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雄专利>正文

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28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袖带、囊室、连接导管以及充压装置;所述袖带一面的一端设有多个矩阵式均匀分布的囊,所述囊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导管设在袖带内,所述充压装置出压端与所述连接导管进压端连通,所述充压装置与连接导管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充压的单向阀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压装置工作,通过连接导管使囊室膨胀冲压,袖带膨胀对手臂造成按压,达到锻炼的效果,多个小型的囊室将压力均匀且集中分布在每个单独的囊室上,能够提供对手臂均匀的压力,增强锻炼效果,简易的设计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使用,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属于医疗器具


技术介绍

[0002]血液透析疗法利用半透膜原理,将体内各种有害代谢废物以及过多的电解质弥散出体外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从而保障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血透时,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被同时引进透析器,利用透析器的半透膜,将血中蓄积的过多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清出体外,并补充碱基以纠正酸中毒,调整电解质紊乱,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
[0003]在进行血透时,通常选择病人的表浅静脉进行扎针。由于表浅静脉的血流量不够,为了满足透析要求,需要将动脉和静脉接起来,使得静脉血管管壁变厚、变韧、管腔变粗,并加大通过静脉的血流量。所以,尿毒症患者在透析之前需要进行动静脉内瘘术。
[0004]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术,通常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浅静脉作一缝合(以桡动脉

头静脉最多),使动脉血直接流入吻合后的静脉,形成一个人工动静脉内瘘。很多患者由于自身静脉条件不足,术后动静脉内瘘无法在常规时间内成熟。对于这类病人,在做完动静脉内瘘术后,为了促进内瘘成熟需要配合功能锻炼,例如握拳及腕肘关节运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内瘘静脉扩张。还有一类病人,浅静脉直径过细(小于2mm),无法达到行自体动静内瘘术的要求。对于这类病人,可以进行术前功能锻炼,扩大静脉管腔,从而达到手术要求,变不可能为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0005]目前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最常见的方法是嘱患者规律捏皮球、握力器或者运用止血带勒紧患肢近端等,促进静脉扩张,但效果欠佳,甚至不规范的使用止血带可能导致瘘管急性血栓形成。目前临床亦有运用充气带等功能锻炼器促进瘘管成熟,通常通过对气袋充压,使气袋膨胀对手臂及动静脉进行按压,达到锻炼的效果,但是气袋由于充压后膨胀,膨胀面积较大导致气袋对手臂的按压受力不均匀,导致锻炼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患者的恢复,另外,现有的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器结构复杂,操作麻烦,而且成本高。
[0006]因此,亟需一种既简单易用又能够使患者恢复效果好的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一方面能够提供对手臂均匀的压力,增强锻炼效果,另一方面,设计简单,方便使用,成本低。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包括袖带、囊室、连接导管以及充压装置;
[0010]所述袖带一面的一端设有多个矩阵式均匀分布的囊室,所述囊室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连接导管设在袖带内,所述囊室进压端连接至所述连接导管出压端;
[0011]所述连接导管进压端从所述袖带中伸出,所述充压装置出压端与所述连接导管进压端连通,所述充压装置与连接导管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充压装置进压的单向阀门;
[0012]所述袖带一面的另一端表面设有第一粘贴板,所述袖带另一面表面设有第二粘贴板,所述袖带捆绑在手臂上并通过第一粘贴板与第二粘贴板之间的粘贴进行锁紧。
[0013]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袖带上还设有压力装置,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显示屏、报警器。
[0014]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袖带上还设有用于计时锻炼时间的计时器,所述计时器包括计时显示屏、闹铃装置以及多个用于控制计时器的按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袖带上设有多个矩阵式均匀分布且相互连通的囊室,通过按压充压装置,使充压管对囊室充压,囊室膨胀对手臂造成按压,达到锻炼的效果,多个小型的囊室将压力均匀且集中分布在每个单独的囊室上,能够提供对手臂均匀的压力,增强锻炼效果,简易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方便使用,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满足了患者的使用需求;
[0017](2)通过本专利技术,在袖带上还设有压力装置,压力传感器将囊室的压力信号传递给压力控制电路,并通过压力显示器显示出来,能够方便使用者实时观察到囊室对手臂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或者过低时,通过报警器报警,保证压力保持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0018](3)通过本专利技术,在袖带上还设有用于计时锻炼时间的计时器,计时器包括计时显示屏以及多个用于控制计时器的按钮,通过对计时器设置锻炼时间,并通过闹铃装置提醒锻炼时间,保证患者的锻炼时间在合理设定的时长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1的袖带捆绑在手臂上时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袖带;2、囊室;3、连接导管;4、充压装置;5、单向阀门;6、第一粘贴板;7、第二粘贴板;8、压力装置;9、计时器;10、放压阀;11、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包括袖带1、囊室2、连接导管3以及充压装置4。
[0028]袖带1用于捆绑患者动静脉内瘘处的手臂11,袖带1采用分为软织布以及乙烯基两种材质,不含乳胶成分。
[0029]连接导管3的材质为PVC聚氯乙烯材料,连接导管3和充压装置4的接头部分的材质为尼龙,连接导管3管夹材质为聚丙烯,本实施例充压装置采用充气球。
[0030]袖带1一面的一端设有多个矩阵式均匀分布的囊室2,如图1

图2所示,囊室2为方块状,囊室2之间相互连通,多个小型的囊室2将压力均匀且集中分布在每个单独的囊室2上,能够提供对手臂11均匀的压力,增强锻炼效果,连接导管3设在袖带1内,囊室2进压端连接至连接导管3出压端。
[0031]连接导管3进压端从袖带1中伸出,充压装置4出压端与连接导管3进压端连通,充压装置4上设有用于放压的放压阀10,充压装置4与连接导管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充压装置4进压的单向阀门5,单向阀门5能够防止从充压装置4往囊室2内充入的压力回流。
[0032]袖带1一面的另一端表面设有第一粘贴板6,第一粘贴板6为魔术帖毛片,袖带1另一面表面设有第二粘贴板7,第二粘贴板7为魔术帖勾片,袖带1捆绑在手臂11上并通过第一粘贴板6与第二粘贴板7之间的粘贴进行锁紧。
[0033]袖带1上还设有压力装置8,压力装置8为现有市售产品,压力装置8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的压力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易用的动静脉内瘘术术前术后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1)、囊室(2)、连接导管(3)以及充压装置(4);所述袖带(1)一面的一端设有多个矩阵式均匀分布的囊室(2),所述囊室(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连接导管(3)设在袖带(1)内,所述囊室(2)进压端连接至所述连接导管(3)出压端;所述连接导管(3)进压端从所述袖带(1)中伸出,所述充压装置(4)出压端与所述连接导管(3)进压端连通,所述充压装置(4)与连接导管(3)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充压装置(4)进压的单向阀门(5);所述袖带(1)一面的另一端表面设有第一粘贴板(6),所述袖带(1)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雄张雪
申请(专利权)人:章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