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7505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氮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氮制备系统,包括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绝热罐、氮循环增压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与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绝热罐、单循环增压系统的控制端电性相连,绝热罐内设置有制冷盘管,且制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与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的进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采用GM或脉冲等高价值制冷机组,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并通过氮循环增压系统与绝热罐、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和中央控制系统的配合,实现了氮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氮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氮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液氮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实验仪器、监测仪器需要采用液氮制冷获得低于

180℃以下的设备,使用的多为自复叠制冷方式难以获取

180以下温区,使用范围受限,采用GM制备液氮设备投资成本高,而直接使用液氮制冷在某些场合下获取、购买不方便,且成本较高昂;另外目前市面上的液氮制备机基本要先采用压缩空气制备高纯氮气,再通过超低温使氮气液化成为液氮,液氮制冷后直接排放空气,无法做到氮气循环使用,氮的利用率低,且制氮同时需要经常更换设备配件,运行费用高,设备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液氮制备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液氮制备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氮制备系统,包括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绝热罐、氮循环增压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绝热罐、单循环增压系统的控制端电性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制备系统,包括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1)、绝热罐(2)、氮循环增压系统(27)和中央控制系统(2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26)与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1)、绝热罐(2)、单循环增压系统的控制端电性相连,所述绝热罐(2)内设置有制冷盘管,且制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7)和第二连接管(8)分别与自复叠式超低温机组(1)的进出口相连;所述氮循环增压系统(27)包括液氮制冷器(3)、第一储存罐(4)、第二储存罐(5)、氮气瓶(6)、绝热管(9)、第一进气管(10)、调压阀(11)、第二进气管(12)、第三连接管(13)、第四连接管(14)、第五连接管(15),所述液氮制冷器(3)的一端通过绝热管(9)与绝热罐(2)的出口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三连接管(13)与第二进气管(12)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10)连接绝热罐(2)和氮气瓶(6),调压阀(11)安装在第一进气管(10)上,所述第二进气管(12)的两端与第一进气管(10)相连通,且位于调压阀(11)和绝热罐(2)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13)连接第二进气管(12)和第一储存罐(4),所述第四连接管(14)连接第二进气管(12)和第二储存罐(5),所述第二进气管(12)连接上安装有高压增压泵(16)和低压增压泵(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第一进气管(10)、第二进气管(12)、第三连接管(13)、第四连接管(14)、第五连接管(15)和绝热管(9)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8),且每个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喜吴光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蒂珀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