或者,当所述刮板为两个以上数量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刮板上端经上连接环固定连接,和/或下端经下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环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 和/或所述下连接环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过滤网筒内壁的刮除率,本技术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的非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非金属材质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还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刷毛,以利于通过刷毛对过滤网筒39内壁拦截的污物进行自动清除。
[0020]实施例2,如附图1、2所示,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示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和/或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61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以利于通过刮除部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自转带动刮刃61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自动刮除,所述刮除部也可以是
自转水轮,所述自转水轮45的叶片轴向螺旋设置,所述叶片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相交叉,所述刮板表面形状由下端向上端逐渐扭曲变形,所述刮板的扭曲方向与自转水轮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同,所述自转水轮的叶片侧壁设有刮刃61。本技术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耐磨、耐腐蚀、弹性大的非金属材质制成,所述非金属材质可以采用橡胶材质,也可以采用塑料材质,还可以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刮刃61可以采用刷毛,以利于通过刷毛对过滤网筒39内壁拦截的污物进行自动清除。
[0021]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示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和/或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61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以利于通过刮除部在水流的冲击下产生自转带动刮刃61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自动刮除,所述刮除部还可以是由自转水轮45、刮板46组成,所述自转水轮45上端设有至少1个刮板46,所述刮板沿自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包括过滤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筒内设有对过滤网筒内壁的污物进行刮除的刮除部,所述刮除部轴向设置,所述刮除部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和/或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刮除部侧面设有刮刃,所述刮刃与过滤网筒线性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部包括至少一个刮板,所述刮板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刮板侧面设有刮刃;当所述刮板为两个以上数量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刮板上端经上连接环固定连接,和/或下端经下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环上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上连接部, 和/或所述下连接环下端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下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动力式过滤网筒污物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部是自转水轮,所述自转水轮的叶片轴向螺旋设置,所述叶片端面与水流冲击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明赵凤娟魏同国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弗瑞斯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