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电路架构,尤其是涉及一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一数字预失真(digital predistortion;DPD)电路是用来消除一模拟电路(例如: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举例而言,图1显示一传统的无线电路架构100包括一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110、一DPD电路120、一传送路径130、一前端调制器(front
‑
end modulator;FEM)140与一接收路径150,其中传送路径130包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digital
‑
to
‑
analog converter;DAC)132、一升频器134与一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136,接收路径150包括一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152、一降频器154与一模拟至数字转换器(analog
‑
to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包括:一数字预失真电路,用来依据至少一第一预失真参数输出一第一数字传输信号以及依据至少一第二预失真参数输出一第二数字传输信号,并依据一第一数字接收信号决定是否调整所述至少一第一预失真参数以及依据一第二数字接收信号决定是否调整所述至少一第二预失真参数;一第一传输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一数字传输信号传输一第一模拟传输信号;一第一接收电路,用来依据一第二模拟接收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至所述数字预失真电路;一第二传输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二数字传输信号传输一第二模拟传输信号;一第二接收电路,用来依据一第一模拟接收信号传输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号至所述数字预失真电路,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之间的一最小布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之间的一最小布局距离,且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之间的一最小布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之间的一最小布局距离;一第一模拟前端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之间,用来依据所述第一模拟传输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模拟接收信号;以及一第二模拟前端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之间,用来依据所述第二模拟传输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模拟接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所述第二传输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包括于一集成电路里;所述第一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二模拟前端电路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并位于所述集成电路外;以及所述第一模拟前端电路经由所述电路板的一第一走线耦接所述第二接收电路,所述第二模拟前端电路经由所述电路板的一第二走线耦接所述第一接收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一第一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用来依据所述第一数字传输信号产生一第一转换信号;以及一第一传输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一转换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模拟传输信号;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包括:一第一接收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二模拟接收信号产生一第二待转换信号;以及一第一模拟至数字转换器,用来依据所述第二待转换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数字接收信号;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一第二数字至模拟转换器,用来依据所述第二数字传输信号产生一第二转换信号;以及一第二传输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二转换信号产生所述第二模拟传输信号;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包括:一第二接收电路,用来依据所述第一模拟接收信号产生一第一待转换信号;以及一第二模拟至数字转换器,用来依据所述第一待转换信号产生所述第一数字接收信
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包括于一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一传输电路包括一第一射频传输电路,所述第一模拟前端电路包括于一第一前端调制器,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包括一第一射频接收电路;所述第二传输电路包括一第二射频传输电路,所述第二模拟前端电路包括于一第二前端调制器,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包括一第二射频接收电路;以及所述数字预失真电路包括于一基频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预失真电路架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切换电路,用来于一训练模式下耦接所述第一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以及于一通讯模式下耦接所述第一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一第二切换电路,用来于所述训练模式下耦接所述第二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以及于所述通讯模式下耦接所述第二模拟前端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以及一数字信号处理器,耦接所述第一接收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电路,用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山,徐铭均,
申请(专利权)人: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