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调器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制热模式下室外机作为蒸发器容易结霜,而化霜过程中室内机转换为蒸发器,室外机转换为冷凝器,从室内吸收热量用于室外机化霜,造成室内机制热效果变差,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识别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响应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第一四通阀上电,以及第二四通阀上电,响应于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化霜模式,控制第一四通阀掉电,以及第二四通阀上电。由此,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化霜模式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蓄热换热器为蒸发器,此时从蓄热换热器中吸收热量用于室外换热器化霜,不会影响室内换热器的制热效果,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度和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蓄热换热器、压缩机、四通阀组件和节流组件,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通过第一管路和旁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之间通过第三管路连接,其中,所述蓄热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旁路上,且所述旁路上设置有所述节流组件,所述四通阀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二管路上,所述第二四通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路上;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识别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响应于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上电,以及所述第二四通阀上电;响应于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化霜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掉电,以及所述第二四通阀上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掉电,以及所述第二四通阀上电之后,还包括:识别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化霜持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上电,以及所述第二四通阀上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目标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运行状态包括制热目标运行状态和制冷目标运行状态;响应于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目标运行状态,控制所述节流组件开启;或者,响应于所述空调器处于非目标运行状态,控制所述节流组件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目标运行状态,包括:识别空调器的制热能力需求参数或者制冷能力需求参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空调器处于目标运行状态;或者,识别所述制热能力需求参数或者制冷能力需求参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三预设时长,确定所述空调器处于非目标运行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目标运行状态,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混合模式,其中,所述混合模式包括存在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且存在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获取制热能力需求参数和制冷能力需求参数;识别所述制热能力需求参数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制冷能力需求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制热目标运行状态;或者,识别所述制热能力需求参数大于所述制冷能力需求参数,确定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制冷目标运行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节流组件开启之前,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制热目标运行状态,识别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长达到第四预设时长;或者,响应于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制冷目标运行状态,识别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小于
或者等于第三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五预设时长。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节流组件开启之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空调器处于所述制热目标运行状态,识别所述蓄热换热器的出口管壁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预设温度的持续时长达到第六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掉电;识别所述蓄热换热器的入口管壁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温度,和/或所述第一四通阀的掉电持续时长达到第七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利,马熙华,王命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