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以及处理箱,处理箱的底部与底板的左段上表面相连,处理箱的左侧设有排污箱,处理箱的右侧设有排水箱,处理箱的顶部的中央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部设有贯穿处理箱顶部的搅棒,搅棒的两侧均设有过滤搅扇,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排列的固定板,存污袋通过密封条与固定板的内壁相连,储污装置的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吸水泵,吸水泵通过连接管与过滤箱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一个存污袋,固定板和存污袋通过密封条可进行反复安装使用,同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杂物进行清洁就可以去除大部分杂物,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工程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重中之重,污水处理设备长期运行产生的噪音及废气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绿色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可以的大大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可以突破传统的地上施工模式,大大节省了土地资源。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管路将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池内,然后工人通过手持打捞网,将污水处理池中不溶的较大垃圾打捞出来,以免垃圾对后续污水的处理造成影响。打捞网包括:网兜以及一端与网兜连接的网杆,手持网杆即可将污水中的垃圾打捞在网兜内。之后向污水处理池中添加处理试剂,处理试剂会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进而生成难容的沉淀物,并沉入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进而减小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以达到排放标准,减小环境污染。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工人通过手持打捞网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打捞,操作困难,而且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
[0006]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以及处理箱,所述的处理箱的底部与底板的左段上表面相连,处理箱的左侧设有排污箱,处理箱的右侧设有排水箱,排水箱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处理箱的顶部的中央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部设有贯穿处理箱顶部的搅棒,搅棒的两侧均设有过滤搅扇,所述的排污箱的左侧与储污装置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排列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有存污袋,存污袋通过密封条与固定板的内壁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的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吸水泵,吸水泵通过连接管与过滤箱相连,所述的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盖板,过滤箱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的过滤箱、储污装置的底部均通过若干个滚轮与底板左端的限位凹槽相连。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上均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排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过滤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板的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撑座。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盖板的顶部设有把手。
[0012]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中的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一个存污袋,固定板和存污袋通过密封条可进行反复安装使用,有效的节约了储污过滤的成本,同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对杂物进行清洁就可以去除大部分杂物,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2)本专利技术中储污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在吸水泵吸水的过程中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对杂物进行一定的压缩,减小了杂物的体积,同时提高了吸水泵的工作效率。
[0015](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处理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排水箱和排污箱,特殊形状的处理箱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初次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污水处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第一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处理箱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1.底板2.排水箱3.处理箱4.搅拌电机5.过滤搅扇6.排污箱7.固定板8.密封条9.存污袋10.吸水泵11.连接管12.过滤箱13.盖板14.第二过滤板15.滚轮16.第一过滤板17.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1、排水箱2、处理箱3、搅拌电机4、过滤搅扇5、排污箱6、固定板7、密封条8、存污袋9、吸水泵10、连接管11、过滤箱12、盖板13、第二过滤板14、滚轮15、第一过滤板16、过滤孔17。
[0022]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1以及处理箱3,所述的处理箱3的底部与底板1的左段上表面相连,处理箱3的左侧设有排污箱6,处理箱3的右侧设有排水箱2,排水箱2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16,处理箱3的顶部的中央设有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的底部设有贯穿处理箱3顶部的搅棒,搅棒的两侧均设有过滤搅扇5,所述的排污箱6的左侧与储污装置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排列的固定板7,固定板7之间设有存污袋9,存污袋9通过密封条8与固定板7的内壁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的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吸水泵10,吸水泵10通过连接管11与过滤箱12相连,所述的过滤箱12的顶部设有盖板13,盖板13的顶部设有把手,过滤箱12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板14,所述的过滤箱12、储污装置的底部均通过若干个滚轮15与底板1左端的限位凹槽相连,第一过滤板16、第二过滤板14上均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7,排水箱2的底部设有排水口,过滤箱1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底板1的底部的四角处均设有支撑座。
[0023]使用时,生活中的各种污水和各种工业污水通过管道进入处理箱内,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转动,从而带动过滤搅扇转动,污水随着过滤搅扇的转动,一部分污水通过第一过滤板过滤通过排水箱排出,一部分污水进入排污箱内,随后进入储污装置内,启动吸水泵对储污装置内的水进行抽出,会留下部分杂质,此时储污装置的体积减小,当存污袋内的杂物积累到达极限时,打开密封条,将存污袋取下,将杂物清除后再将存污袋安装回两个固定板之间,吸水泵抽出的污水进入过滤箱,并通过第二过滤板进行过滤,最后通过出水口排出,当过滤箱内的杂物累计到极限时,打开盖板对第二过滤板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态恢复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处理箱,所述的处理箱的底部与底板的左段上表面相连,处理箱的左侧设有排污箱,处理箱的右侧设有排水箱,排水箱的内部设有第一过滤板,处理箱的顶部的中央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底部设有贯穿处理箱顶部的搅棒,搅棒的两侧均设有过滤搅扇,所述的排污箱的左侧与储污装置的一侧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包括两个平行排列的固定板,固定板之间设有存污袋,存污袋通过密封条与固定板的内壁相连,所述的储污装置的另一侧的上端设有吸水泵,吸水泵通过连接管与过滤箱相连,所述的过滤箱的顶部设有盖板,过滤箱的内部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的过滤箱、储污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姣君,贺伟涛,胡晓轶,陈玲,王辉,岳培幸,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