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69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分段建造的辅助工装领域,具体是涉及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能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吸附机构,包括四个真空吸盘,四个真空吸盘能使薄板在运动时不变形;两个支撑组件,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二支撑机构靠近吸附机构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机构远离吸附机构固定设置;两个提拉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每个提拉机构均与第一支撑机构相连;两个旋转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每个旋转机构均与第二支撑机构相连;限位组件,能确保薄板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限位组件与支撑组件相连。件与支撑组件相连。件与支撑组件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分段建造的辅助工装领域,具体是涉及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公开号CN206857994U所提及的一种豪华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可知,邮轮多以薄板结构为主,特别是邮轮舱室区域薄板多,面积大,大部分板为5 mm厚,薄板焊接变 形不容易控制,但平整度要求又很严格,由于薄板分段大多以平台甲板为基面进行反造和预舾装,在进行总组和搭载前必须要进行翻身工作,因而必须考虑和解决薄板分段翻身过程的易变形特性。
[0003]对于常规船舶产品的分段及总段,船厂一般都是通过在船体分段上安装吊耳,采用起重机直接翻身吊运方式来完成分段吊装作业,而对于大型邮轮薄板结构的分段和总段,现有技术的吊装方式,薄板分段在翻身过程中容易变形,安装的精度无法控制,严重的将导致船体变形,影响船舶的建造质量。
[0004]但公开号CN206857994U所提及的装置占地面积过大,装置中翻转主体过于笨重,不利于安装和转移装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本装置应具备集成度高,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转移的优点,同时本装置还应该在对薄板翻身时确保薄板不会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包括:传动机构,能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吸附机构,包括四个真空吸盘,四个真空吸盘能确保薄板在运动时保持稳定;两个支撑组件,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二支撑机构靠近吸附机构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机构远离吸附机构固定设置;两个提拉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每个提拉机构均与第一支撑机构相连;两个旋转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两侧,每个旋转机构均与第二支撑机构相连;限位组件,能确保薄板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限位组件与支撑组件相连。
[0007]进一步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传动轮和转动轴,电机呈水平状态设置,电机的输出端靠近吸附机构,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传动轮与主动轮关于吸附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并且传动轮和主动轮位于两个支撑组件的同侧,转动轴的一端通过联
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连,另一端与传动轮固定轴接。
[0008]进一步的,吸附机构还包括真空机和连接架,连接架位于四个真空吸盘的上端,四个真空吸盘位于连接架的四个边角处,真空机固定设置于连接架的上端,真空机的输出端与四个真空吸盘相连。
[0009]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挡板、保护挡板、延伸挡板和限位挡板,其中,支撑座呈水平状态设置,保护挡板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上端,支撑挡板位于支撑座的上方,支撑挡板与保护挡板固定连接,限位挡板位于支撑座的上端,限位挡板与支撑座靠近连接架的一面固定连接,延伸挡板位于限位挡板远离吸附机构的一侧,延伸挡板与限位挡板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两个提拉机构均包括转换齿轮和双向齿带,其中,位于电机旁侧的转换齿轮与主动轮相啮合,位于传动轮旁侧的转换齿轮与传动轮相啮合,双向齿带位于第一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挡板和延伸挡板之间,双向齿带的两侧成型有滑动部,第一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挡板靠近连接架的一侧成型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支撑机构中的延伸挡板远离连接架的一侧成型有第二限位槽,双向齿带的滑动部同时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滑动连接。双向齿带的外圈上成型有外齿,转换齿轮与双向齿带的外齿相啮合。
[0011]进一步的,提拉机构还包括连接轴、齿盘、连接套、连接销、移动齿轮、两个连接板和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板位于支撑挡板远离连接架的一侧,两个连接板分别与支撑挡板的上部和下部固连,两个连接块位于两个连接板靠近连接架的一侧,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连接板固连,齿盘设置于两个连接块靠近连接架的一侧,齿盘同时与两个连接块固定连接,齿盘上成型有第四限位槽,连接轴的一端与连接架固连,另一端伸入第四限位槽并与第四限位槽的底部滑动连接,连接套位于齿盘靠近连接架的一侧,连接套的一端固定套设在连接轴的外部,连接套的另一端与移动齿轮滚动套接,连接销穿过移动齿轮并与连接套固连,双向齿带的内圈成型有内齿,移动齿轮与双向齿带的内圈相啮合,同时,移动齿轮还与齿盘相啮合。
[0012]进一步的,旋转机构包括定位环、旋转齿轮和定位齿带,定位环固定套设在连接轴的外部,旋转齿轮套设在定位环的外部,定位环上成型有定位凸缘,旋转齿轮上成型有定位凹槽,定位凸缘与定位凹槽配合连接,定位齿带内圈的两端成型有驱动齿,驱动齿与旋转齿轮相啮合,定位齿带的两侧成型有定位部,定位齿带通过定位部与第二支撑机构中的支撑挡板和延伸挡板固连。
[0013]进一步的,限位挡板的两侧成型有第三限位槽,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机构,两个限位机构呈对称状态设置在限位挡板的两侧,两个限位机构与第三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环和限位栓,限位环成型有活动部和限位部,其中,活动部固定套接在连接轴的外部,限位部与第三限位槽的边缘相切,限位栓穿过限位部抵紧在第三限位槽的底部。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转移,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作环境;其二:本装置集成度高,各机构之间联动性强,只需一个动力源即可完成对薄板的移动和翻身动作:其三:本装置采用真空吸盘将薄板夹持,可以防止薄板在移动和翻转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无需对薄板安装吊耳等辅助器件,减少了薄板的变形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支撑机构和提拉机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是延伸挡板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支撑机构和旋转机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6]图中标号为:1、传动机构;2、电机;3、主动轮;4、传动轮;5、转动轴;6、吸附机构;7、真空吸盘;8、连接架;9、真空机;10、支撑组件;11、第一支撑机构;12、第二支撑机构;13、支撑挡板;14、第一限位槽;15、支撑座;16、保护挡板;17、延伸挡板;18、第二限位槽;19、限位挡板;20、第三限位槽;21、提拉机构;22、连接轴;23、转换齿轮;24、双向齿带;25、内齿;26、外齿;27、滑动部;28、齿盘;29、第四限位槽;30、连接板;31、连接块;32、连接套;33、连接销;34、移动齿轮;35、旋转机构;36、定位环;37、定位凸缘;38、旋转齿轮;39、定位凹槽;40、定位齿带;41、驱动齿;42、定位部;43、限位组件;44、限位机构;45、限位环;46、活动部;47、限位部;48、限位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1),能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吸附机构(6),包括四个真空吸盘(7),四个真空吸盘(7)能确保薄板在运动时保持稳定;两个支撑组件(10),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6)的两侧,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1)和第二支撑机构(12),第一支撑机构(11)和第二支撑机构(12)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二支撑机构(12)靠近吸附机构(6)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机构(11)远离吸附机构(6)固定设置;两个提拉机构(21),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6)的两侧,每个提拉机构(21)均与第一支撑机构(11)相连;两个旋转机构(35),呈对称状态设置在吸附机构(6)的两侧,每个旋转机构(35)均与第二支撑机构(12)相连;限位组件(43),能确保薄板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限位组件(43)与支撑组件(10)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1)包括电机(2)、主动轮(3)、传动轮(4)和转动轴(5),电机(2)呈水平状态设置,电机(2)的输出端靠近吸附机构(6),主动轮(3)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套接,传动轮(4)与主动轮(3)关于吸附机构(6)呈对称状态设置,并且传动轮(4)和主动轮(3)位于两个支撑组件(10)的同侧,转动轴(5)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的输出端固连,另一端与传动轮(4)固定轴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吸附机构(6)还包括真空机(9)和连接架(8),连接架(8)位于四个真空吸盘(7)的上端,四个真空吸盘(7)位于连接架(8)的四个边角处,真空机(9)固定设置于连接架(8)的上端,真空机(9)的输出端与四个真空吸盘(7)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机构(11)包括支撑座(15)、支撑挡板(13)、保护挡板(16)、延伸挡板(17)和限位挡板(19),其中,支撑座(15)呈水平状态设置,保护挡板(16)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5)的上端,支撑挡板(13)位于支撑座(15)的上方,支撑挡板(13)与保护挡板(16)固定连接,限位挡板(19)位于支撑座(15)的上端,限位挡板(19)与支撑座(15)靠近连接架(8)的一面固定连接,延伸挡板(17)位于限位挡板(19)远离吸附机构(6)的一侧,延伸挡板(17)与限位挡板(19)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邮轮薄板分段的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提拉机构(21)均包括转换齿轮(23)和双向齿带(24),其中,位于电机(2)旁侧的转换齿轮(23)与主动轮(3)相啮合,位于传动轮(4)旁侧的转换齿轮(23)与传动轮(4)相啮合,双向齿带(24)位于第一支撑机构(11)中的支撑挡板(13)和延伸挡板(17)之间,双向齿带(24)的两侧成型有滑动部(27),第一支撑机构(11)中的支撑挡板(13)靠近连接架(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