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32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片状引流侧翼,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多个与引流管的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片状引流侧翼通过多个连接器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均为柔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设计为能够拆卸的结构,便于根据不同人鼻腔尺寸的不同更换不同尺寸的片状引流侧翼,无需医护人员裁剪,使用更加方便,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广泛推广。有利于广泛推广。有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医用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鼻中隔偏曲、鼻炎鼻窦炎手术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术后鼻腔的引流很重要,可以将创面的渗血、渗液以及鼻腔分泌物及时排出鼻腔。常规使用的填塞棉纱条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吸收渗液作用,但棉纱条粗糙且吸收渗液量少,造成鼻腔堵塞、不能通气的同时,容易发生黏膜粘连,取出时会对鼻腔粘膜产生一定的物理损伤,不能满足在彻底的引流效果同时有效的防止黏膜粘连,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前期研发了技术专利CN201720098084.6公开的防粘连鼻腔引流管,该防粘连鼻腔引流管能够在引流的同时保持鼻腔通气,还能起到防粘连作用,但是该装置中片状引流结构和管状引流结构为一体式结构,由于不同人鼻腔尺寸不同,在日常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鼻腔大小对片状引流结构进行裁剪以适应不同的鼻腔尺寸,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片状引流侧翼,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多个与引流管的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片状引流侧翼通过多个连接器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均为柔性材料制成。
[0006]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多个连接器沿引流管长度方向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连接器分布在片状引流侧翼与引流管连接的一侧壁上,并与片状引流侧翼一体成型。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柱、连接球,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片状引流侧翼倾斜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球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与连接器对应的部位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连接球的直径;连接球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卡在引流管的内腔,实现片状引流侧翼与引流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片状引流侧翼上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引流槽和多个第二引流槽,所述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相互交叉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组合形成字母b形,片状引流侧翼上的第一引流槽、第二引流槽可连通引流管上的通孔。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片状引流侧翼具有直线边缘和弧形边缘,直线边缘与弧形边缘连接闭合,所述连接器设置在直线边缘部位。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片状引流侧翼远离引流管的侧壁为光滑平面。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引流管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外壁上设有V型缺口,使其可以与咽鼓管连接。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片状引流侧翼两侧的底部端面和引流管上V型缺口的端面均为圆滑倒角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利用连接器连接的方式将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设计为能够拆卸的结构,便于根据不同人鼻腔尺寸的不同更换不同尺寸的片状引流侧翼,无需医护人员裁剪,使用更加方便。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均为柔性材料制成,将连接器设计成连接柱和连接球结构,并在引流管上开设连接孔,利用柔性材料弹性变形效果,将连接球通过连接孔卡进引流管内就能实现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的连接,拆卸时仅需将连接球通过连接孔拔出即可,连接效果好且拆卸和组合方便,对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几乎无损伤,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随意更换不同尺寸的片状引流侧翼。另外,还能在引流管的其中一端或两端外壁上设置V型缺口,使其可以与咽鼓管连接,从而保持咽鼓管的正常功能。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20]图3为图1中引流管的仰视图;
[0021]图4为图1中片状引流侧翼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右视图;
[0023]图6为图4的俯视图。
[0024]图中标注说明:1、引流管;2、片状引流侧翼;3、通孔;4、第一引流槽;5、第二引流槽;6、V型缺口;7、连接球;8、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技术。
[0026]如图1

6所示,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引流管1、片状引流侧翼2,所述引流管1上设有多个与引流管1的内腔连通的通孔3,所述片状引流侧翼2通过多个连接器与引流管1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1和片状引流侧翼2均为柔性材料制成。
[0027]其中,引流管1用于将鼻腔内的渗血、渗液以及鼻腔分泌物及时排出鼻腔,引流管1上设置的多个通孔3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规则分布,引流管1外侧的液体通过通孔3进入引流管1的内腔内而排出,通孔3的形状按照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比如圆形、椭圆形等。
[0028]在本实施例中,片状引流侧翼2起到防止粘连作用,将引流管1和片状引流侧翼2设
计为能够拆卸的结构,便于根据不同人鼻腔尺寸的不同更换不同尺寸的片状引流侧翼2,无需医护人员裁剪,使用更加方便。
[0029]所述多个连接器沿引流管1长度方向分布、等间距地分布在片状引流侧翼2与引流管1连接的一侧壁上,并与片状引流侧翼2一体成型。
[0030]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柱8、连接球7,所述连接柱8的一端与片状引流侧翼2倾斜连接,倾斜角度为120

150
°
,连接柱8另一端与连接球7连接。
[0031]其中,连接球7的形状并不局限,可以为规则的球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如椭球状、半球状等。
[0032]所述连接球7的中心线与连接柱8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球7的直径(垂直于轴线方向)大于连接柱8的直径。
[0033]所述引流管1的外壁上与连接器对应的部位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连接球7的直径;连接球7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卡在引流管1的内腔,实现片状引流侧翼2与引流管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34]由于,连接球7的直径大于连接孔,而引流管1由柔性材质制成,能够变形,使连接孔的尺寸可以改变,从而使连接球7可以穿过连接孔伸进引流管1的内腔内,此时连接柱8插进连接孔内,连接球7卡在内腔内,在无外力作用时无法拔出,当需要拆卸时,手动将连接球7从连接孔内拔出即可,实现了引流管1与片状引流侧翼2的可拆卸连接。
[0035]所述片状引流侧翼2的侧壁上侧面设有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第一引流槽4和多个等间距平行排列的第二引流槽5,所述第一引流槽4和第二引流槽5相互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片状引流侧翼,所述引流管上设有多个与引流管的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片状引流侧翼通过多个连接器与引流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引流管和片状引流侧翼均为柔性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器沿引流管长度方向分布,分布在片状引流侧翼与引流管连接的一侧壁上,并与片状引流侧翼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柱、连接球,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片状引流侧翼倾斜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与连接器对应的部位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连接球的直径;连接球可穿过对应的连接孔而卡在引流管的内腔,以实现片状引流侧翼与引流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防粘连鼻腔通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罗王向东杨军阚赬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