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7393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包括水塘、太阳能水泵、水稻湿地等单元要素。周边农田排水首先汇入水塘,然后依靠水塘上架设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发电供给水泵运行,将水泵入水稻湿地;水稻湿地中布置田埂,引导来水以折流形式充分流经稻田;水稻湿地末端布置管道,将水体再次汇入水塘,从而形成内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区域内原有的水塘与水田,构建生态陂塘系统,净化周边农田排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生产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稻米。质的绿色生态稻米。质的绿色生态稻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及其构建方法,适用于净化周边农田排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并生产高品质绿色生态稻米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广泛分布的水稻田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水稻田虽然有较大的固碳潜力,但由于长期淹水形成的厌氧环境、水稻田中丰富的有机物以及种植期较高的温度,使得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厌氧性微生物,促进了CH4和N2O的形成,而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分别为CO2的21倍和310倍。有相关研究提出采用免耕直播的种植方式,向土壤中添加硝化抑制剂,以及通过转基因技术控制水稻根部向土壤释放有机物以抑制产甲烷菌活性,能够减少CH4和N2O的排放。然而,兼顾农田排水净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技术方法还较为缺乏。
[0003]另一方面,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的施用量普遍超过农田的实际需求,导致大量氮磷等养分在农田排水、下渗的过程中进入环境水体,不仅流失了营养物质、降低了化肥的利用率,更是增加了周围受纳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备控污减排效果的生态陂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塘、太阳能水泵、水稻湿地;所述水塘断面平均水深为0.8

2m,水塘与水田面积比为0.05

0.2;塘内收集陂塘系统内水田或周边农田的排水;根据作物生产、水质净化、太阳能发电不同功能发挥的需求,水塘分为三个区域:水生经济作物区:水面30%区域布置浮床,栽培可食用的经济作物,塘中养殖水产,每亩不超过200尾鱼苗;沉水植物区:水底30%区域种植本地沉水植物,以20株/

的密度等面积片植,总种植面积占水塘面积30%;当水塘生态系统建立后,植被群落实际演替形成沉水植物的最终分布;光伏电板区:在水塘上架设太阳能光伏电板,铺设面积占水塘面积30%;所述太阳能水泵包括:太阳能水泵放置于水塘与水稻湿地之间,靠近光伏电板区以便电力运输,提升水塘水体流入水稻湿地;水泵入水口布置拦网,防止输水同时携带塘中鱼苗;所述水稻湿地包括:水田中亩栽4

5万穴;布置导流土埂引导来水以折流形式充分流经稻田,导流土埂和农田田埂之间留出缺口;田面水水深控制在3

5cm;水流在水稻湿地内通过距离100

200m;水体由太阳能水泵输入水稻湿地后以较低流速推流式前进,流速控制在15

30m/h,在水稻湿地末端高5

10cm处布置溢流口,通过管道将水再次汇入水塘,形成内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初盛世雯黄莹莹陈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