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47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包括穿戴主体及拖行机构,拖行机构包括拖行臂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螺栓、第一复位弹簧、限位环及锁止环;拖行臂靠近穿戴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贯穿槽,穿戴主体开设有第二贯穿槽;第一复位弹簧、限位环、锁止环依次套接于螺栓;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环连接,另一端与抵持于第二贯穿槽的端壁;第一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槽;第二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槽;锁止环分别收容在第一限位槽及第二限位槽中,或锁止环收容在第二限位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可以进行肩背,也可以进行拖行,使用灵活,在较为平整的地方可以将救援装备进行拖行,由此降低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由此降低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由此降低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

技术介绍

[0002]救援人员在前往救援现场实施救援工作时,需要同时将救援装备一并携带到救援现场。由于很多情况下救援人员前往救援现场需要攀爬楼梯、趟过泥泞路面、穿越丛林,翻越高山峻岭,这就需要消耗救援人员大量的体力。若救援人员背负救援装备前往救援现场,这就进一步加大了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可以进行肩背,也可以进行拖行,使用灵活,在较为平整的地方可以将救援装备进行拖行,由此降低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包括穿戴主体及拖行机构,所述拖行机构与所述穿戴主体连接;所述拖行机构包括拖行臂及连接组件;所述拖行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穿戴主体连接;
[000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第一复位弹簧、限位环及锁止环;所述拖行臂靠近所述穿戴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穿戴主体开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
[0007]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限位环、所述锁止环依次套接于所述螺栓;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及所述限位环收容在所述第二贯穿槽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环连接,另一端与抵持于所述第二贯穿槽的端壁;
[0008]所述第一贯穿槽靠近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贯穿槽靠近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锁止环分别收容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或所述锁止环收容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帽,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后与所述螺帽螺合。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贯穿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螺帽。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环为外多角环,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为内多角槽,且所述锁止环的角数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角数相同。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环的外角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的角数分别为六个。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止环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部配合;或,所述锁
止环的外壁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部配合。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行机构还包括转轮,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拖行臂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行机构的数量为一组以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拖行机构的数量为四组。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戴主体包括本体及背带,所述背带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本技术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在特别崎岖的环境或爬楼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穿戴状态,由救援人员背着;在较为平坦的环境下,可以采用拖行状态,救援人员可用线绳拖着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前行,从而减轻救援人员的负重,减少救援人员体力的消耗;
[0020]本技术通过采用螺帽与螺栓进行螺合,避免螺栓从第一贯穿槽、第二贯穿槽中脱出,使得螺栓稳定地贯穿第一贯穿槽、第二贯穿槽;
[0021]本技术通过将第二复位弹簧设置在拖行臂的另一侧,使得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分设在拖行臂的两侧,使得连接组件的稳定性更好;
[0022]本技术的拖行机构通过设置转轮,从而减轻拖行救援设备的摩擦力,使得救援人员使用较小的力气即可拖动救援设备,保存救援人员的体力;
[0023]本技术通过设置多组拖行机构,从而确保救援设备在拖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在穿戴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在拖行状态下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所示的拖行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8]图4为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3]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10,包括穿戴主体20及拖行机构30,拖行机构30与穿戴主体20连接。拖行机构30包括拖行臂40及连接组件50。拖行臂4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0与穿戴主体20连接。
[0034]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50包括:螺栓100、第一复位弹簧200、限位环300及锁止环400。拖行臂40靠近穿戴主体2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贯穿槽(图未示),穿戴主体20开设有第二贯穿槽(图未示)。螺栓100依次贯穿第二贯穿槽、第一贯穿槽。第一复位弹簧200、限位环300、锁止环400依次套接于螺栓100。第一复位弹簧200及限位环300收容在第二贯穿槽中。第一复位弹簧200的一端与限位环300连接,另一端与抵持于第二贯穿槽的端壁。
[0035]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贯穿槽靠近二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槽500。第二贯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主体及拖行机构,所述拖行机构与所述穿戴主体连接;所述拖行机构包括拖行臂及连接组件;所述拖行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穿戴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第一复位弹簧、限位环及锁止环;所述拖行臂靠近所述穿戴主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穿戴主体开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限位环、所述锁止环依次套接于所述螺栓;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及所述限位环收容在所述第二贯穿槽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环连接,另一端与抵持于所述第二贯穿槽的端壁;所述第一贯穿槽靠近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贯穿槽靠近所述第一贯穿槽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锁止环分别收容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及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或所述锁止环收容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螺帽,所述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贯穿槽、所述第一贯穿槽后与所述螺帽螺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救援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贯穿槽的内壁连接,另一端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张文华张家华钟霖黄武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尚为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